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140|评论: 14

[老戏]川剧高腔《吕蒙正祭灶》开头(袁玉堃许倩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pload=mp3]viewFile.asp?ID=385372[/upload]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6-4-3 0:09:00的发言:
我不是针对这个,而是说,你那个名字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首先申明:这名字并非我改的。其次,当初我看到这剧名,我是没有误会的。因为,过去现在都还有这样叫的。

你认为错了?有误会?请你最好去问问许倩云老师,当初他与袁先生录制此折戏时,他们为什么要与制作者报这个剧名?

而至于你要叫它作《刘翠屏祭灶》,我以为也不是不可,我不会误会。但却是第一次听说,我还没有看见哪个剧团演过这剧名的戏,这才真正是你的首创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10:13:17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3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就起个名字叫<刘翠萍祭灶>

发表于 2006-4-3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是针对这个,而是说,你那个名字会引起别人的误会~!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6-4-2 23:04:00的发言:

名字错了,不应该加 吕蒙正 三个字哈~!

同一折戏的剧名,有人这样叫,有人那样叫;此处这样叫,彼处那样叫。过去是,如今也是。比如——

《别洞观景》=《人间好》;《传三班》=《传蒯彻》;《挂画》=《三巧挂画》=《王三巧挂画》;《送行》=《十八相送》;《画梅花》=《画梅登舟》;《访友》=《山伯访友》;《秋江》=《陈姑赶潘》;《闹钗》=《胡琏闹钗》;《打饼》=《金莲调叔》......................

够了够了,我不再写了。因为,凡此种种,是不胜枚举的。我也不必再浪费我的时间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传一点点,容后再补全。

如果不喜欢,我就不麻烦。

发表于 2006-4-2 2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字错了,不应该加 吕蒙正 三个字哈~!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6-4-3 17:45:00的发言:
老先生,在下绝非有意让你出丑, 只是觉得你那个名字有点不妥,更称不上是什么"专家"哈,不过是一个酷爱川剧20年的一个"强干白" 罢了~!

你没有听说过这叫法也不稀奇!

川剧高腔叫《吕蒙正祭灶》并非我首创,我是直接引用的。原文见于:学成网——

高腔·吕蒙正祭灶(袁玉堃许倩云).rm[0]41.5MB

另,梨园豫曲论坛中对此剧也称:高腔《吕蒙正祭灶》;秦腔也叫《吕蒙正祭灶》;有的地方剧也有叫《蒙正祭灶》的。

因此,我认为,我只是在你面前“出丑”,但是我并未说也绝非有意说是你“有意让你出丑”!

发表于 2006-4-3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有得罪之处,请老先生原谅~!!

发表于 2006-4-3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先生,在下绝非有意让你出丑, 只是觉得你那个名字有点不妥,更称不上是什么"专家"哈,不过是一个酷爱川剧20年的一个"强干白" 罢了~!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山城戏痴在2006-4-3 17:03:00的发言:

传统的《彩楼记》就只有人 把起中的几折叫《逐婿赶府》, 《惊秋祭灶》,《赶斋评雪》 的,但因为你那个叫法我专程给许婆婆打电话更正,结果你的那个名字是错误的~!

如果错了,也怪当初。

我并非臆造。是从录像资料上直接抄来,

20年前录像时就用此名。那时为何那么多人都不纠正,让我59在20多年后在你专家面前丢丑?!唉,就此打住!

我以为,不在乎叫啥子名字,打啥子招牌,只要质量好就行了!

 

发表于 2006-4-3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的《彩楼记》就只有人 把起中的几折叫《逐婿赶府》, 《惊秋祭灶》,《赶斋评雪》 的,但因为你那个叫法我专程给许婆婆打电话更正,结果你的那个名字是错误的~!

发表于 2006-4-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资料,只听说这折戏好,没有听过,谢谢老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06-4-3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ansentony在2006-4-3 16:13:00的发言:

 好资料,只听说这折戏好,没有听过,谢谢老先生。

既然有人喜欢,我就晚上回家先变成mp3,再分割小,传全折录音!

 

现(20:05)已传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3 20:06:39编辑过]

发表于 2006-4-3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听渔樵一言,不必争论了,同剧异名现象在川剧中较为普遍。

    同时谢谢59老先生制作后传上全段,本人收藏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