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规划背景
广安市发现的天然气整装气田,地质储量相当丰富,天然气品质优良,已探明储量达6000亿立方米,;是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重要的战略接替区;是四川天然气开发新的亮点和重点。其大规模的开发,不仅对广安经济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将对四川盆地的天然气供应乃至西气东输做出重大贡献。广安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高瞻远瞩,利用广安市自身的丰富的盐卤资源和新发现的天然气资源,决心大力发展氯碱和天然气化工工业,加快工业强市的步伐,振兴广安城市经济。建成四川省以天然气加工为特色的省级化工产业区(以下简称化工产业区),使化工产业区成为广安市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指导新桥工业区发展、规范土地使用,特编制《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发展区》。
第2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3、四川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
4、《广安市社会经济“十一五”规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思路》;
5、《四川省盐气化工战略发展规划》;
6、《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
7、《前锋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2003-2020年)
8、《四川省广安市天然气资源产业化利用总体规划》
9、《开发区管理条例》;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11、《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
12、《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
13、《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
14、石油化工企业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
15、开发区的开发政策及相关资料等。
第3条 规划范围
新桥工业集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涉及:
代市镇的双云村、夜花村、六桥村、围坪村、旭跃村、指路村、翠平村、茧庄村、卫桥村、水池村、长五村、金山村、天桥村、水磨村、椅子村、平安村、牛王村;
前锋镇的双寨村、黄峰村、拱桥村、双狮村、大垭村、金星村、得胜村、陡梯村、前红村、幸福村、龙镇村、红辉村、集建村;
新桥乡的檀木村、埝山村、高峰村、永兴村、春雷村、清风村、新桥村、井湾村、苏寨村、保和村、姜岩村。
第4条 规划目标
建设成为中国西部以天然气能源化工为特色的省级生态工业区
分两步走,第一步,伴随广安政府投资及外资进入的双重拉动下,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方向,以天然气开发利用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核心,建成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的能源化工工业区。
第二步,随着国内“需求约束”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化工产业区在产业转型和环境保护方面需作大的突破,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延长产品链,实现从一般制造业基地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最终建成具有现代化产业内涵、良好环境及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工业区。
第5条 规划原则
(1)把握机遇,促进产业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国内外经济发展机遇,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机遇,充分利用广安市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为指导,促进产业区社会经济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社会与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努力维护和实现产业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上一层次规划为依据,深入现状调查与分析,合理利用土地,完善用地结构及服务功能,科学配置城市空间资源,集约土地。
(3)加强与前锋代市镇的联系,将工业区纳入前锋-代市组合城市系统考虑,以前锋-代市作为集中区发展的后盾。工业区农民安置,工业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和前锋-代市城市发展相结合,节约基础设施投资,达到共同发展的目标。
第二章 规划区功能与规模
第6条 规划性质及功能
广安市的辅城,城市的东大门,发展以能源化工为主的工业区。
具有竞争力优势的化学工业集聚区、企业地均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区、具备研发实力的技术开发区、环境优美的生态工业区
第7条 规划规模
近期(2005—2010年),规划人口为8万人,规划面积7平方公里;
远期(2011—2020年),规划人口为20万人,规划面积22平方公里;
远景期:考虑到产业区建设时序和远景发展需要,预留3平方公里作为发展备用地。
第三章 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
第8条 空间结构
本规划区充分考虑化工区的特殊性质,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以大片隔离绿带,自然绿地、道路、山体相分割,拉开安全距离;同时产品关联性强的企业用地相对集中,服务设施采用集中布置。规划为“一心二轴六区”的空间结构形态。
(1)一心
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主中心,即以行政管理服务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区。主中心位于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中部,广前公路以北南北干道以东,是整个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的核心和灵魂。它的主要功能是行政办公、商业金融、科技研发等。
(2)二轴
沿广前路产业区段的横向发展轴;
沿产业区中部主干道的纵向发展轴;
(3)六区
产业区北部的能源工业区
产业区中部及北部的化学工业集聚区
产业区西南部的冶金工业集聚区
产业区西南部的建材工业集聚区
产业区东南部的机械加工工业集聚区
产业区北部的仓储物流区
第9条 用地布局
(1)生活区用地
考虑到化工工业的特殊要求,工业集中区生活用地统一规划。拟在综合管理服务区的西边(代市镇的东南部),统一规划一处生活区。这样可以和代市镇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减少基础设施的投入,同时也便于管理,对代市镇的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拆迁农民集中安置在代市—前锋两镇区内
居住用地约511.9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12.19%。
(2)工业用地
布局原则:运输方便、用地条件好、供水方便;
布局:靠近交通主干道,中南部片区,绿色隔离带,完善服务设施;
本规划的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在依据广安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形成与广安城市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托、协调,互为一体的关系。考虑地形地貌、供电、供水、交通运输、环保和气象等因素,按照广安市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总体设想,把产业区工业用地划分为以下五类功能集聚区,即:产业区北的能源工业区,产业区中部及北部的化学工业集聚区(含天然气和氯碱化工),产业区西南部的冶金工业集聚区,产业区东南部的建材工业集聚区,产业区东南部的机械加工区。
工业用地约2015.68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47.99%。
(3)公共设施用地
布局原则:社会效益为主,适用。
布局:靠近生活区。
工业集中区的管理中心、科研中心和环境监测中心等公共设施,布置在产业区中部。距离工业区和生活区相对较近,周围有生态绿地包围,环境相对较好。
公共设施用地约227.18公顷,占规划总用地的5.41%。
(4)仓储用地
布局原则;占地、方便、安全;
布局:利用火电厂铁专线扩建规模,组织绿色隔离带;
在产业区的北部,考虑到铁路专线从襄渝铁路接轨,专业性仓储则布置在新桥能源化工工业集中区北部,其中有液体罐区、固体仓储区等设施。仓储设施的所在地段利于铁路及公路间的相互转换,同时满足产业区产品量大的企业运送流程便捷的要求,也便于产业区内人流和物流路线组织。
仓储用地130.56公顷,占产业区规划总用地的3.11%。
(5)道路广场用地
布局原则:实用、适度超前。
布局:尊重自然地形,保持产业区完整性;
以规划中的“三横两纵”及相应的交通道路为主,占地约545.86公顷,占产业区规划总用地的13.00%。
(6)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布局原则:完备、超前、人性化;
布局:工业区和生活区分离,集中布置,保持安全距离;
本规划产业区的公用工程设施包含有:变电站、热电厂及工业气体装置、水厂、污水处理厂等。对于这些设施的规划布局采用集中或分区集中布置,尽量靠近负荷中心,各工程管线统一考虑管线走廊,便捷地与各用户相连通,使各企业可以经济合理的共享公用工程设施。
市政设施占地约69.14公顷,占产业区建设用地的1.65%
(7)绿化用地
按照集聚区内成片、集聚区间连带、建立绿色开敞空间的原则,以创建具有生态工业区为目标,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绿地系统。占地约423.51公顷,占产业区规划总用地的10.08%
(8)水域及其他用地
包括水库、山地和生态用地、预留地及其他不可建用地;
布局原则:保持原生态,严禁开发利用;
占地约193.17公顷。
本主题由 System 于 2011-4-28 11:47 审核通过收藏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