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858|评论: 2

宜宾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之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7 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宜宾扶贫标准上调至2300元之后


11月29日,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同时会议还要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明年要实现全覆盖。
   
从1274元到2300元 扩大扶贫面
    从1274元调整到2300元,标准几乎是翻了一番,“2300元这个数字来的是比较突然。”12月5日市扶贫与移民工作局扶贫规划项目科科长杨萍告诉记者,这体现了中央对扶贫工作的重视力度,同时也是做了实际操作的考量之后结果,如果标准太低,需要经常调整,并不利于扶贫发展。而未来随着物价的不断变化,2300元仍然还有上调的可能。
    “把扶贫标准从1274元上调到2300元,这个政策实施下来必然会惠及更多的市民,所以投入也会加大。”扶贫标准上调之后确实将会使更多宜宾人口受益,但究竟有多少人即将受益,还需按照新标准重新核实,这也是他们接下来的工作重点。而根据2009年1274元的扶贫标准,宜宾目前扶贫受惠人口为17.9万人。
    覆盖面扩大,扶贫力度加大,直接意味着资金量的增加,如何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转?杨萍说,在此之前,市委、市政府每年都会投入1000万元用作扶贫资金,但根据新的会议精神,扶贫资金的投入量肯定还需加大,扶贫与移民工作局预备争取把这笔资金扩大到1500万元。同时实行“大扶贫”,通过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多种方式推进。
  从救济到开发转变扶贫方式
    提高标准带来的是惠及更多的人口,但是怎样惠及却是令人思考的问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脱贫。
    “一直以来宜宾市按项目扶贫算是走在前列的,甚至在省内开创了先例。”杨萍告诉记者,为调动和激励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我市创新性地执行了扶贫项目竞争入围方法,通过宣传发动、制定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现场演讲等环节,综合评分,择优扶贫项目扶持。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把首扶对象的确定、项目规划、监督管理、验收、公益项目建设方式等交给群众讨论决定,充分尊重农户的知情权、选择权、决策权、监督权和管理权,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同时,从2007年我市就开始在兴文县、南溪县、长宁县开展建立村级扶贫互助社的试点。之后又加大了试点力度。目前全市已建立村级扶贫互助社153个。由省上出资10万元,宜宾市出资2万元,各区县出资3万元,村民再缴纳一定比例的入社资金,建立循环资金,平均下来每个社就有18万元在社内滚动,贫困村民可以借出来周转、用于创业。

从四个区县到全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明年任务肯定比较繁重。”5日,记者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科了解到,按照原本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2009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10%的县(市、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到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而现在要在明年实现这个目标,把缩短时间整整十几年,这就意味着明年我市还有6个县的工作要开展并完成。
    “任务重,但肯定要完成,这对于市民来说肯定是一个大好事情,实现了全覆盖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农村人都有了一个养老保障,实现老有所依。”社保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我市从2009年开始便分期分批推行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首先在珙县开始试点工作,去年扩大到了屏山县,截至今年11月底两县覆盖人数达到了213273人,已有72321人领取了养老金。今年7月、11月南溪、翠屏两区又陆续试点,按照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标准,分100-1000元10个档次缴纳,可享受政府一定补贴,最高补贴为70元。
    同时,新农保制度实施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后,其父母年满60周岁并且是农村户口,不用缴费即可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55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1-12-22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时候扶到我们头上?说是人民教师,650一个月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3 1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影落 的帖子

神说,将来会有的···可是,神忘了告诉我们具体时间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