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1639|评论: 27

[原创] 四川威远县杰出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25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川威远县杰出人物


李山: 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国家开发银行顾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士、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硕士、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先后担任瑞士第一波士顿银行证券交易经理、高盛投资银行(Goldman Sachs)国际经济学家和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国家开发银行投资银行筹备领导小组副组长、美国雷曼兄弟公司董事总经理。现任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国家开发银行顾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蒋华:美国波士顿应用科技公司总裁:首席执行官


蒋华,男,1956年11月出生于四川威远,初中就读于威远严中,1975年从威中高中毕业。75年至77年在威远新店插队。于1977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82年毕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超导物理研究工作。1986年赴美留学,仅用9个月时间完成美国费斯克大学应用物理硕士学位,1989年和1992年分别获美国东北大学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3年在美国东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被聘为美国东北大学研究教授,同年受聘为美国空军国家研究所研究员。蒋华博士于1996年加入美国康宁应用科技公司(世界500强企业康宁的子公司),历任研究员、资深研究员、部门经理、研究部主管、副总裁、技术总监,并于2002年初被康宁总部任命为康宁应用科技公司总裁,成为康宁集团在美的唯一华人高级主管。2003年离开康宁,组建波士顿应用科技公司并出任总裁和首席执行官。2004年6月,与中国三联集团联手,在安徽创办三联BATI光电子公司。

1982年至1986年,蒋华在中科院物理所工作期间参与国家超导材料攻关项目,并于1987年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1993和1994年连续获得美国空军URRP奖,1995和1996年两度获得美国科学院NRC奖,1999年获美国宇航局新技术发明奖,2001年获康宁杰出成就奖。共获得美国国防部、能源部、宇航局、及自然科学基金的科研基金700余万美元。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拥有九项美国专利及十一项待批专利。


蒋华博士对科学技术的杰出贡献包括:推翻已被科学界公认的Hg2I-阿尔法'相的存在(1987年);发现并获得高温超导体最高临界电流密度(1991年),至今仍为世界之最,成果发表于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世界最权威的英国自然杂志曾发表专文评论,许多杂志曾经报道;发明高温超导弱连接开关,并被用于人造卫星上(1995年);开发出世界最快速的光快门(1998年);第一个提出电磁共调微波无损耗器件(1999年),并获该年度美国宇航局新技术发明奖,美国参议员约翰.克里(现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曾致信祝贺;于2003年发明激光材料的快速优化筛选法。


罗念生:世界知名学者,古希腊文学翻译家、研究家 历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名誉理事,中国大百科全书《戏剧》卷顾问兼分支主编。1987年12月,希腊最高文化机关雅典科学院授予其"最高文学艺术奖"(国际上仅4人获此奖)。1988年11月,希腊帕恩特奥斯政治和科技大学授予其"荣誉博士"称号(国际上仅5人获此殊荣),以表彰他近60年来为研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罗锦鳞——中国戏剧学院副院长,1937年,四川威远人,(世界知名学者,翻译家罗念生长子)
罗锦鳞 导演艺术家

教授,博士生导师、导演艺术家。男 祖藉四川威远。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任中戏剧学院导演系主任、副院长,现任该院教授。长期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上,培养了大批活路在戏剧和影视上的优秀导演和演员。从八十年代来,已撰写教材和论文七十多万字,是学院导演专业学科带头人之一。他除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外,还积极进行艺术实践,从七十年代以来了先后导演过大型舞台剧《霓虹灯下的哨兵》、《岳飞》、《爱情的传说》以及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美狄亚》、《特洛亚妇女》等剧目。他所导演的古希膜悲剧8次赴腊、法国、意大利、塞浦路斯、圣马利诺和哥伦比亚等国访问演出。从86年至99年他不参加了在希腊举行的第二届纛第九届国际古希腊戏剧节和研讨会,作学术报告7次,成为戏剧节上引人注目的导演艺术术 家。他还多次访问过俄罗斯、德国、日本、越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并出席国际戏剧研讨会,作学术报告。为祖国争得了荣誉,成为我国导演和研究古希腊戏剧的专家,有国际影响。1989年获全国首届振兴话剧“金狮奖”之导演奖,1991年获希腊克里特岛荣誉公民称 号,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接纳为“希腊文化基金会”通讯会员。1995年获首届中央戏剧学院“学院奖”之导演奖和河北省第四届戏剧节导演一等奖。

 


罗锦文——香港室内设计协会主席(罗念生次子)香港室内设计协会1991-3及1995-8届会长,
  香港设计中心董事,
  国际室内建筑师联盟理事,
  欧洲室内建筑师联盟会员,
  1995-8和2000年亚太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委,
  2001年深圳国际家具设计大奖赛评委,
  1999年中国室内设计大奖赛评委

 


朱浩文,男,汉族,1967年2月生,四川威远人,1986年12月入党,1989年7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国际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历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处长;国务院研究室工交贸易研究司副处长、处长;国务院研究室党组秘书、秘书司副司长;2003年4月任秦皇岛市委常委、副市长(挂职);2005年3月任石家庄市委常委;2005年4月任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何刚 :《国际金融报》总编辑 ,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国际部评论员

媒体:《国际金融报》 职务:总编辑
教育: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
经历: 1971年5月生于四川威远,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英国克兰菲尔德管理学院,获MBA学位。自1993年起,先后在人民日报国际部、财经时报做过编辑、评论员、新闻中心主任、总编助理等职。现任《国际金融报》总编辑兼副社长。人民日报海外版主编,国际部评论员

 

丁尔升   :数学教育家

1928年9月7日生,四川威远人。1951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生。1956年-1958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师范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58年-1994年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中学数学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副教授、教授、硕士生导师。1960年-1988年中国数学会第二、三届理事,第四届常务理事,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1982年—现在为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和第四届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1982年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数学与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学数学教学论教材建设组组长。1986年—现在为国家教委首届、二届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中学数学学科审查委员。1959-1998年任《数学通报》主编,1981年-1997年任《国际数学教育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kucation in Science and Jechnology)顾问编委。

1958年以来一直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8年开始主持了国家教委《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与实验研究。1992年开始主持了教育科学“八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项目“现代数学课程理论研究”。

译著有《数学教育学》,《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中学数学教材教法总论》,《数学教育学导论》,《中学数学课程导论》,《现代数学课程论》等书,主编有《初中数学教学指导书》,《高中数学教学指导出》,《中学百科全书》(数学卷),《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北京市高级中学实验课本,数学》等书,发表了“浅谈数学课程的设计”,“《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编写、实验与研究”,“数学教育心理学十年研究成果综述”。“面向新世纪的数学教育”,“再谈面向新世纪的数学课程”等50余篇论文。

 

 陈 超 男,1950年9月生,四川威远人。核工业416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1970年应征入伍即开始从事医学工作,1972年开始从事五官(包括眼、耳鼻咽喉、口腔)科工作并代理助理军区。1974年任助理军医,1980年任军医。1981年转业到核工业416医院耳鼻咽喉科从事临床与教学工作。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临床诊疗方法,在气管、食道疾病及异物等的内腔镜诊断与治疗上积累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各种常见病的手术方法,如良性肿瘤的各种切除方式及根治切除后的修复。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耳鼻咽喉科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在慢性咽炎、慢性喉炎、慢性鼻窦炎、耳聋及肿瘤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及经验。"蒲黄败夏汤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加味增液承气汤治疗重症鼻衄"等3篇文章在省级以上医刊发表。下鼻甲骨膜下充填中术治疗萎缩性鼻炎,药物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均收到满意疗效。目前主攻恶性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1990年任主治医师。1998年5月入选《中国特色名医大辞典》,并先后入选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中国专家大辞典》及《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库》(世纪珍藏版)。现担任加拿大传统医学会理事。

 

肖鹰,1962年生,四川威远人。美学理论家,哲学博士,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美学、当代文化。

20世纪80至90年代,三度求学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未名湖畔十载春秋,先后完成哲学专业本科生和美学专业硕士生、博士生学业。1998年至2000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做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调入清华大学。2001至2002年,应邀在德国波恩大学汉学系做客座教授。

已出版专著《形象与生存》、《真实与无限》、《体验与历史》和《美学与艺术欣赏》,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文艺研究》和《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郭家铨 (Guo Jiaquan)


世界外语导学中心顾问,《汉英搭配大词典》编委。
1940年2月出生,四川省威远县人

1963年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同年开始在四川外语学院执教英语,曾在北京外国语字院进修,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研修和讲学。1987年晋升为副教授,1992年晋升为教授。

曾任 佛山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广东省外国语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委员会外语学科组成员(1997─99)。

主要业绩:在四川外语学院任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全国英语助教进修班的专业课和理论教学;现任佛山大学本科专业英语和大学英语教学。所获主要荣誉:四川外语学院育人积极分子(1989)、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1993)、佛山市教育基金会二等奖(1993)、佛山大学先进科研工作者(1994)、佛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1995)。

主要著述:主要从事英语语言学、语言史、词汇学、语义学、修辞学、社会语言学和美国外语教育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代表论著有:《古英语概论》、《黑人英语的起源和历史发展》、《试论规代英语散文中的排比结构》、《英语词汇多义变化的原因》、《美国外语教育史考略》等。


李志深 1935年11月21日生。四川威远人。1957年毕业干兰州大学数学系。兰州大学数学系教授,全国量和单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第七分委员会主任委员。甘肃省高级科技专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列入《中国专家大辞典》、《世界数学家名录》(美国)和《世界名人录》(英国剑桥)中。从事综合大学数学专业的教学和数学研究工作。在培养本科大学生、指导硕士研究生及完成科研项目中成绩突出。在数学领域的偏微分方程方向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其中,“量和单位GB3100—3102—86”获1989年国家技术监督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线性偏微分方程一般理论与应用偏微分方程”1990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偏微分方程的一般理论研究”1985年获甘肃省高等院校科技成果一等奖。代表性著作有《数学物理方程》(上、下册)、《GB3102.11—93标准宣贯资料》等。发表论文40余篇,主要有“高维广义BBM方程组的初边值问题”、“约化波动方程在高阶焦散面邻近的渐近解(英文)”等。

 

 

王建, 1956 年 9 月生,四川威远人,教授。从事天线理论与技术、计算电磁学、微波与毫米波测试技术、瞬态电磁场理论及应用、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参与和完成了“分层媒质中异常物体的电磁散射”课题的研究,主持并参与完成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介质体电磁逆散射理论和数值实现”和“地下异常体瞬态电磁响应特性研究”,主持完成了“ 313 雷达天线比较器设计”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研究了如下一些科研课题:“飞行器天线近场测量研究软件开发”、“再入体截短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 TLP — 312 特种体制雷达天线分系统”和“对数周期天线阵特性分析计算软件”等。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若干。在教学研究课题“全面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素质的改革与实践”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在科研工作中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物院国防科技预研基金二等奖。讲授《 C 语言》、《软件技术基础》、《天线原理与设计》、《天线和电磁散射中的矩量法》等本科生、硕士生课程。 2002 年作为访问学者,在香港城市大学从事微带电路的数值分析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


胡绩伟:当代中国争取新闻自由的重要代表人物
曾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

(1916— )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活动家。原名
德恕,原籍四川威远。1935年就读于成都华西大学数
学系,1936年转入四川大学经济系,同年参加组织领导成
都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主管宣传工作,先后任成都《大
声周刊》、《大生周刊》、《图奋周刊》、《星芒周刊》编辑、主编
等。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星芒报》、《蜀话报》、
《通俗文艺》主编。1939年11月赴延安,1940年3月起任
陕甘宁边区《边区群众报》主编及《群众日报》总编辑、副
社长,曾兼任延安《解放日报》采访通讯部主任、新华社西
北总分社、西北人民广播电台总编辑。1952年调入《人民
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社长等职。曾任
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第七届全国
人民代表大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
国新闻学会联合会会长等职。
 
[编辑]著作
《胡绩伟新闻自选集》
《民主论》


邹建军教授:诗歌评论家

男,1963年7月11日生,四川省威远县人,汉族,中南民族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教研室主任。文艺学专业中国诗学与比较诗学方向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闻一多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理事、中华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理事,系武汉作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年鉴》编委、台北葡萄园诗刊特聘编委。曾在北京《文艺研究》、《求是》、《民族文学研究》、《人民日报》、《中国妇女》(英文版)、《民族文学》、《读书》、《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文艺理论》、《诗探索》、《诗刊》、《四川大学学报》、《西北大学学报》、《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美国《中外论坛》和台北《文讯月刊》、《创世纪》等重要期刊发表中国诗学方向论文100多篇,出版《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中国新诗理论研究》、《大中华诗学》、《现代诗的意象结构》、《现代诗学》等专著,出版《中国新诗大辞典》、《中国朦胧诗纯情诗多解辞典》、《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精华 新诗卷》等编著。曾完成《美国华文文学与中国本土文学比较研究》、《中国现代诗歌理论研究》等学校和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正在进行中的有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百年中国新诗流派史》。专著《台港现代诗论十二家》曾获校第二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系列论文《诗歌意象研究》曾获校第五届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论文《意象与汉语的诗性特质》获湖北省优秀文艺论文奖。曾获校第四届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998年曾获“中国当代十大杰出青年诗歌评论家”称号。从1998年开始招收中国诗学方向的研究生,已招收四届。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诗学与比较诗学,兼及中国女书与诗学有关的部分。

 


张家德(1913--1982)建筑设计专家, 重庆人民大礼堂设计者

威远县人。建筑设计专家。1934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次年设计南京国民会议场工程,获全国建筑工程师四等奖。此后,又相继设计了雄伟庄严的南京市区新村及军实学校工程。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川,在成都蜀华实业公司任职期间,设计了“中央大戏院”等工程。1941年起,在重庆开办迦德建筑师事务所,设计了重庆小龙坎电影院及一些私人住宅和银行用房,建国后,参加国营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工作。1951年创作设计了雄伟庄严的大型公共建筑——可容5000人的西南军政大会堂(后改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设计方案中选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工程处副处长兼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大会堂建设工程。1954年大会堂建成后,调北京工作。历任城市建设部北京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一级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参与了北京一些大型建筑工程的方案设计。1955年11月,印度政府为在新德里新建一所具有国家规模的大剧场,曾要求中国政府将重庆大会堂设计图纸提供参考。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与伦敦大学合编的《建筑史》1987年第19版首次载入新中国当代著名建筑物43项,其中重庆市大礼堂及建筑设计师张家德名列于第二项。


陈 礼 男,1944年11月生,四川威远县人。中共党员。毕业于美国田纳西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从事传热学、制冷工程和热能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在复杂几何形态下自然对流传热方面的研究成果为传热学科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评价,高粘度介质强化传热方面的研究填补了传热研究的一项空白,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两项国家专利 。


殷 琪

   男,汉族,1959年4月生,四川省威远县人。手风琴专业副教授,西乐教研室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手风琴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手风琴学会会长。
   自幼学习手风琴,198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手风琴演奏专业,1982、84、86、88年曾参加了在成都、哈尔滨、厦门、上海举行的全国音乐艺术院校手风琴专场音乐会,其演奏风格和水平得到了国内手风琴界好评,产生了影响。87年获得全国专业手风琴比赛"演奏奖",其后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92年由东方音像公司出版了"殷琪手风琴独奏《世界手风琴名曲》专辑",并在全国发行。中央电视台、电台曾播放过其演奏,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曾以《一位勇于探索的青年手风琴演奏家--殷琪》音乐专题节目进行介绍。
   撰写:《中国手风琴学派的历史与展望》、《手风琴教学专业化问题的几点讨论》、《器乐演奏中的心理分析》等多篇论文在国家重要刊物和省级刊物上发表。编写的手风琴曲《拉科奇进行曲》、《蓝色狂想曲》、《二泉映月》等分别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等出版发行。


杨星火:诗人


 四川威远县人。1925
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
1949年参军。在两藏边防生活了
20余年。主要作品有诗集《雪松》、
《拉萨的山峰》、长诗《波梦达娃》、
《波拉团长》及叙事诗选集《月亮
姑娘》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


邓向阳:诗人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听涛创办人之一,首届听涛文学社社长

 


邱虹云:清华爱迪生

四川省威远县人,1996年考入清华大学。如今因为在学生中率先开办公司,一下成了校园里的风云人物。

  在清华,邱虹云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每次考试,他只能在班级里排名中间,但却因为丰硕的科研成果令老师和同学们刮目相看,被公认为发明天才。清华大学有一个最重要的科技大赛"挑战杯",邱虹云从大一开始就年年获奖。他发明制作了超长变焦镜头和新概念天文望远镜。去年寒假开始,他潜心研制一种集光学、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的视听设备,历时4个多月才终于推出了设备样品。据了解,功能效果类似的产品国外也有,但价格昂贵。

  邱虹云的样品因为在技术设计上有突破,大大降低了成本,估计其价格只相当于目前市场价格的1/3。他曾打算以十几万元的价格将产品技术转让,后来几个要好同学一合计还是自己干有劲,于是"视美乐"公司便在清华诞生了。

  邱虹云从小就是个"科技发烧友"。光学、化学、电学都是他七八岁起就开始琢磨玩味的东西。他认为父亲对他的影响很深刻。那时邱虹云的父亲是某厂实验室分析员。在父亲的指导下,邱虹云在小学就做完了中学化学课程中的全部实验。

  清华大学的"休学创业"计划对学生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真正休学一学期、一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干事业,这段时间里仍然保留学籍;另一种是学生放弃部分课程,腾出时间做自己的事,只要在毕业前把相应的学分补回来就行。邱虹云选择了前者。

  于是,包括部分老师在内的许多人担心他耽搁学业干事业,万一将来公司经营不善,维持不下去了,岂不是两头落空。邱虹云则自信地说:" 不会的"。

  他认为通过"休学创业",他至少可以有三种收获。其一是知识上的。在公司里他要根据市场情况调整产品的发展方向,仍然离不开科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可以高效地积累某种知识。例如在开发产品的机械部分时,本来对机械了解不多的邱虹云几个星期里就几乎成了机械专家。另一种收获是社会阅历的积累。从前他从没经历过把自己的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中可能会发现一些在实验室里注意不到的问题,这对他以后稿科研也有好处。另外,邱虹云认为自己几乎是在实验室里长大,性格比较内向,以前几乎连句完整的话都不说,通过近来筹建公司的一系列活动,他明显感到自己在人前言行放得开了,也更添了几分自信。


唐琳:奥运会冠军

荣获27届奥运会女子柔道78公斤级金牌

 

郭明勇, 男 ,汉族,1974年10月生,四川省威远县人,中国科技研究交流中心理事,世界华人交流协会理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因在生物理论上试图使不守恒的生命科学观发展成为一个严密的现代科学理论体系,并已取得一定突破,从1998年至今发表多篇论文(约12万字),在各类评选活动中,获国际金奖1次,国际优秀论文奖5次,优秀论文特等奖6次,一等奖4次,并入编10余类大型理论文集,另外,计划在年底出版专著《不守恒的生命科学观》。其个人业绩荣获“新时期杰出贡献纪念奖”,现收录及拟收录入20余种人物典籍。


童频: 四川省威远县人,中国工商银行管理信息部副总经理、高级经济师。著有《中国金融运行研究》。


曾扩情,四川威远县人,黄埔一期高材生。任国民党四届中央执委、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中将主任。


 倪象恺、王锡缙、李慎彝
 
(原新竹市市长)蔡仁坚先生来内江威远考察
二00五年八月二十六日,台湾历史学者(原新竹市市长)蔡仁坚先生在四川省客家海外联谊会副会长、省侨联常委林亭先等的陪同下来内江威远考察。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威远籍名人倪象恺、王锡缙、李慎彝曾先后在台湾故宫做官,其中王锡缙和李慎彝则先后任台湾淡水厅(即今台湾新竹市有台湾“硅谷之称”)最高行政长官,李慎彝在任期间,还将新竹县城由竹子城墙改造成了石头城墙,他为台湾新竹乃至整个台湾北部的开发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至今仍为台湾新竹民众所深深怀念。蔡仁坚先生在威远县有关方面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实地沿着先人的足迹,缅怀先人的伟业,搜集相关的资料,沟通、联络着台湾新竹人民与内江人民的感情。蔡先生在威远考察期间,受到了当地党政领导与有关方面的热情欢迎和接待。

 

 
童威

,童威,男,1969年3月生,四川省威远县人,中共党员。2001年7月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金融学博士毕业,研究方向为金融学、证券市场、公司治理。具有工学与经济学跨学科教育背景,国有企业与跨国公司工作经验。已发表学术研究文章数篇,主持参与多个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具体项目咨询。现为上海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在站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金融衍生品投资策略。
 
 
 
罗世文:著名烈士

1904年生。四川威远人,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 青年团。1925年赴苏联东方大学学习,1928年回国,任四川省委 宣传部长,1929年6月与旷继勋等领导川军第七混成旅起义,组 成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1931年6月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1933年10月被张国焘监禁。红军会师陕北后才获自由,任红军大 学教授。
 
 
 
 
周激流四川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男,汉族,1963年7月生,四川威远人。1988年7月参加工作,博士、教授,现任四川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主编李祖军

,四川威远人。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0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先后在该校获诉讼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研究领域主要为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证据法和律师学。主要著作有《民事诉讼目的论》、《民事诉讼法导论》、《仲裁法论》等专著,还有《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教材十余种。在《现代法学》、《法学评论》及《诉讼法学论丛》等刊物上发表《论程序公正》、《论民事再审程序》、《诉讼效益论》等论文40余篇。合撰本书第一章,撰写本书第五章。
 
 
 
 
李白玲:书画家
(1955.7—)女,四川威远人。1982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美术 学院,1989年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硕士班毕业,留校任教。现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 年赴日本广岛市立大学研修日本画。作品《四君子》获全国首届中国花鸟画作品展佳作奖, 《川北山那边》入选全国首届中国山水画作品展,《幽谷飞雪》入选第四届中国工笔重彩画 展。

 
 
 
 
周敏,

男,1962年出生,四川威远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矿业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管理学院工业工程硕士点首席带头人,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吴赳赳

1942年11月出生,四川威远人。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调研员,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专业,1982年获工学硕士学位。1984年任广西建筑工程学校副院长,1987年任广西建筑职工大学校长,同年评为高级讲师。1990~1993年任广西城乡规划设计院副院长,1993~2000年任院长,2000年2月改任调研员。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给水排水学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广西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广西给水排水学会主任委员等职务。30多年来先后从事给水排水专业施工、教学、科研、设计和管理工作。在粒装材料过滤技术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人工轻质新型陶粒滤料过滤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新型双层均匀滤料过滤技术”1993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过多篇论文、译文,出版过《给水工程》等中等教材。1985年获广西先进教育工作者称号,1986年被评为广西建筑业劳动模范,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4年获建设部劳动模范称号,1996年被评为广西优秀专家,1998年被广西选为国家级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濮德璋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
 
四川威远人,生于1954年。

1982年西南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教研室秘书、科研处处长助理、装备处副处长、处长、校长办公室主任,

2001年任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
分管后勤、保卫工作;分管国有资产及后勤管理办公室、后勤集团、校园综合管理处、信息网络中心、附属中学、子弟小学、新校区管理委员会(临)。兼任新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联系机械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兼任全国高校管理信息系统学会理事,交大校友总会总干事等。

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理论及高教管理研究,主持或参加了通用桥门式起重机系列设计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集装箱搬运设备系统与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面向二十一世纪四川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改革等多项部、省级课题研究,曾荣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先后在《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研究》、《起重运输机械》、《铁道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周潜川 :著名气 功师

,四川威远人。 1908年生于书香世家。幼年熟读经史,又尝入教会学校学习西医和拉丁文、英文。后赴英、德学习军事工程,回国后在旧军队任医官, 1939年患大病,当时经名医多人医治无效,渐至卧床不起。后经峨眉山高僧永严法师医治病愈。遂投师永严法师。法师接以峨眉密传功法及医术精要,赠以“镇健居士”法号。此为峨眉传统气功密术传于俗人之始,为峨眉气功广传于世开了先河。周先生多年行医于川、渐、沪等地,广交气功术士,并研读了中医及释道诸家气功经典著作,在功理功法上渐达高深境界。1958年,周应山西省政府邀请到太原,在省中医研究所进行人体经络、中医中药理论研究,同时传授峨眉气功功法。由于他精通英、德语,兼习梵文、拉丁文、藏文、广研中外各派气功源流经典,功理功法精梁广博,著述甚多,为后人留下了气功、医学著作37部,共250万字。如已出版的《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峨眉十二庄释密》、《峨眉天罡指穴法》。尚未出版者还有:《黄庭经详解》、《玄门四大秘钞》、《玄门九九八十一小》、《气功纠偏药疗法》等。他在著述中从经络论、气化论,脏象论等十一个方面全面透彻地阐述了气棗气功一一中医理论的关系。通过对《黄庭经》的详解,大大充实了养生学的理论,提出一系列养生方法,如动功的峨眉十二庄,静功的“三乘功法”及玄门大小等。在静功中,他根据传统各派功法的作用,分为周天搬运法、清静归一法和小炼形法,而根据功夫的深浅,又分为三乘功夫,炼气出偏,他以天罡指穴纠正,该法中的大、小、导引法亦可用于治病。在60年人他就对人体发光的气化现象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如今已为专家们的科学实验所验证。

 
 
李晓悦

四川威远人,现任美国农产品交易公司亚洲事务部主任
 
 
 
 
  
 
张斯特(一九五零年二月生),男,汉族,四川省威远县人,中医副主任医师。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科联医学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健康大视野杂志社高级医事顾问, 医药养生保健报特约专家,成都市龙泉驿张氏砭术专科主任等数十种职务。历任四川省青年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青中医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医骨伤科函授学院四川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咨询专家,绵阳地区中医学会科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张氏带穴及砭术综合疗法研究会会长,梓潼县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梓潼县政协委员会二、三、四、五届委员等职。张氏为川南著名医学世家“博济生”第五代嫡传,因家学源远流长,所以理论临床每多独到见解,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撰写专著六册(已出版),获国家、省、市、县级科技奖二十余项,载入辞书三十余部。获《山东中医杂志》优秀作者,全国知名中青年中医,绵阳市十年青年群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国特技名医”,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全国特色诊疗专家”等称号。在中医脑病方面颇有建树,不仅在理论上独树一帜,而且临床上疗效卓著,深受广大患者拥戴,尤其是对小儿脑性瘫痪、低智弱智、中风偏瘫、震颤麻痹、扭转痉挛、脑损伤后遗症、多发性硬化,老年痴呆等脑部难症痼疾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理论上对上述顽症亦提出了一系列的崭新见解。患者来自全国各地,绝大多数皆由口碑相传。另外,在家传独特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创用了张氏带穴理论和张氏砭术综合疗法,对内,外,妇,儿,伤科三百余种疾病有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颈,肩,腰,腿疼痛,各种瘫痪最具功效,获得首届中国中医药文化博览会“神农杯”优秀奖。
 
 
 
刘良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教授,管理学博士。1963年生,四川省(内江)威远县人。1984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学系,获理学士;199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学系,获经济学硕士;200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

   1、(广东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天证券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1、1992年12月,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学习奖”。
2、1997年11月,获得中山大学世川良一优秀青年教育基金。
3、2001年07月,被97级国际企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在网上评为中山大学“我们心中的良师益友
 
 
 
 
缪竞威: 四川省 威远县人,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 专委会副主任、中国核物理学会常务理事 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1936年生。长期致力于核物理、原子分子物理及其边缘学科研究,在离子微团簇物理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成果,曾获两项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现为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委会副主任 .
 
 
 
蓝征:四川威远人 留美博士后,现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肿瘤研究中心!!
 
  
 
  
 
刘作华 
 
   1964年7月生,四川威远人,大学,农学学士,研究员,1985年7月参加工作,1985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重庆市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的营养分会理事、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理事、重庆市畜牧兽医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政府科技顾问团成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等职。
 
  “八五”以来,主持和承担了国家、部(省、市)及国际合作项目33项,完成22项,获重大科技成果奖励17项,其中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励14项;发表学术论文66篇,出版专著4部。主持研制开发的产品先后获“四川省首届畜牧食品博览会金奖”、95年“中国农业第二届博览会铜奖”、97“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推荐产品”、99中国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99马来西亚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殊荣;B型高铜添加剂预混料、强化开胃精、川牌3号添加剂预混料等三大系列40个新产品,创下了结合中国农村饲料资源实际发展畜牧业的经济之最,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获重庆市先进农业科技工作者、重庆市争光贡献奖提名奖、重庆市首届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者。

 
姜大元:    成都铁二局总工程师,成渝铁路总设计师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9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6-4-26 19:51 | 显示全部楼层
ddddddddddddd[em03][em03][em03]

 楼主| 发表于 2006-4-28 07:36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5][em04][em03][em01][em01][em02][em02][em04][em04][em05][em11][em10][em09][em13][em14][em14][em14][em15][em15][em15][em15][em16][em16][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

发表于 2006-4-2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4-28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em19]

发表于 2006-4-28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发表于 2006-8-18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6-8-19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霸道!!!不过有的人应该还不算名人!
发表于 2006-8-20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em01][em01][em01]威远人顶了

发表于 2006-8-21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我也是威远人,真为威远人自豪哦!

发表于 2006-8-22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远有这么多名人?看不出来嘛!``

发表于 2007-1-4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威远呆了几十年,还没有听说他们的名字呢?

太吓人了

发表于 2007-1-1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威远出了人才,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07-1-22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的了哦~~没想到咱威远还有这么多杰出人才哦~~~~

发表于 2007-2-1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偏见,周敏等一些小角色都在,而比这些还要著名的,如周敏的同学现在成都604所长,国际有名的曾利等等一些未登?

发表于 2007-2-6 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07-2-9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裤裤BOY在2006-4-28 17:43:00的发言:

[em03][em03][em03]

发表于 2007-2-12 14: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不少嘛?

发表于 2007-3-13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威远果然是人才辈出~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