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81|评论: 4

三台挖出“郪王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9 13:48 | |阅读模式
三台挖出“郪王墓”?
http://epaper.su-long.com/mywb/res/1/1/2011-10/09/T16/res03_attpic_brief.jpg
  土堆中刨出的汉砖
http://epaper.su-long.com/mywb/res/1/1/2011-10/09/T16/res05_attpic_brief.jpg
  ▲疑似“郪王墓”的土山包被削开
  挖出“ 王墓”?
  近日,记者接到三台县郪江居民爆料称,因为修路建房,古镇南端的“郪王墓”被机械挖开一大半,挖开的剖面中间,夹杂着大量有蘸刻痕迹的条石。
  郪江古镇是春秋战国时诸侯国郪国王城所在地。西汉高祖六年,以此为治所设置郪县,三国蜀汉设置东广汉郡。山环水绕,虎踞龙蟠的郪王城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郪江神秘的历史文化远远超过风景名胜,郪江的许多待解之谜至今没有可信的定论和说法。古代是否曾经存在郪王城?“郪王”遗迹在哪里?遗留于河湾山峦间数以万计的崖墓中,当地传说为“郪王墓”,是否就是古镇南端那座平地而起的神秘土堆呢?
  ■ 吴功斌 记者 黄志富 文/图
  神秘土堆中埋藏汉砖
  为探究竟,记者10月1日上午驱车来到郪江古镇,走出狭长的古街道,在南距古镇30余米外,1个高近4米的椭圆形土堆平地而立,孤零零地屹立在一片开阔地上,这就是当地村民世代传说的“郪王墓”。
  当地村民介绍,土山包原为一整体,前几年建学校,从土堆中间挖开一缺口以便通行,从此,土堆被一分为二。现场观察,记者发现当地村民近期建房已铲除了其中一个土堆,剩下的一个土堆因为修路,也被削开,露出了新鲜的泥土。挖开不久的土堆剖面中间,夹杂着大量有蘸刻痕迹的条石,记者在条石中间的泥土中,隐约发现露出一角,呈深灰色,疑似汉砖的东西。攀爬到条石处,掰去周边的泥土,掏出来细看,果然是一块在郪江汉代崖墓中常见,用于封堵崖墓洞口的榫卯结构汉砖。
  据三台县文物管理所文博馆员左启介绍,汉代榫卯砖的两端不是平面,而是分别有一个凸起(榫)和凹陷的部分(卯),使用时一砖的榫套另一砖的卯,彼此相互搭扣契合,在当时没有水泥的情况下,榫卯砖可以减少封堵墓穴后洞口坍塌的几率。
  一般的土堆里不会有石条,更不会有汉代榫卯砖!现场惊奇的发现,让土堆更加充满了神秘色彩。
  疑似“郪王墓”有待保护
  左启说,根据史料记载,民国年间曾在疑似“郪王墓”旁边发现“郪王碑”,建国前遗失。1958年改土造田深挖时,又发现涂有红色的汉代大陶灰砖和铜器。疑似“郪王墓”外形与中原土坑墓相似。当时经四川省考古工作人员勘察,发现土层中有人工夯土,地表仅存汉代遗物。考古工作人员认为:这个疑似“郪王墓”的土山包一是墓葬,二是土夯城墙的一部分。
  左启认为,疑似“郪王墓”的土山包并不靠山,神秘的凸起在郪江古镇附近的开阔地上。从挖掘机挖开的断壁上可以观察到,土山包全部是泥土形成,没有岩石成分,不具备浅丘山梁形成的特征,应该是后来人工填充的五花土。不排除是具有中原特征的汉代土坑墓。
  随后,记者将现场采访的情况告知了三台县文物管理所所长毛建军,毛建军表示,三台文物管理所一直高度重视郪江古镇疑似“郪王墓”的土堆,已列入未考古挖掘的文物遗迹保护范围。2010年12月,文管所得知当地村民建房正在铲除土堆时,文物执法人员及时赶至现场,通知建房村民立即停工,不得破坏文物遗迹。现在土堆已被破坏,影响了文物挖掘及旅游开发。三台文物部门目前尚未得到相关信息,他们将立即前往现场调查处理。
  郪王古城有史为证
  据三台当地历史学者邓亚曾在《古巴蜀郪国探谜》文章中考证。《华阳国志 李特雄期寿势志》记载:(李特)既克成都,众皆饥饿。李骥乃将民入郪王城,食谷、芋。以上为“郪王城”首次见于典籍。又据《华阳国志 蜀志》记载:郪县有山原田、富国盐并。濮出好枣。宜君山出麈尾,特好,入贡。大姓王、李氏。又有高、马家、世掌部曲。以上史料表明当地浅丘沃土、适宜农耕,盐井众多,经济富裕,具有郪国建立之政治经济基础。
  另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记载:郪旧县,在今县(指三台城)南九十里临江,郪王城基址尚存,民国《三台县志 金石》记载:民国初年,农人在报恩寺外掘土发现一块石刻“种拍记碑”,云:沙弥如初……以此(长平)山种柏为生……至顺二年辛未牛山老人。石碑阴刻七律两首,有句“山暗雨来巫峡庙,江流帆转郪王城”。题记为元代年号,即公元1332年。元人将巫峡神女庙与三台郪王城并提,暗示那远古的传说和历史。神女安在,郪王何往?神秘凄怆。以上众多史料证实,现郪江镇古为郪王城。
  如今,这座还未考古挖掘,就被毁坏的神秘土堆是“郪王墓”,还是郪王古城原土夯城墙残段,仍是一个待解之谜。既是待解之谜,就有必要加以保护,不要让千年之谜毁于一旦。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1-1 21:04 |
学习了,了解了。

发表于 2011-11-10 12:30 |
学习学习,了解了解。

发表于 2011-11-12 20:06 |
古镇的又一证明

发表于 2011-11-12 20:07 |
    {:3_62:}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