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山野夜话

中国教育之痛:超载的校车(多图、共同更新)文/楚贝勒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野夜话 的帖子

41.jpg

为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孩子的行路难,渝北区仁睦小学从“对口帮扶学校”第三实验小学租来一辆校车,放学时负责送师生们回家。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安全——准载50人的校车竟然实载了120人!
  2008年09月26日09:43   重庆晚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41.jpg

福州私立博林小学校车超载昨日又挨罚了!昨日下午,在福州仓山盖山镇迎宾路上,仓山交巡警部门连续发现了该校4辆超载的校车,原本核载55人的公交校车超载人数均达到七八十名。警方称,博林小学的校车严重超载的现象,不止一两次了。2008年04月25日02:10 东南快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42.jpg

江宁一小学21座校车挤53个学生 司机称很无奈
  来源: 现代快报 2011年10月29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43.jpg

7人座"黑校车" 超员一倍多 黑面包超载接送学生
  来源:京华时报 时间:2010-04-15 07:00:00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44.jpg

  7时15分,
  记者看到,被民警拦下的京GD4491号“红叶”中型面包车里,座位上、过道里、发动机旁、车门边上,挤满了孩子们的小脑袋,车内几乎再没有一点空间,没座的孩子还是占了多数。车上的女老师告诉记者,38个孩子中,最小的只有5岁,最大的也不过10岁。记者询问一个站在发动机旁边的孩子坐车时的感觉,女孩怯生生回答了一个字:“挤。”据石景山交通支队的民警介绍,这辆严重超载的校车是一所打工子弟小学——“春蕾小学”的校车。2005-06-07 15:22:27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45.jpg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文/图 记者 王元晖 通讯员 李元朋)核载11人,实载19人!在全国打击校车超载的风口浪尖,我市又一辆违规校车落网。
   2011-11-19 08:00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46.jpg

日前,市区府东路实验小学前,二大队四中队交警正在指挥疏导交通,突然一辆中型客车从物华天宝方向驶来,交警心想,学校门口一般都是接送学生的私家小轿车,怎么会用中型客车?于是拦下该车进行检查,一打开车门,交警发现,该车满载着学生,座椅破旧,几个学生都是挤坐在一起。发布时间:2008.09.18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47.jpg

学校用1辆面包车接送17名学生 家长很无奈
  2009年09月09日 17:08 来源:云南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48.jpg

校车超载车队终止运输 百名小学生路边上课
  
   昨天上午7点半,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见到校车的100多名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站在路边上起上午第一节课。由于本学期海淀行知实验学校乘校车人数剧增,造成车辆超载,121路公交车队拒绝再向其提供校车,学校需要乘车的380名学生已无车可坐。
  车队无法保证安全
  
    “谈判可以,但学校这么做是在拿学生要挟我们。”121路车队队长孟先生表示,并非车队想终止运输,是校方保障不了安全的乘车人数在先。
  
    孟队长表示,学校在本学期增加乘车人数后没有和车队打招呼,以致车辆超载。
  
    “我们事前已经做了通知,但学校还是把学生带到了站点等车”。孟队长对校方的行为表示不能理解,“没有安全做保证,其他还谈什么”。孟队长说,“如果真的想解决问题应该找我们谈,可以通过安委会合理合法地解决问题。”
  
    直到昨天下午4点左右,孩子们才离开站点回家。易本耀说,“明天学校会发给家长一份暂时自行上下学的通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49.jpg

河南新蔡县私立学校7座面包车塞30个人(图)
  2009年05月15日10:54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50.jpg

CCTV.com消息(焦点访谈):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中央对于各级党政机关干部坐的公车早就制定了严格标准,禁止购买豪华进口车。但云南省呈贡县为了提高车辆的档次,他们把目标又瞄向了豪华进口越野车。
  
    云南省呈贡县是个并不富裕的农业县,当地农民去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左右。但呈贡县委县政府却以“工作需要”为由,一下子买了五辆丰田越野车,每辆车的花费高达68万元。这五辆车县委、县政府、县纪检委、县人大、县政协各一部。县里说,这种分配方案,也是从工作出发的。为了避免车辆编制超标,有些部门还把原来用过的蓝鸟、三菱帕杰罗等车辆淘汰掉了。县里五套班子买了新车,县国土局不甘落后,也买了同样的车。那么,呈贡县一次买这么多豪华车,花的又是什么钱呢?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买车的钱来自一个重点工程项目——昆洛公路。据昆洛公路指挥部介绍,指挥部在往下批钱的时候,除按有关规定批了总工程款的2%作为管理费用外,还违反政策批了一笔2%的工作经费。但是,这2%的工作经费也没有按指挥部的说法使用,而是被县里用来买了豪华汽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51.jpg

何止一个痛字了得。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2 | 显示全部楼层
52.jpg

甘肃校车事件发生后,官员为保乌纱而纷纷取消校车,广西柳州率先这么干了,小学生每天要跋涉1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上学,这样虽然苦了学生,却能换来大家的安全。微言反思:有校车,这是赚钱手段;取消校车,这是官员的行政手段。这官儿,怎么都能当,谁都能当,当成什么样也都照样当......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郑风田:甘肃儿童惨案的真正凶手
  发布时间:2011-11-21 09:51 作者:郑风田
  
    甘肃正宁一辆货车与幼儿园校车相撞,造成20人死亡,44人受伤。运载幼童的是一辆面包车,核载9人,却载了64人。网上大多的声音都仅局限在校车上,提出诸如要学习美国校车制度,由政府财政出资买单等等,这些当然很重要,但却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近年来我国贫困地区校车惨案屡现?比如:去年12月,湖南衡南县一辆运送20名小学生的校车坠河,14名学生遇难;今年9月,湖南邵阳发生沉船事故,包括9名学生在内的12人遇难,等等。
  
  
    面对如此多的悲剧,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能就近入学?而非要让这些幼儿与小学生坐校车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幼儿园、小学?其实上述惨案真正的凶手并不是校车,而是那个撤点并校行为。如果这些幼儿能够就近入学的话,如果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何苦要乘用这种危险的交通工具?所以真正要解决这些惨案的持续发生,还是应该停掉目前片面的撤点并校行为,让农村的孩子们能够就近入学,免去长远路途的危险之苦。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正向一个令人忧心的方向发展,那就是大量的村庄中小学被人为地消灭,不少地方甚至提出县以下要消灭初中学校,村中消灭小学与幼儿园!也就是说有些县要把县以下的初中都统统地取消,移到县里去办,村小学也被取消掉,挪到乡镇去办。以笔者的家乡为例,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初中,有一个村小学加上几个分校,分别分布在村庄的东西南北中,照顾不同片区的孩子就近入学,这样算下来一个乡20个行政村就有上百所村小学及分校,20多个初中学校,每个乡还有几所高中。可时光发展到今天,每个乡镇只留下1-2所初中,几所中心小学,高中在县以下被消灭,全县只保留3所高中,中小学的数量大大地锐减。
  
  
    为什么农村中小学被大量消亡?名义上的原因是让学生们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其实质原因却是义务教育改为免费,基层政府无法收费只能通过撤并来减少教育经费的投入。对我国农村教育影响最大的政策改革是1990年实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与几年前行的义务教育全免费政策。“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基层县、乡两级政府办学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但由于把“筹钱”的压力抛给了基层政府。而取消义务教育收费之后,过去的收费行为被禁止后,为了减少经费压力,关停并转,大规模压缩合并农村中小学校就成为农村教育的必然选择了。
  
  
    其实这种合并农村中小学与幼儿园,让孩童远离村庄上学,不但让孩子们在长远路途中承受安全风险,更会危及到我国农村教育的未来,阻碍农村发展所需人才与文化的沉淀,使农村陷入贫困陷阱之中去。村庄中小学一般都是村庄的最高学府,现在给撤了并了,等于文化知识传播中心没了。本来城乡文化差距就够大的,现在把位于乡村唯一文化景点也给撤没了,长此以往,农村不就成了文化沙漠了吗?一个村庄,村小学的老师应该是乡村最高文化的代表了,中小学所在地也是村庄文化的中心,现在给并了撤了,等于把文化中心给消灭了。还有些地方做法更极端,甚至把县以下的初中都给取消了,都挪到县城了,县城倒是好了,集中了这么多的人力资源,但乡村该怎么办?一个县域要真正有活力,必须有多个中心。一个学校的存在不仅仅是学校,它还担负起文化传播的重任,是知识中心,这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却在合并村小学中给有意无意地给忽视了。
  
  
    村小学撤并合,农村孩童小小年纪却跑那么远的距离上学,安全不说,光路上要耽误多少时间?这个政策还间接促进了农村中小学生早早退学,使义务教育难以完成。即使部分学校通过通过住校,虽然解决了路途劳累,但在成功过程中远离父母,这些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又如何来解决?农民的负担也会因孩子远距离上学而大大加重,学生的路费、住宿费、学费使让一些贫困户最终选择让孩子退学。所以只有改变目前的撤村并校行为才能最终解决校车不安全问题,让孩子能够近距离地上学。
  
  
    另外,孩子如果就近入学,可以耳闻目睹许多农事,也增加许多农业技术的感性认识,现在年纪小小就离家,未来我国下一代的农技技术教育谁来传递?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全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的义务教育都是中央政府或者联邦政府来承担。我们应该顺应全球这个规律,让中央政府来担负国家义务教育的责任,让每个村庄都能够至少有一所小学,以彻底遏制目前乱撤并乡村学校的短视行为。
发表于 2011-11-22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还有些地区的学校没有校车,要由家长们每天轮班走路送孩子们去上学,祖国的花朵,祖国未来的希望都是这么经历过来的

发表于 2011-11-22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坐校车,大家就走路吧。呵。

发表于 2011-11-22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1-23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困顿啊!为什么会这样?

发表于 2011-11-23 09:11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1-11-23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教育问题真的很现实啊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