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者为何不耻于仕……洋芋八股之四
换届之际,论坛对“做不做官,谁能做官,怎样做官”的话题热了起来。洋芋老话重提,把老夫子的“废话”祭出来,供坛油们玩味。
夫子曰:学而优则仕。
2000多年了,不仅仅影响了数代王朝的执政理念,而且在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上,都打下了无法磨灭的烙印。凡中国人,凡读书人,凡家长,凡孩子,都有一种永远也无法舍弃的情结——“学而优则仕”。
读书为什么?做官。苦读为什么?做官。读得优秀了做什么?做官……一切一切的培养,一切一切的教育投资,都在为有朝一日榜上有名,范进中举,为了在仕途上有一席之地,为了在七品芝麻官的名单上,落下一个名字。
事实上,到了今天,这个观念遭受到了严重挑战。纵观当下,学而优者,各行各业都需要,“仕”对学而优者反而不怎么看重了。君不见,若干D校文凭占了官员的80%以上,那前几天在报纸上公示的州内大官些,又有几个不是D校毕业的?不是我看不起D校,那D校其实仅是做官者游戏的场所而已,谁能相信那里面真正能够学到知识?如果能够学到,除了官场的潜规则外,别无他物。但事实上,却有无数的“仕”,扛着的就是D校的研究生文凭,而且大言不惭,沾沾自喜。
所以,真正学而优者,真正于正规名牌大学毕业,或自学成才者,不耻于入仕!这,或许是社会的进步。创业,创造,创意,创建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什么非得入仕呢?真正学而优者,自己做老板,挣自己的银子。真正学而优者,做高级打工,拿自己的高薪。挣得安安心心,拿得理直气壮,活得服服贴贴。入仕,要么清正廉洁受清贫,要么贪污受贿受唾骂。真正学而优者,有人格有品德,谁会选择受清贫和唾骂?
当然,也有无数学而优者,一直有着做官的情结,但,这仅仅是情结而已,并不一定行得通。这就是为什么“学而优则仕”几千年不变的条文,在今天不再适用,即将扫进历史的故纸堆。
入不入仕,做不做官,是一个的选择,仅此而已,不必在意。
真正学而优者,不耻于仕,洋芋佩服!哪天,洋芋潜心做点学问,达到“学而优”的水平,自然回归本位,不耻于仕。当然,洋芋从来没有“入仕”,仅是仕者一杂工而已,混口饭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