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级领导:
您们好!
泸州市泸县二人医龙院长于本月达到退休年龄,龙院退休后的人事安排问题关系到该医院的生存与发展。目前泸县二人医公选院长的人选由卫生局公示,公示时间是2011年9月29日下午到2011年10月8日结束,本院副院长周国生作为院长人选,大家都比较担心,为了二人医的未来能健康发展,时间紧迫,请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以利于泸县二人医的发展.请求各级组织、领导深入二人医多调查下广大职工对此事的强烈反对和不满,明察秋毫,本着负责的精神对泸县二人医的院长人选多加考察,现将有关情况反映如下,请查证。
1.
周国生同志涉嫌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党代表和市劳动模范:
2011年8月15日,按卫生局要求,二人医上报周国生为市党代表。既然要产生一位党代表,总要经过院党员选举吧,可大家都不知道,党员的选举与被选举权就被粗暴践踏与剥脱了。2011年9月23日,按玄滩镇党委要求,经院党总支部临时特别会议选举后,上报龙良明为为县党代表,9月24或25日玄滩镇党委公示的人却是周国生,公示后当天下午快下班了,玄滩镇党委才来考察周国生,严重违背选举程序,剥脱了党员的选举权利。2009年,泸州市表彰一批劳动模范,泸县卫生系统有一个名额,应选基层一线骨干,结果泸县卫生局将这一荣誉指定给了作为管理人员的周国生,既未经选举,全院职工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问题,请组织调查。
2.
周国生同志涉嫌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且涉嫌滥用职权.
周国生于2001年11月左右任泸县玄滩中心卫生院副院长,从2002年4月到2003年4月先后从泸州兴欣公司以现金交易方式采购约6次药,分别是:
存在问题是:
1.
泸州兴欣医药公司未向医院提供销售药品必须具备的相关资质、手续,同时医院也未向该公司提供相应的资质材料,双方均未备案,不具备向二人医销售药品的条件,医院也没有批准或授权周国生在此公司购药,换句话说,周国生擅自从不具备资质条件的公司购药;
2.
泸州兴欣医药公司的老板是周国生同学,涉嫌暗箱操作;
3.
现金交易,不符合财务制度;
4.
最重要的一点,在上述其中某次,医院当时西药库房保管与周国生一同到泸州兴欣公司,药买好后,保管在门外车上等周,周国生在公司里与老板面谈,久等不来,保管从车上返回叫周国生走时,亲眼看见老板给周国生1000元左右的现金回扣,因老板先前(本次)给保管几百元辛苦费,没要,故保管敢肯定为回扣,并愿做证。
注:菌必治当时医院零售价三四拾元/支,给周回扣或许几次就该这么多,或许周国生刚当业务院长,对方为放长线钓大鱼。
3.本次泸县第二人民医院院长选举,卫生局等领导作为组织与监督方,却参与投票,这合法吗?公平公正吗?选举有效吗?(注:卫生局所有中层以上干部均参与了投票)。另外本次公选院长的条件有待商榷
1、本次公选院长有一条要求具有医学类专业学历,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本年泸县人民医院作为二甲医院(泸县人民医院级别比二人医高、规模更大、人才更多)公选院长都没有这么高的要求,对低一级的新申二乙医院院长作此要求,让人费解。职称只代表专业方面的建树,可院长是以管理为主的,不是能开处方、能做手术就可以的,学历可以反映综合水平的,按职称的高标准学历应该本科及以上吧,本次招聘对学历提都没提是何意思?
2、按本次公选院长的要求,泸县二人医只有周国生一人符合条件,造成外面即使有人来竞争,投票的是二人医职工,外面的人谁认识几个,人都不认识,会投票给他吗?这样限制了更多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参与竞争,群众没有选择的余地,相当于等额选举,怎能发掘优秀人才,怎能体现公平、公正呢?
4、周国生同志面软,怕得罪人,不敢大胆管理,听领导和同事们常说,有好事就站拢来了,要得罪人的就往大家身上推,这样的人怎么能够胜任一个单位的领导呢?
5、周国生同志不负责任、办事拖拉,甚至关键时刻该自己办的事情推给下属,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2009年骨科10.14宋涛事件就是例子.当时骨科病人宋涛病危,院长安排周国生副院长送宋涛到泸医中医院并处理后续事件,结果周国生到泸后竟独自回家了,安排医务科刘科长去处理,结果级别过低,对方不屑,病人死在泸医中医院,对方却将责任推在本院身上,造成泸县建国以来最大的医闹事件。最后出动一百多警察(含特警),直接花30万左右的经济,间接经济损失不可估量的大型案件。这种人可否当领导还用说吗!请领导三思。
6.周国生同志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同自己的晚辈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其生活道德品质差,难以服众。周国生2001年任副院长,原配杜贵香,本院护士,育有一女、成绩优秀(后因父母离异成绩一落千丈,有望升重本的她落选读了个专科)。现妻杜福秀(比周国生小18岁左右),在周国生任副院长当年不久被人介绍来院工作。因按当地杜家辈分,杜福秀是杜贵香远房叔伯内侄女(两辈人),杜福秀认杜贵香姑妈,喊七宝。后杜福秀以亲戚名义,住到周国生、杜贵香家里,结果姑爷周国生丧尽天良,道德败坏,贪恋内侄女的年轻与美色,忘了自己的党性与伦理,忘了自己大一二十岁的现实,忘了自己作为医院一个领导干部的身份和应有的道德界限,在灵与肉的斗争中邪恶战胜了理智,与内侄女(本院职工)勾搭成奸,数月后被妻子发觉事情败露,该副院长不思悔悟,不觉有愧、不感内疚,竟怪其妻子坏了他的好事,痛打其妻,要与原配妻子离婚,力挺小三鸠占雀巢,修成正果。最终其妻不堪凌辱与丈夫毒打(事情败露后女方不离婚就一直被丈夫往死里打,经常爆发战争)只得离婚被赶了出去。事情败露还未离婚有些苗头时,龙院长知道一些情况介入,该副院长信誓旦旦地说没有此事,并要追究造谣者的责任(这是对党组织的公然欺骗与不忠),同时叫小三的祖母来医院找到龙院长,叫龙给她搞清楚,还其孙女清白云云。然而事无几日,因其原配妻子为捍卫婚姻、保护家庭,不满小三长期破坏家庭事被丈夫毒打事情闹大而大白与天下。此事轰动玄滩与全县卫生系统(杨怀清局长在任上的事),卫生局为消除影响,挽救该副院长(组织上错认为是该副院长一时失足或被勾引),挽回该段婚姻,将小三杜福秀调离到喻寺中心卫生院。但该副院长并未警醒,并未认识到所犯错误,未领会组织关怀,继续毒打其妻,直到最后其妻不堪凌辱和毒打被迫答应离婚(否则,被威胁将被打死)。此事至今未作处理,该副院长与前妻离婚后随后就明目张胆地与小三结了婚,过上了老夫少妻生活,证明了并非一时失足或被勾引。
生活了十几年的糠糟之妻可以为小三而离弃,养育了十多年的女儿可抛弃,为了腐化堕落的生活,没有他不敢做的(内侄女都不放过,两任妻子都是他的职工,他是业务副院长管着她们,有啥好怕的)。领导的帮助,同志的关心,亲人的哭泣,换不回他的良知,藐视几千年中华文明形成的公认的良知、道德与伦理观念,社会的公序良德被他践踏在脚下;造成社会道德如此沦丧的、趾高气扬、有恃无恐(他认为他是所谓的业务骨干,有资本)的竟然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泸县二人医(原玄滩中心卫生院)的副院长。这将树什么风气?起什么示范作用?向广大二人医的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传递什么样的信息。敢与内侄女、女职工胡来,这不是良心泯灭、道德败坏、乱伦、丧尽天良又是什么?泸县二人医年轻的、漂亮的女职工一批又一批的来,正统有德的女职工对这种好色领导不担心吗?想走捷径贪图享乐的不蠢蠢欲动造成医院混乱吗?年轻的、漂亮的女病人敢来住院吗?副院长都这样趾高气扬、有恃无恐,如果当院长权力更大会怎样?法律制裁不了他,党纪党风何在?妇女、儿童的合法权利谁来保护(可怜的前妻与女儿,竟不知寻求法律的保护)?党的作风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身上。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党的作风的集中体现,关系着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反映着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2007年1月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弘扬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难到这思想与生活作风不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吗?它会不会损害党员和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甚至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思想与生活作风问题,难道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吗?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绝不是小事情,它不仅关系领导干部个人的品行和形象,而且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做人要有人品,做官要讲官德,特别要守住道德底线。家庭是领导干部道德水准表现的最重要的场所之一,也是当前道德发生问题、突破底线的一个薄弱环节。孝敬父母、夫妻和睦、抚育子女,既是做人的,也是做官的道德底线。试想,一个对子女都不尽抚养教育义务、不关心其前途与未来的人,还能领导和教育广大干部群众吗?一个背叛家庭的人,能忠诚于组织吗?一个为了个人的私欲和享乐而抛弃在一起生活十多年的妻子的领导干部,还能做到道德服众吗?作为领导干部,不仅要遵守伦理道德,做孝敬父母、爱家教子的模范,而且要成为引导家庭成员遵守道德规范的模范。许多领导干部就是从突破道德伦理底线走向腐败的。家务事不是小事,虽然家庭道德问题隐蔽性强,但最能反映出领导干部的真实道德状况,能在这方面突破道德底线的人,我们还能指望他负什么责任呢?这难道不应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吗。
请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领导干部道德底线建设与党员忠诚问题。对那些对党组织不忠诚、道德沦丧、无道德责任、道德义务,没有道德修养,丧尽天良与伦理的人,应严加监管和考察。与其把对党组织不忠诚、道德缺失明显的干部选上来再去矫正他,不如从选拔时就严格把关。这才是负责任的组织,这才能更好的帮助同志,这才会给国家和人民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道德方面有严重缺陷的人,绝非靠组织的信任和一纸任命就能在一夜之间实现道德提升的。这样的人可能在一小段时间内装作洗新革面,或许真的表面有一些进步,但一到关键时刻,一旦触及灵魂深处和较大利益的时候,内心本质的东西就会条件反射般反映出来,原形毕露。
请求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党员呼声,关注群众意见,站在全局、大局的高度关注对待此事。我们是为了泸县二人医的事业和全院大多数职工的利益而上网反映此事,只要组织调查了解是否有这样的事、有这样的人,并作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就是为泸县卫生事业发展作贡献,否则,泸县卫生事业、泸县二人医的发展将会蒙上阴影,或许更坏……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2011年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