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内江讯(记者 毛春燕 李弘 文/图)昨日,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第四次会议在内江市东兴区召开。会议以“开放交流、合作发展”为主题,研讨全面协作、互利共赢的新理念、新措施、新项目。来自四川内江东兴区、安岳县、隆昌县、泸县,重庆荣昌县、潼南县、大足区(由原大足县和原双桥区撤并而成)七区县的党政领导参加了会议。参会人员表示,将共同推进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快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
渝西川东地区是川渝结合部,在行政区划上跨重庆、四川两省市,行政上的分割弱化了渝西川东地区的整体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启动实施,给渝西川东八区县合作带来现实的机遇,更产生深远的影响。协作会上,各区县参会人员就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开展务实交流合作提出自己的建议。
泸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谭光军建议,按照优势优先原则,突破行政区划界限,统筹布局各具优势、各有侧重的产业基地,通过相互支持、聚力打造,逐步实现区域发展特色化、特色产业集聚化。潼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邹云生则希望与各区县共建合作示范特区,通过对国家优惠政策的研究、对接和争取,共同推动在潼南示范区设立成渝中部地区海关、保税港区(仓库)或类似功能机构,提高区域整体竞争力。
渝西川东八区县在成渝经济区中属于发展相对滞后的区域,即通常所说的成渝经济区中部“塌陷区”。安岳县委书记许志勋表示, 加强渝西川东八区县的协作,更重要的是实现跨省市行政区划的区域合作发展,突破行政区划壁垒,解决好渝西川东八区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低、产业空心化等问题,真正实现成渝经济区“中部崛起”。
东兴区委书记尤再平肯定地说,只要坚持巴蜀本一家的历史观和一盘棋的大局观,按照互惠互利、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切实加强区域协作,着力完善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就一定能变成渝经济区“中部塌陷”为“中部崛起”。
会议还签订了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各项协议。
作者:毛春燕 李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