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中考是个非冰川水特殊的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会发生相当大的变化。而这一时期对家长的考验就是如何引导孩子顺利渡过中考这一难关,帮助他们养成一个好的心理和行为习惯,抵制不良习惯,顺利进入自己理想的重点高中。而现实中,许多家长在这个时期教育孩子时都对说过“狠话”,做过“狠事”,行为偏激,实际上是对孩子进行“心罚”,其实这比体罚的后果还要严重。心灵上的创伤到什么时候都会留下疤。
在这一时期,相信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学生本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中考即将来临之际,在家庭教育时,新年华教育的中考封闭训练营老师们提出了以下的“三不要”。
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和冷落孩子
家长不要形成这样的习惯,那就是每当孩子调皮或犯错误时,很多家长都会不自觉说出诸如“不要你了”这样的话恐吓孩子,给孩子施加压力,这样孩子不去做事的原因是出于害怕。或者给孩子脸色,也有的采取冷落的办法,给孩子“冷脸”看,孤立孩子。长期这样恐吓、冷落孩子,孩子易产生紧张、焦虑、抑郁、敏感、恐惧等心理行为,甚至有可能导致发育不良、智力低下以及神经衰弱、偏执、强迫等症状。
不要总拿孩子缺点和别人的优点比,不要忽视孩子的努力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他们追求完美,期望自己的孩子与众不同,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努力,仅仅是因为孩子没能达到他们所期望的“最佳”或“理想”状态,不问原因就抹煞孩子的成绩。如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常常把自己的孩子与班里其他的孩子相比,用自己孩子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孩子一次没考好,就对孩子说:“你看人家谁谁谁就是比你聪明,你跟人家的差距可真大啊!真不争气!”这样长期抹煞孩子的成绩,会产生不良影响,使孩子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逐渐变得自卑、压抑。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不断把外界的评价转为自我评价,或者把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当成一个自我评价的标准。长期对孩子持否定评价,会影响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甚至失去信心和勇气。
不要夸大自己的言辞来影响孩子
家长在平时自己的言语中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夸张的成分,他们会把一些平常事情说得不平常,甚至还会把事情“歪曲”。如果孩子不小心犯了错误,有的家长会夸大后果,吓唬孩子,这样容易刺激孩子,孩子以后干什么事都畏首畏尾,变得胆小,而且更容易犯错,即使犯了错误也不敢对家长说,也为以后的许多不良行为,诸如撒谎、爱吵架、欺骗等行为埋下祸根。孩子长大后也更容易犯错。
家长在家庭教育时要努力成为孩子的一面镜子。当孩子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时,仅仅靠语言上的暴力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且对孩子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却是深远的。所以家长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从自己做起,使孩子赢在中考这个关键的人生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