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67|评论: 21

[社会•争鸣] 穷人和富人理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5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和富人理念的5点差异  

   

     穷人,太保守。 富人,适当冒险。

  穷人,一个人努力工作。 富人,“团队”努力工作。

  穷人,“人云亦云”。 富人,“敢于说不”。

  穷人,“羊群性格”。 富人,“狼性性格”。

  穷人,专心细节。 富人,留意大事。


  成功人士的思维,与老百姓思维真的有很多差异,也就是因为这些思维差异,大多数老百姓一直富不起来。甚至更多时候,普通人理财思维、概念出现的诸多误区,来源于以讹传讹——由于老百姓身边很少能接触到真正成功的人士,得到的


                               别走开 往下了解 很多“建议”和“指导”多数来自于未成功人士的说法——思维不对,方向便不对,于是走了很多冤枉路。

  自古地方首富,往往有所谓家规、家训,而且只传给自家子孙,不容易流传出去。我们现在收集了五条富翁家庭的家训,与老百姓普遍认为的观点差异颇大——富人家训的确不同凡响,字字珠玑,很有道理。如果能学懂它,并落实在行动上,就可以走上我们自己的“创富”之路。

    穷人太保守

  富人适当冒险

  老百姓图安逸,富翁图挑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很明显的。

  举个例子:以事业发展来说,老百姓喜欢到大企业里面办事,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富翁却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介意到小公司锻炼,甚至鼓励自创一家小公司的大胆举动。

  再举个例子:以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而言,一般老百姓都会挑选“保本”计划,觉得年回报有3%~5%就已经满足了;富翁往往爱冒一点风险,去购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回报赚多一点,但也冒一定的风险。但“富翁思维”一定不会购买保本基金,因为他们明白:“低风险,便是低回报”——要保本,便不可能有太高的回报。

  穷人一个人努力工作

  富人靠“团队”努力工作

  其实,老百姓工作都很努力,甚至可以说比富翁更努力,为何大家都一样付出,一个富起来,另一个却没有。这个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努力工作”定义的不同演绎:

  老百姓的努力工作,是自己一个人努力,从早到晚,不停地劳动。

  富翁的“努力工作”却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团队的努力工作。

  有机会成为富翁的人,都有带领团队的习惯,尤其是带领销售团队。富翁擅长激励团队,大家朝着同一目标奋斗,共创好成绩。好成绩出来,大家都享受提成,主任或经理不只拿到自己的提成,还有团队的提成。这方面的实例很多,如房地产销售总监、保险公司的团队主任或经理。

  其次,钱的努力工作。

  有机会成为富翁的人,也会让他的钱去努力,这一点与老百姓有很大差异。老百姓的钱因怕冒风险,都趴在银行里“睡觉”。老百姓的钱很“懒惰”,没有什么“产出”。

  富翁每年要求钱要有至少10%的回报。富翁会经营钱财,他的钱在富翁睡觉时都替他赚钱。例如:借钱给朋友开店,但要收取合理的借贷利息,还要有抵押品;或者投资在房产上,收租金同时也享受房产升值回报。

  富翁更懂得利用他人的钱替自己赚钱。例如:富翁手中有70万元,他买一套房,肯定不会全额付清。他会买两套房,从银行借70~80万元,于是银行的钱也在替他赚钱。老百姓一般习惯全部付清房款,不喜欢借贷。这方面的态度上,老百姓与富翁存在很大的观点差异。

  最后,才是富翁自己的努力。

  富翁的努力,其实是全体努力的总和,产生出来的效果当然远远超过老百姓的一个人努力。以我所见,富翁自己的努力往往还不如老百姓,但他们善于经营,利用别人的钱和努力,为自己生钱。

   穷人“人云亦云”富人“敢于说不”

  老百姓存在很多“人云亦云”的道理,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父母的讹传,绝大多数属于误导。我下面要举的例子,大多数老百姓都“自以为是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案例1:购买便宜的房子。

  老百姓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越少物业管理费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这是老百姓“小钱精明,大钱糊涂”的经典案例。

  案例2:买保险比较回报率,回报高才买。

  很多老百姓都犯这个毛病,其实购买保险是替家庭买下一个保障网,保单最关键的内涵是足够的保障,理赔信誉好,代理人服务到位。其实,保险并不是投资。

  穷人是“羊群性格”

  富人是“狼性性格”

  两位年轻人,你从何知道他们20年后,哪一位能成为富翁,哪一位是一般的老百姓?其实,可以从他们的胆子大小上瞧出一点眉目。

  富翁从小胆子大,很多新鲜事物他都会去尝试,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去干。例如:公司准备开拓西部市场,要派干部去兰州、成都等地干上三四年,未来的富翁会毫不犹豫,甚至毛遂自荐。一般的人却不愿意离开北京、上海的总公司,考虑良久,迟迟不愿意行动。

  胆子大,自然机会多;胆子小,机会也变得很少。你说,哪一位比较容易成功?

  老百姓的羊群性格很明显:他会跟着大众思维走,不会独自冒出头,不敢去尝试任何新事物;他怕失败,怕被人家笑话,他要等到大部分人都认同他的见解后才会去干,所以,他的成就也只能是一般。

  案例1:以最近火爆的在银行购买基金为例,狼群性格的人在股票型基金净值达到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最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已经赚钱,而“羊”买进时的价位已经比较高,很可能最后导致亏损。

  案例2:在国内房地产业火爆时,温州人在上海、北京开始大规模购进房产,虽然上海、北京并不是他们的家,但他们不怕风险。反观大部分上海人和北京人,购买房子时往往只限自己正在居住的城市,白白错过了其他很多区域的升值机会。

  这也是羊群性格人群做事的典型表现:要等到周边的朋友先行动,拥有了成功经验后,才会跟随。但由于多数老百姓身边有钱的朋友并不多,所以,在外地购买房子的这种经验,几乎没有。

  穷人专心细节

  富人留意大事

  普通老百姓在每天的消费中,都会习惯性地花半小时去砍砍价,省一点小钱——小钱精明。但他们银行账户里说不定就存着20~30万元现金——只是趴在银行,收取微薄的利息。

  “小钱精明,大钱糊涂”——是老百姓的真实写照。30万元存款,如果仅仅要求年回报率达到10%,一年产出的利润就是3万元。目前国内环境下,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并非难事——至少应该比天天砍价要省劲儿得多。

  老百姓不关心天下事,只低头看着自己日子的微小事情;未来的社会变化,他并不能预见,只能不断叹息:这个世界变化快。

  富翁正相反:喜欢留意大事情,对未来发生的变化,他有远见,早有预备,适应得很好;还会利用别人暂时见不到的机会,大捞一把。

  比如,在两年前,富人们已经感觉到人民币将要升值,纷纷及时将自己手中的部分美元换成人民币,避免了足足5%~10%的汇率损失。

  反观老百姓,未尝有这种先知先觉的“灵敏”,年年都无奈看着手里的美元贬值,甚至破口大骂——但这有何用?只怪我们没有一些观察宏观经济趋势的本领。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创造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40-1)/20%=1.0281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省钱不是办法

  台湾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由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濂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有钱与否其实与个性有很大关系。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

  钱要不要存到银行

  目前,储蓄仍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是,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5%=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

  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不少理财专家建议将财产3等份,一份存银行,一份投资房地产,一份投资于较投机的工具上。我们不妨建议你的投资组合为两大一小,即大部分的资产以股票和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小部分的钱存在金融机构,以备日常生活所需。

  最安全的投资策略难度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要想有更多的本钱,不妨去借。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举债投资。而银行的功能,则是提供给不善理财者一个存钱的地方,好让善于理财者利用这些钱去投资赚钱。

  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哪里  ———穷人缺什么?缺钱!但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穷人怎样能摆脱厄运?分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部分原因,指出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

  穷人消费富人投资

  女人都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购物广告,都是打给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发疯似地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作废品处理掉。她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这样的女人,你永远不要指望她成为一个投资家,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有同样的心态。穷人的钱不是资本,穷人不是投资家,穷人只是消费者。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一个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你拥有的一套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拉越大了。

  穷人买彩票富人当老板

  说起投资,穷人总觉得房地产和股票是最好的选择,既不耽误上班,又可以轻轻松松操作,一边拿着稳定的收入,一边梦想着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老板,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经营好。在国外,公司经营好后,很容易上市,比尔盖茨并不买股票,但他拥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穷人都爱去买彩票,他就没有想过,彩票也是一个产业,那些卖彩票的人是怎么经营的呢?首先要让人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得有一个理由,彩票的理由就是中奖(虽然只是一个希望);有了收钱的理由,还得有收钱的手段,对彩票来说,就是大量设投注点,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点,把散钱汇集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散钱,他需要打广告,树立一些中奖发财的榜样,还需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奖金返还给彩民,以刺激投注的热情。此外还有彩票销售权的取得、投注点的管理、利益的分配等等。

  彩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设计严密的营销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个大产业。把卖彩票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门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样选号、怎样投注、怎样去中大奖上,那么你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你成功的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几乎等于没有。你的钱永远只能被别人汇聚,为别人利用,成为别人事业的基石。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事业和事情,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如果有人投资让你去开一个杂货店,你做还是不做?从做事情的角度考虑,开杂货店用不着风吹日晒雨淋,除了进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可以闲聊,可以看报,可以打毛线,不可谓不轻松。钱呢,也有得赚,进价6毛的,卖价1元,零七八碎地一个月下来,衣食至少无忧。干吗不做?但换一个角度想,开了杂货店,你就开不成百货店、饮食店、书店、鞋店、时装店,总之,做一件事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做别的事的机会。人生几十年,如果不想在一个10平方米的杂货店内耗过,你就得想到底做什么更有前途。从事业的角度,你要考虑的就不是轻松,也不是一个月的收入,而是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到底有多大。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和富人理念的5点差异  

   

     穷人,太保守。 富人,适当冒险。

  穷人,一个人努力工作。 富人,“团队”努力工作。

  穷人,“人云亦云”。 富人,“敢于说不”。

  穷人,“羊群性格”。 富人,“狼性性格”。

  穷人,专心细节。 富人,留意大事。


  成功人士的思维,与老百姓思维真的有很多差异,也就是因为这些思维差异,大多数老百姓一直富不起来。甚至更多时候,普通人理财思维、概念出现的诸多误区,来源于以讹传讹——由于老百姓身边很少能接触到真正成功的人士,得到的


                               别走开 往下了解 很多“建议”和“指导”多数来自于未成功人士的说法——思维不对,方向便不对,于是走了很多冤枉路。

  自古地方首富,往往有所谓家规、家训,而且只传给自家子孙,不容易流传出去。我们现在收集了五条富翁家庭的家训,与老百姓普遍认为的观点差异颇大——富人家训的确不同凡响,字字珠玑,很有道理。如果能学懂它,并落实在行动上,就可以走上我们自己的“创富”之路。

    穷人太保守

  富人适当冒险

  老百姓图安逸,富翁图挑战——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是很明显的。

  举个例子:以事业发展来说,老百姓喜欢到大企业里面办事,工作环境比较稳定;富翁却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介意到小公司锻炼,甚至鼓励自创一家小公司的大胆举动。

  再举个例子:以选择银行的理财产品而言,一般老百姓都会挑选“保本”计划,觉得年回报有3%~5%就已经满足了;富翁往往爱冒一点风险,去购买一定比例的股票型基金,回报赚多一点,但也冒一定的风险。但“富翁思维”一定不会购买保本基金,因为他们明白:“低风险,便是低回报”——要保本,便不可能有太高的回报。

  穷人一个人努力工作

  富人靠“团队”努力工作

  其实,老百姓工作都很努力,甚至可以说比富翁更努力,为何大家都一样付出,一个富起来,另一个却没有。这个差异来源于他们对“努力工作”定义的不同演绎:

  老百姓的努力工作,是自己一个人努力,从早到晚,不停地劳动。

  富翁的“努力工作”却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团队的努力工作。

  有机会成为富翁的人,都有带领团队的习惯,尤其是带领销售团队。富翁擅长激励团队,大家朝着同一目标奋斗,共创好成绩。好成绩出来,大家都享受提成,主任或经理不只拿到自己的提成,还有团队的提成。这方面的实例很多,如房地产销售总监、保险公司的团队主任或经理。

  其次,钱的努力工作。

  有机会成为富翁的人,也会让他的钱去努力,这一点与老百姓有很大差异。老百姓的钱因怕冒风险,都趴在银行里“睡觉”。老百姓的钱很“懒惰”,没有什么“产出”。

  富翁每年要求钱要有至少10%的回报。富翁会经营钱财,他的钱在富翁睡觉时都替他赚钱。例如:借钱给朋友开店,但要收取合理的借贷利息,还要有抵押品;或者投资在房产上,收租金同时也享受房产升值回报。

  富翁更懂得利用他人的钱替自己赚钱。例如:富翁手中有70万元,他买一套房,肯定不会全额付清。他会买两套房,从银行借70~80万元,于是银行的钱也在替他赚钱。老百姓一般习惯全部付清房款,不喜欢借贷。这方面的态度上,老百姓与富翁存在很大的观点差异。

  最后,才是富翁自己的努力。

  富翁的努力,其实是全体努力的总和,产生出来的效果当然远远超过老百姓的一个人努力。以我所见,富翁自己的努力往往还不如老百姓,但他们善于经营,利用别人的钱和努力,为自己生钱。

   穷人“人云亦云”富人“敢于说不”

  老百姓存在很多“人云亦云”的道理,有些是迷信,有些是父母的讹传,绝大多数属于误导。我下面要举的例子,大多数老百姓都“自以为是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案例1:购买便宜的房子。

  老百姓很计较物业管理费,觉得越少越好。越少物业管理费的住宅小区,由于缺乏人员打理,常常住了5年就已是破破烂烂——为了省一点物业管理费,房子未来的升值空间全被破坏掉。这是老百姓“小钱精明,大钱糊涂”的经典案例。

  案例2:买保险比较回报率,回报高才买。

  很多老百姓都犯这个毛病,其实购买保险是替家庭买下一个保障网,保单最关键的内涵是足够的保障,理赔信誉好,代理人服务到位。其实,保险并不是投资。

  穷人是“羊群性格”

  富人是“狼性性格”

  两位年轻人,你从何知道他们20年后,哪一位能成为富翁,哪一位是一般的老百姓?其实,可以从他们的胆子大小上瞧出一点眉目。

  富翁从小胆子大,很多新鲜事物他都会去尝试,别人不敢干的事情,他去干。例如:公司准备开拓西部市场,要派干部去兰州、成都等地干上三四年,未来的富翁会毫不犹豫,甚至毛遂自荐。一般的人却不愿意离开北京、上海的总公司,考虑良久,迟迟不愿意行动。

  胆子大,自然机会多;胆子小,机会也变得很少。你说,哪一位比较容易成功?

  老百姓的羊群性格很明显:他会跟着大众思维走,不会独自冒出头,不敢去尝试任何新事物;他怕失败,怕被人家笑话,他要等到大部分人都认同他的见解后才会去干,所以,他的成就也只能是一般。

  案例1:以最近火爆的在银行购买基金为例,狼群性格的人在股票型基金净值达到1.30元时已经购进;羊群性格的人最终等到2.30元时才会购进。“狼”已经赚钱,而“羊”买进时的价位已经比较高,很可能最后导致亏损。

  案例2:在国内房地产业火爆时,温州人在上海、北京开始大规模购进房产,虽然上海、北京并不是他们的家,但他们不怕风险。反观大部分上海人和北京人,购买房子时往往只限自己正在居住的城市,白白错过了其他很多区域的升值机会。

  这也是羊群性格人群做事的典型表现:要等到周边的朋友先行动,拥有了成功经验后,才会跟随。但由于多数老百姓身边有钱的朋友并不多,所以,在外地购买房子的这种经验,几乎没有。

  穷人专心细节

  富人留意大事

  普通老百姓在每天的消费中,都会习惯性地花半小时去砍砍价,省一点小钱——小钱精明。但他们银行账户里说不定就存着20~30万元现金——只是趴在银行,收取微薄的利息。

  “小钱精明,大钱糊涂”——是老百姓的真实写照。30万元存款,如果仅仅要求年回报率达到10%,一年产出的利润就是3万元。目前国内环境下,达到每年10%的回报率并非难事——至少应该比天天砍价要省劲儿得多。

  老百姓不关心天下事,只低头看着自己日子的微小事情;未来的社会变化,他并不能预见,只能不断叹息:这个世界变化快。

  富翁正相反:喜欢留意大事情,对未来发生的变化,他有远见,早有预备,适应得很好;还会利用别人暂时见不到的机会,大捞一把。

  比如,在两年前,富人们已经感觉到人民币将要升值,纷纷及时将自己手中的部分美元换成人民币,避免了足足5%~10%的汇率损失。

  反观老百姓,未尝有这种先知先觉的“灵敏”,年年都无奈看着手里的美元贬值,甚至破口大骂——但这有何用?只怪我们没有一些观察宏观经济趋势的本领。

  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创造亿万富翁的神奇公式

  假定有一位年轻人,从现在开始能够定期每年存下1.4万元,如此持续40年;如果他每年存下的钱都能投资到股票或房地产,并获得每年平均20%的投资报酬率,那么40年后,他能积累多少财富?一般人所猜的金额,多落在200万元至800万元之间,顶多猜到1000万元。然而正确的答案却是:1.0281亿,一个令众人惊讶的数字。这个数据是依照财务学计算年金的公式得之,计算公式如下:1.4万((1+20%)40-1)/20%=1.0281亿。

  这个神奇的公式说明,一个25岁的上班族,如果依照这种方式投资到65岁退休时,就能成为亿万富翁了。投资理财没有什么复杂的技巧,最重要的是观念,观念正确就会赢,每一个理财致富的人,只不过养成了一般人不喜欢、且无法做到的习惯而已。

  省钱不是办法

  台湾有句俗语叫:人两脚,钱四脚,意思是钱有4只脚,钱追钱,比人追钱快多了。和信企业集团是台湾排名前5位的大集团,由和信企业集团会长辜振甫和台湾信托董事长辜濂松领军。外界总想知道这叔侄俩究竟谁比较有钱,有钱与否其实与个性有很大关系。辜振甫属于慢郎中型,而辜濂松属于急惊风型。辜振甫的长子--台湾人寿总经理辜启允非常了解他们,他说:钱放进辜振甫的口袋就出不来了,但是放在辜濂松的口袋就会不见了。因为辜振甫赚的钱都存到银行,而辜濂松赚到的钱都拿出来投资。而结果是:虽然两个年龄相差17岁,但是侄子辜濂松的资产却遥遥领先于其叔辜振甫。因此一生能积累多少钱,不是取决于你赚了多少钱,而是你如何理财。致富关键在如何理财,并非开源节流。

  钱要不要存到银行

  目前,储蓄仍是大部分人传统的理财方式。但是,钱存在银行短期是最安全,但长期却是最危险的理财方式。银行存款何错之有?其错在于利率(投资报酬率)太低,不适于作为长期投资工具。同样假设一个人每年存1.4万元;而他将这些钱全部存入银行,享受平均5%的利率,40年后他可以积累1.4万元((1+5%)40-1)/5%=169万元。与投资报酬率为20%的项目相比,两者收益竟相差70多倍。

  更何况,货币价值还有一个隐形杀手--通货膨胀。在通货膨胀5%之下,将钱存在名义利率约为5%的银行,那么实质报酬等于零。因此,一个家庭存在银行的金额,保持在两个月的生活所需就足够了。不少理财专家建议将财产3等份,一份存银行,一份投资房地产,一份投资于较投机的工具上。我们不妨建议你的投资组合为两大一小,即大部分的资产以股票和房地产的形式投资,小部分的钱存在金融机构,以备日常生活所需。

  最安全的投资策略难度

  理财致富是马拉松竞赛而非百米冲刺,比的是耐力而不是爆发力。对于短期无法预测,长期具有高报酬率之投资,最安全的投资策略是:先投资,等待机会再投资。

  有些人认为理财是富人、高收入家庭的专利,要先有足够的钱,才有资格谈投资理财。事实上,影响未来财富的关键因素,是投资报酬率的高低与时间的长短,而不是资金的多寡。以那个神奇的公式所讲述的方法为例,若你已经拥有36万元,则你可以减少奋斗10年,若你已有261万元,则可以减少奋斗20年,而只需20年就可以成为亿万富翁。要想有更多的本钱,不妨去借。投资理财的最高境界也正是举债投资。而银行的功能,则是提供给不善理财者一个存钱的地方,好让善于理财者利用这些钱去投资赚钱。

  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在哪里  ———穷人缺什么?缺钱!但穷人最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创造财富的能力。穷人怎样能摆脱厄运?分析了造成穷人艰难处境的部分原因,指出穷人自身的种种弱点及社会环境对穷人的不利影响。

  穷人消费富人投资

  女人都喜欢花钱,报纸上那些大版大版的购物广告,都是打给女人看的。

  女人常常发疯似地买回一大堆打折商品,然后扔进储物柜里,直到落满灰尘,最后被当作废品处理掉。她们其实并不心痛,因为已经爽过了,花钱的意义在于购物的过程,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反而降到了其次。

  这样的女人,你永远不要指望她成为一个投资家,她的兴趣只在于让钱流出去,而不在于让钱流进来。

  很多穷人之所以一辈子都是穷人,就因为有同样的心态。穷人的钱不是资本,穷人不是投资家,穷人只是消费者。

  一件时装会很快贬值,穿不了多久就只有扔掉。而购置可以赢利的资产,却能让钱源源不断流进你的腰包。

  一套房子,你可以自己住,也可以出租,还可以转手卖,不同的处理方法决定了它的性质。同样一个东西,可能是资产,也可能是负债,就看钱是流向你的口袋,还是从你的口袋里流出去。如果你拥有的一套房子是让钱流到你的口袋,那就是资产;如果是为了这个房子,把钱从口袋里流出去,它就变成了你的负债。

  富人总是尽量地把一切东西变成资产。穷人却总是把有限的东西变成负债,两者的距离当然会越拉越大了。

  穷人买彩票富人当老板

  说起投资,穷人总觉得房地产和股票是最好的选择,既不耽误上班,又可以轻轻松松操作,一边拿着稳定的收入,一边梦想着一夜暴富。

  但是富人告诉你,在这个世界上,最有钱的人是老板,是成立自己的公司,把它经营好。在国外,公司经营好后,很容易上市,比尔盖茨并不买股票,但他拥有世界上市值最大的股票。

  很多穷人都爱去买彩票,他就没有想过,彩票也是一个产业,那些卖彩票的人是怎么经营的呢?首先要让人把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得有一个理由,彩票的理由就是中奖(虽然只是一个希望);有了收钱的理由,还得有收钱的手段,对彩票来说,就是大量设投注点,利用分散在大街小巷的投注点,把散钱汇集起来;为了吸引更多的散钱,他需要打广告,树立一些中奖发财的榜样,还需要拿出一部分钱作为奖金返还给彩民,以刺激投注的热情。此外还有彩票销售权的取得、投注点的管理、利益的分配等等。

  彩票不是任何人都能做的,也不是几个人就能做成的,它是一整套设计严密的营销方案,是一宗大生意,一个大产业。把卖彩票的道理想透了,很多生意上的门道你就懂了。

  如果你的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怎样选号、怎样投注、怎样去中大奖上,那么你是典型的穷人思维,你成功的几率只有千万分之一,几乎等于没有。你的钱永远只能被别人汇聚,为别人利用,成为别人事业的基石。

  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

  事业和事情,差以毫厘,失之千里,两者在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如果有人投资让你去开一个杂货店,你做还是不做?从做事情的角度考虑,开杂货店用不着风吹日晒雨淋,除了进货,大部分时间都是坐着,可以闲聊,可以看报,可以打毛线,不可谓不轻松。钱呢,也有得赚,进价6毛的,卖价1元,零七八碎地一个月下来,衣食至少无忧。干吗不做?但换一个角度想,开了杂货店,你就开不成百货店、饮食店、书店、鞋店、时装店,总之,做一件事的代价就是失去了做别的事的机会。人生几十年,如果不想在一个10平方米的杂货店内耗过,你就得想到底做什么更有前途。从事业的角度,你要考虑的就不是轻松,也不是一个月的收入,而是它未来发展的潜力和空间到底有多大。

发表于 2011-10-5 2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虽然原来看过的,但现在再看一次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1-10-5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蓝光闪烁 的帖子

:handshake:)

发表于 2011-10-5 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最缺的是什么? 巴拉昂是一位年轻的媒体大亨,以推销装饰肖像画起家,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跻身于法国50大富翁之列,1998年因前列腺癌在法国博比尼医院去世。临死前,他留下遗嘱,把他4.6亿法郎的股份捐献给博比尼医院,用于前列腺癌的研究;另有100万法郎作为资金,奖给揭开贫穷之谜的人。 巴拉昂去世后,法国《科西嘉人报》刊登了他的一份遗嘱。他说,我曾是一位穷人,去世时却是一个富人。在去世前,我不想把我成为富人的秘诀带走,现在秘诀就锁在法兰西中央银行我的一个私人保险箱内,保险箱的3把钥匙在我的律师和两位代理人手中。谁若能回答“穷人最缺少的是什么?”而猜中我的秘诀,他将能得到我的祝贺。当然,那时我已无法为他的睿智而欢呼,但是他可以从那只保险箱里荣幸地拿走100万法郎,那就是我给予他的掌声。 遗嘱刊出之后,《科西嘉人报》收到大量的信件,多数人寄来了自己的答案。 绝大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的是金钱,穷人还能缺少什么?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机会,一些人之所以穷,就是因为没有遇到好时机;另一部分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技能,现在能迅速致富的都是有一技之长者;一些人之所以成为穷人,就是因为学无所长。还有的人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帮助和关爱,每个党派在上台前,都给失业者大量的许诺,然而上台后真正能关心他们的又有几个?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答案,比如:说穷人最缺少的是漂亮,是皮尔?卡丹外套,是《科西嘉人报》,总之,答案五花八门,应有尽有。 巴拉昂逝世周年纪念日,律师和代理人按巴拉昂生前的交代在公证部门的监督下打开了那只保险箱,在48561封来信中,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对了巴拉昂的秘诀,蒂勒和巴拉昂都认为穷人最缺少的是野心,即成为富人的野心。在颁奖之日,《科西嘉人报》带着所有人的好奇,问年仅9岁的蒂勒,为什么想到是野心,而不是其他的答案?蒂勒说:“每次,我姐姐把她11岁的男朋友带回家时,总是警告我说不要有野心!不要有野心——我想,也许野心可以让人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 巴拉昂的谜底和蒂勒的回答见报后,引起不小的震动,这种震动甚至超出法国,波及英美。前不久,一些好莱坞的新贵和其他行业几位年轻的富翁就此话题接受电台的采访时,都毫不掩饰地承认:野心是永恒的特效药,是所有奇迹的萌发点。某些人之所以贫穷,大多是他们有一种不可救药的弱点,即缺乏野心。  朋友,您呢?答对了吗?

发表于 2011-10-5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穷人和富人的差别是, 穷人, 安份守纪的才穷,  富人,  围法乱纪的人才能富.

发表于 2011-10-5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爹穷儿穷,爹富儿富

发表于 2011-10-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穷,木得法哦!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0-6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还存在,穷和富就存在。

发表于 2011-10-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time::dizzy::sleepy::hug:======
可否
将此种理念上升为
有特色的
某种理论呢
(⊙o⊙)?
======



======:):@:time:{:2_37:}{:2_37:}{:3_46:}:(:dizzy::@:time::sleepy::hug::@:time:

发表于 2011-10-6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穷和富 的存在,让人们才知道活着的意义,如果都一样,那活着就没什么意思了

发表于 2011-10-6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偶穷!木理念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看不惯3 的帖子

穷人都良心放不下的人: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小小大夫 的帖子

富不过三代,: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傻子哥 的帖子

是啊,: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老不中用 的帖子

说的很对: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7520lgz 的帖子

早就有了: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三清水秀 的帖子

谢谢光临:handshake

 楼主| 发表于 2011-10-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睁开你的眼 的帖子

偶也穷,没办法:handshake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