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htt 几名p://img.in 传送t800.com/w 仓库eb/upload/ 地级0/20118109 规范/201181093751843.jpg[/img]
基本资料
中 文 名 印度洋黑吊
英 文 名 Black Surgeonfish
拉丁学名 Acanthurus gahhm
命名者,年份 Forsskal,1775
参考文献 Randall, J.E., 1987. Three nomenclatorial changes in Indo- Pacific surgeonfishes (Acanthurinae).. Pac. Sci. 41(1-4):54- 61. 第54-56页
气 候 带 热带
濒危状态 不在IUCN红皮书中
体形尺寸 最大体长40cm
繁殖方式 群体产卵型
食 性 藻食性 背鳍鳍棘(总数):9条 背鳍软条(总数):24-28条 臀鳍鳍棘:3条 臀鳍软条:23-26条
外形特征
成鱼体呈椭圆形而侧扁。头小,头背部轮廓明显凸出,成鱼越是明显。口小,端位,上下颌各具一列扁平齿,齿固定不可动,齿缘具缺刻。背鳍及臀鳍硬棘尖锐,各鳍条皆不延长;胸鳍近三角形;背鳍和臀鳍软条部呈角形;尾鳍弯月形,随着成长,上下叶逐渐延长。成鱼体一致黑色,各鳍与体色一致,尾鳍基部具白色竖带,末端具蓝色缘,背鳍和臀鳍也具蓝缘。成鱼在眼睛正后方以及尾棘处各具一暗色短横斑,体长5cm以下的幼鱼不具任何横斑,体长10cm以下的亚成鱼的尾棘处不具斑纹。在夜间,印度洋黑吊的体色会转为蓝灰色。印度洋黑吊与白鳍黑吊(Acanthurus albipectoralis)和太平洋黑吊(Acanthurus grammoptilus)非常相似,与白鳍黑吊的区别在于后者的胸鳍后部为白色,且身体各鳍不具蓝色缘带;与太平洋黑吊的区别则在于尾鳍缘的颜色以及背鳍和臀鳍软条部的形状,太平洋黑吊的尾鳍鳍缘为白色,且背鳍和臀鳍软条部为钝圆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