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野笏

杨晓康大作:《猴年围鼓》精彩片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2-17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梨花!


发表于 2006-2-17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前几年一个朋友拍的《梨城一角》


发表于 2006-2-1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承蒙 枫风 版主 喜欢,现帖几张图片上来

这是一个大全景,可以点击图片后在浏览器中观看大图


发表于 2006-2-17 1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白马庙和他周围的梨花,我在去年拍的。

此图827K,也可以在浏览器中看到细节。


发表于 2006-2-17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角度的九襄梨花风景


发表于 2006-2-18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风在2006-2-18 8:21:00的发言:

谢谢,收藏了!

今生不一定就有机会去,看看照片也是好的。

因为有了《猴年围鼓》,看这些照片的时候,都隐约听到远处传来的,一阵阵川剧锣鼓的声音。

还有一丝期望:也许不至于就消失了吧!

  照目前这个速度,估计十年就会消失殆尽。

发表于 2006-2-18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杨歌在2006-2-17 22:54:00的发言:
3月中旬,有去看梨花的吗?

  对杨歌说句题外话:你这个影视剪辑艺术,完全可以给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讲讲课。如果将来有人请,应该可以去。有报酬的。

发表于 2006-2-18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5][em05][em05]

发表于 2006-2-19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枫风版主:

  是的,四川新闻网论坛的这种发帖现象的确比较独特。我也是早就发现了的。看到这种情况,我有时候也在发这种帖。关于那些小图,因没有对应的说明,因此只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特色。只有一种图,还可以猜一下,如果图案多了,干脆就是图个热闹,啥意思也难以反映了。

  那种转圈圈的图案,我认为可能是个“晕”的意思。不过,我也是没计较的。只是笑笑而已。网上的很多事情不能太计较,大家图个热闹,只要开心就好。

  关于影视剪辑,这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在英国,皇家电影学院设有专门的剪辑系。而在我国,却是没有这个系的。各家相关的专业,在涉及这门学问时,基本上都是按各个艺术家自己的体会和心得来介绍。因此,北京电影学院的退休教授,现为云南艺术学院影视系的特聘教授周传基,在向学生讲课时,就特别注意将剪辑知识当作重要课程来讲。

  杨晓康的《猴年围鼓》,拍了几个月,镜头无数,但最后全片只剩下53分33秒的片长。这中间的剪辑,是花了不少功夫的,也是很有独到之处的。这是我建议他在今后有机会时,可以向相关专业的学生们讲讲课的动因。


 

发表于 2006-2-18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28楼别转圈圈嘛:))我说话可是有点依据的。

发表于 2006-2-18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眼下只发图,不发字,在四川新闻网还很流行。

可有的网,在发贴规矩里就禁止了。

我看这种贴总有点迷糊,看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有的网站,心情图标右键有解说,还稍好一点。

请28楼原谅,我只是看到、想到、说到。不信去整个新闻网看看,只发图的多得是!

发表于 2006-2-19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雪竹

QUOTE:
以下是引用雪竹在2006-2-18 18:27:00的发言:
QUOTE:
以下是引用杨歌在2006-2-17 22:54:00的发言:
3月中旬,有去看梨花的吗?

  对杨歌说句题外话:你这个影视剪辑艺术,完全可以给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讲讲课。如果将来有人请,应该可以去。有报酬的。

报酬是不好要的.不过搞纪录片的的确要在编导\写作\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等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功底.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主要是交流为主.有学影视的年轻人,也有硕士博士.有时参加一些讲座,讲些自己感触深的东西.不过在这个行道里,实际经验和基本功,比书上的知识更重要.

九襄3月的梨花,5月的樱桃的确太美了.往年我只要安排得过来,我都要来的.不知道今年的事情安排得过来不.

发表于 2006-2-19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眼下镜头对准川剧的不多,准确的说我知道的不多。

这网上就有说川剧音像制品太少的贴子。

但是好多业余的,想把镜头对准川剧的人,又缺乏基本知识。

想个什么办法能跟杨歌学两招就好了。

发表于 2006-2-20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枫风在2006-2-19 18:40:00的发言:

眼下镜头对准川剧的不多,准确的说我知道的不多。

这网上就有说川剧音像制品太少的贴子。

但是好多业余的,想把镜头对准川剧的人,又缺乏基本知识。

想个什么办法能跟杨歌学两招就好了。

——9494

发表于 2006-2-20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杨歌在2006-2-19 16:53:00的发言:
QUOTE:
报酬是不好要的.不过搞纪录片的的确要在编导\写作\摄影摄像\后期剪辑等等方面,都具有扎实的功底.在我们这个圈子里,主要是交流为主.有学影视的年轻人,也有硕士博士.有时参加一些讲座,讲些自己感触深的东西.不过在这个行道里,实际经验和基本功,比书上的知识更重要.

九襄3月的梨花,5月的樱桃的确太美了.往年我只要安排得过来,我都要来的.不知道今年的事情安排得过来不.

1、“实际经验和基本功,比书上的知识更重要”——是这样的。

2、“往年我只要安排得过来,我都要来的.不知道今年的事情安排得过来不”——如能来,打个电话说一声。座机、手机都行。

发表于 2006-2-24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出来。让还没看过的人看一下!

发表于 2007-1-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已经传上去了,不知版主收到没有?

由于全片太长,我分成4节传上去的.

发表于 2007-1-3 1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39、40楼[杨歌]:

好的,知道了,关注着。到时我来下载。这是个拍摄和制作艺术片、记录片的好教材。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我虽然不是内行,但还是看出了许多门道。这些门道,值得反复品味。

发表于 2007-1-3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雪竹,去年山城戏痴和卡戎小妖已看了全片.最近,我已把全片转成网络格式,准备作为2007给川剧论坛朋友的见面礼发上来.如果我不能直接发上来,就要求助于野芴了.

发表于 2007-1-2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又看了一遍《猴年围鼓》的片花。是存在本机内的另存文件。

今天又搜到了这帖,先顶出来,如有因“播放器”改变了性质而看不见的,可以点击下面的网址,操作系统内自己带的播放器即可自己播放。

之所以对此深感兴趣,是因为这片子拍摄和制作的艺术水准的确很高。比起当前有些电视台搞的鬼东西,那可有天壤之别!

http://bbs.mala.cn/uploadfile/2006-2/hntg.wmv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