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25|评论: 13

[群众呼声] 犍为广电局,请你给我一个合理的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3 09:30 | |阅读模式
最近犍为广电局搞的数字电视换代升级工程如火如荼,电视上也不遗余力的宣传,甚至拿出县委县政府的红头文件,把这个所谓的换代上升为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理论高度,好像大家不换就是对不起祖国对不起政府对我们的关爱,OK,要信的就换谁也管不着谁。不过我想请你们解释下,为什么我们这些还没换的这段时间电视节目无法正常收看,你们留下几个非常高清的信号(一个台是专门宣传你们这个工程的,然后就是你们犍为台的),剩下的全是麻花,这是技术原因还是一种胁迫?如果是技术原因麻烦你们用最基本的职业道德,尽快调整。如果是后一种,那么我想提醒你们,我是交足的2011年的电视收看费的,你们这种行为是不是无赖,一种毁约,一种无耻的缺德的行为?这就是你们所说的,让我们这些人民群众这样更好享受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活?
我呸!!!
我有权利要求你们保证我在2011年剩余的时间里正常收看电视节目。
当然,你们可以不理我,但是我也保留自己拨打12345和相关媒体电话曝光你们这种龌蹉行为的权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1-11-23 09:34 |
顶上!

发表于 2011-11-23 12:58 |
N年没有看过电视了,有宽带还看啥子电视嘛

发表于 2011-11-23 13:19 |
狗鈤的为人民币服务的不是一般的龌龊!顶楼主!

发表于 2011-11-23 14:11 |
关注

发表于 2011-11-23 15:32 |
关注

发表于 2011-11-24 09:00 |
垄断的结果

发表于 2011-11-24 11:45 |
龌蹉行为见惯不怪

发表于 2011-11-24 13:00 |
政府垄断,与民争利,厚颜无耻,一堆狗屎!

发表于 2011-11-27 22:54 |
支持楼主,我们的电视频道被关几天了,我们的收看费是交到12月31号的哦,广电局有什么权利这样做?给个合理的解释!!

发表于 2011-11-27 23:04 |
钱打瞎了它们的狗眼!

发表于 2011-11-27 23:08 |
不要脸不要命只要钱!

发表于 2011-11-27 23:10 |
八路军没有参加武汉保卫战
          杨乐生
近翻《飞虎队与故宫文物南迁之谜》(九州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作者张碧秀,以下简称《之谜》)一书,笔者发现书中有多处违背史实的陈述,尤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武汉保卫战”之说为甚,读后令人瞠目结舌。纵观近代中国战史,还未发现有一个整编师建制全军覆灭于某次战役或战斗的记载。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中共党史和八路军史均应重新撰写。
《之谜》称:“武汉保卫战时,蒋介石调八路军一一五师到武汉战场。保卫武汉的战役打了几个月,一一五师官兵在阵地上全部牺牲。中共中央要求林彪重组一一五师。”(见《之谜》42页倒数第6、7行)
1938年武汉保卫战时,蒋介石到底调没调一一五师到武汉战场,笔者手中无资料不能驳斥,也无法认同。《之谜》作者持此说,不知是否在研究中发现有“密令”、“密电”之类未公开资料?
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11日至1938年10月25日)时,一一五师军事长官并非林彪,而是代理师长陈光。1938年5月11日,日军分九路包围一一五师总部所在地鲁西陆房村。陈光率领党政军共3000余人突围。1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突出陆房村,在无盐村与政委(当时称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会合。这是中共抗战军史上极有名的“一次”突围战,史称“陆房突围”。
1938年7月,陈光在山东率队将日军长田大队包围,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武汉保卫战已于1938年6月打响,陈光有何分身法率队参加战役?陈光于1954年6月7日病死。陈光的确是逝世于武汉,但决不是死于16年前的武汉保卫战。
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1938年在吕梁山地区指挥午城、井沟、薛公岭等战斗,根本不可能参加武汉保卫战。罗荣恒于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岂是作者所言25年前牺牲于武汉保卫战!
代师长和政委均未参加武汉保卫战,不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由何人率领参加武汉保卫战的?!
另外,副师长聂荣臻1938年在五台山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接着又开辟了冀中、冀东、平西、平北等根据地,也无分身法参加武汉保卫战!聂荣臻元帅于1992年5月14日逝世,并非牺牲于54年前的武汉保卫战!
再看看下面的记录。
时任一一五师参谋处处长王秉璋于2005年9月25日逝世;师政训处副主任肖华于1985年8月12日逝世;343旅参谋长陈士渠1995年逝世;685团团长杨得志1994年10月25日逝世;685团副团长陈正湘1993年12月2日逝世;685团政训处主任邓华1980年7月3日逝世;副主任吴法宪2004年逝世;685团一营营长刘德明1942年2月27日逝世;教导员李士才1994年3月8日逝世;二营营长曾国华1978年1月3日逝世;副营长陈祖林1941年4月21日逝世;三营营长梁兴初1986年10月5日逝世;教导员周长胜1987年逝世;四连指导员陈德1983年逝世;五连指导员杨俊生1998年逝世;七连连长匡斌1971年逝世;八连连长龙书金2003年逝世;686团团长李天佑1970年逝世;副团长杨勇1983年1月6日逝世;一营长张兴初1969年11月4日逝世;二营营长杨尚儒1986年1月2日逝世;三营营长邓克明1983年逝世;344旅旅长徐海东1970年3月25日逝世;政训处主任黄克诚1986年12月28日逝世;687团副团长韩振纪1975年逝世;一营教导员曹光琳1994年7月22日逝世;二营营长颜东山1991年逝世;二营副营长汪家道1992年逝世;688团副团长韩先楚1986年10月3日逝世;一营教导员鲍启祥1967年逝世;二营教导员张天云1980年逝世;三营副营长徐体山1968年逝世;师骑兵营二连指导员蔡顺礼2009年7月22日逝世;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孙毅2003年7月4日逝世(迟浩田称之为“百岁将军”)。
笔者不厌其烦地列出众多一一五师将士名单,旨在论证八路军一一五师根本没有参加过武汉保卫战!假设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也不是“官兵在阵地上全部牺牲”!
林彪1938年初被阎锡山军哨兵误伤,同年5月赴延安治伤,同年冬经中共中央批准赴苏联继续疗养,直到1942年1月才回到中国。中共中央怎么可能要求远在苏联的林彪重组一一五师?!因此,“重组一一五师”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据说《之谜》作者是一位“史学工作者”,按理不应犯此类常识性错误。历史就是历史,任何道听途说,凭空想象,都是害人害己的。
笔者建议《之谜》作者,编史一定要严谨,好好重新学习。但愿《之谜》作者在今后的史学实践中不再有重大错误。

发表于 2011-11-27 23:12 |
八路军没有参加武汉保卫战
          杨乐生
近翻《飞虎队与故宫文物南迁之谜》(九州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作者张碧秀,以下简称《之谜》)一书,笔者发现书中有多处违背史实的陈述,尤以“八路军一一五师参加武汉保卫战”之说为甚,读后令人瞠目结舌。纵观近代中国战史,还未发现有一个整编师建制全军覆灭于某次战役或战斗的记载。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中共党史和八路军史均应重新撰写。
《之谜》称:“武汉保卫战时,蒋介石调八路军一一五师到武汉战场。保卫武汉的战役打了几个月,一一五师官兵在阵地上全部牺牲。中共中央要求林彪重组一一五师。”(见《之谜》42页倒数第6、7行)
1938年武汉保卫战时,蒋介石到底调没调一一五师到武汉战场,笔者手中无资料不能驳斥,也无法认同。《之谜》作者持此说,不知是否在研究中发现有“密令”、“密电”之类未公开资料?
武汉保卫战(1938年6月11日至1938年10月25日)时,一一五师军事长官并非林彪,而是代理师长陈光。1938年5月11日,日军分九路包围一一五师总部所在地鲁西陆房村。陈光率领党政军共3000余人突围。12日,八路军一一五师突出陆房村,在无盐村与政委(当时称政治部主任)罗荣桓会合。这是中共抗战军史上极有名的“一次”突围战,史称“陆房突围”。
1938年7月,陈光在山东率队将日军长田大队包围,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受到八路军总部通令嘉奖。武汉保卫战已于1938年6月打响,陈光有何分身法率队参加战役?陈光于1954年6月7日病死。陈光的确是逝世于武汉,但决不是死于16年前的武汉保卫战。
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1938年在吕梁山地区指挥午城、井沟、薛公岭等战斗,根本不可能参加武汉保卫战。罗荣恒于1963年12月16日病逝于北京,岂是作者所言25年前牺牲于武汉保卫战!
代师长和政委均未参加武汉保卫战,不知八路军一一五师是由何人率领参加武汉保卫战的?!
另外,副师长聂荣臻1938年在五台山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接着又开辟了冀中、冀东、平西、平北等根据地,也无分身法参加武汉保卫战!聂荣臻元帅于1992年5月14日逝世,并非牺牲于54年前的武汉保卫战!
再看看下面的记录。
时任一一五师参谋处处长王秉璋于2005年9月25日逝世;师政训处副主任肖华于1985年8月12日逝世;343旅参谋长陈士渠1995年逝世;685团团长杨得志1994年10月25日逝世;685团副团长陈正湘1993年12月2日逝世;685团政训处主任邓华1980年7月3日逝世;副主任吴法宪2004年逝世;685团一营营长刘德明1942年2月27日逝世;教导员李士才1994年3月8日逝世;二营营长曾国华1978年1月3日逝世;副营长陈祖林1941年4月21日逝世;三营营长梁兴初1986年10月5日逝世;教导员周长胜1987年逝世;四连指导员陈德1983年逝世;五连指导员杨俊生1998年逝世;七连连长匡斌1971年逝世;八连连长龙书金2003年逝世;686团团长李天佑1970年逝世;副团长杨勇1983年1月6日逝世;一营长张兴初1969年11月4日逝世;二营营长杨尚儒1986年1月2日逝世;三营营长邓克明1983年逝世;344旅旅长徐海东1970年3月25日逝世;政训处主任黄克诚1986年12月28日逝世;687团副团长韩振纪1975年逝世;一营教导员曹光琳1994年7月22日逝世;二营营长颜东山1991年逝世;二营副营长汪家道1992年逝世;688团副团长韩先楚1986年10月3日逝世;一营教导员鲍启祥1967年逝世;二营教导员张天云1980年逝世;三营副营长徐体山1968年逝世;师骑兵营二连指导员蔡顺礼2009年7月22日逝世;师教导大队大队长孙毅2003年7月4日逝世(迟浩田称之为“百岁将军”)。
笔者不厌其烦地列出众多一一五师将士名单,旨在论证八路军一一五师根本没有参加过武汉保卫战!假设参加了武汉保卫战,也不是“官兵在阵地上全部牺牲”!
林彪1938年初被阎锡山军哨兵误伤,同年5月赴延安治伤,同年冬经中共中央批准赴苏联继续疗养,直到1942年1月才回到中国。中共中央怎么可能要求远在苏联的林彪重组一一五师?!因此,“重组一一五师”之说纯属无稽之谈!                             
据说《之谜》作者是一位“史学工作者”,按理不应犯此类常识性错误。历史就是历史,任何道听途说,凭空想象,都是害人害己的。
笔者建议《之谜》作者,编史一定要严谨,好好重新学习。但愿《之谜》作者在今后的史学实践中不再有重大错误。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