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她60多岁,头发花白皱纹遍布.她已经独自在那条古老的街上生活了好几年了,住街道中间的一所旧房子里。这些年,没有人来看过她。她靠着政府的救济金生活很拮据,每天要赶早市去买便宜的菜。
那一年,他24岁,来到这个城市,在街头搭了个简易的棚子修理自行车,也兼作配钥匙的小生意。他从出生就是一个人,孤儿院里长大,读了几年书。十几岁便开始四下流浪,为生存奔波。
每天早上,他也会起很早做生意,于是常常会见到她。他有时候会和老人打招呼,阿婆,路不平,慢着点啊。老人不怎么爱说话,有时候应一声,有时候不。
他便笑笑做自己的活,但是也会下意识抬头,看着老人的脚步渐渐走远。要是刚刚下过雨,他会一直将老人送到早市那里,老人一直不怎么说话,可是对于他的帮助,却并不拒绝。
有一天早上,老人挎着一个篮子蹒跚着来到他的棚子前,一句话没说,将篮子放下就走了。他掀开篮子上面盖的布,看到里面是一碗热腾腾的鸡蛋面和一盘绿油油的菠菜。他的心里一阵暖意。这些年,他从来没有吃过家里做的这样简单却温暖可口的饭菜、这些年,日子都是混着过,饥一顿饱一顿,他早已经习惯了。而那天早上,那碗热腾腾的鸡蛋面让他感觉到了自己有生以来缺失的母爱。
吃过饭,他把碗筷洗了,想了想,买了几斤苹果给老人送去。之后,他偶尔会吃到老人做的热饭菜,也经常给老人送些东西过去。也许是同病相怜,他觉得老人很亲。而老人对他,也有一种母亲的疼爱。
那天早上,他照例早早起来敞开棚子,吃惊的发现老人正躺在他的棚子前呻吟着。前一天晚上下了大雨,老人的眼神早已不太好没留意到积了水的坑。跌倒了。他赶忙把老人扶起来,扶到自己的棚子里询问跌伤了哪里,老人也说不出来只是不停呻吟。他不敢耽搁骑上自己的三轮车将老人送到医院做检查。
很不幸,老人腿部骨折了。打上夹板以后医生说,要好好休息暂时是不能起来走路了。几天后他用自己攒了好久的钱为老人付了住院费,然后把老人送回家他对老人说,阿婆,你就安心养着我来照顾你。老人想张张口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口,浑浊的双眼忽然蓄满了泪水。
他说到做到,白天一边忙自己的活儿一边忙着照顾老人。一天三顿饭,向来花钱节俭的他都会在一个小饭店做好送过去,伺候老人吃然后收拾收拾,晚上安置老人睡下才走。这样过了两多个月老人康复了。从那以后老人开始照顾起他的生活,每天三顿饭变着花样做得可口,虽不是大鱼大肉,白菜豆腐的他吃得按时也开心。他再也没穿过脏兮兮布满油污的衣服。所有的衣服老人都帮他清洗得干干净净。
在老人66岁生日那天,穿着他买的光鲜鲜的新衣,温声的对他说:“孩子,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就叫我妈吧。他百感交集颤抖着声音喊了一声妈,一米八高的汉子竟然流了许多眼泪。
两年后,他成家了一年后生下了一个健康可爱的男孩。妻子很善良,和他一样孝敬老人。一家四口三世同堂,贫瘠的生活被他们营造得开心快乐。
他们就这样一起生活了16年,82岁的老人身体健康。却在一天晚上出了一场意外。那天晚上老人在街边乘凉被一辆车撞到,司机喝多了,车先是撞了老人然后撞到了墙上。他将老人送到医院抢救无效。悲痛过后他为老人办了丧礼,以儿子的名义。
之后交通事故处理完毕,肇事司机除了要承担刑事责任还捎带了12万元的民事赔偿。很自然地钱交到了他的手里。只是这笔钱他还没想好如何处理就接到了法院的传票。起诉他的是老人的两个儿子,他们要求继承包括这12万元和房子在内的老人的所有遗产。
法庭上,那两个男人唾沫四溅振振有词。他却始终沉默。直到他们讲完他才站起来慢慢地说;“我什么都不要,全都给他们吧。”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法官在内都呆住了,尽管法律无情,可是他真的可以依据他16年的孝义,赡养,提出合理要求的。满街的乡亲群愤激昂,几乎都自动来为他争取了。而他的神情格外平静,他看着那两个同样有些目瞪口呆的男人说;“我不要这些财产是因为、妈已经把最贵重的亲情给了我,让我过了16年有母亲疼爱的生活。”说完。他转身朝法院门口走了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