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居民流动性日益加大,现有的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在处理跨区域衔接问题时,面临着明显的政策缺陷和操作上的障碍。在国家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工作,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异地就医及报销难问题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推广联网的医疗保险信息系统,是解决我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流动性难题的根本措施。 当前,城镇职工流动性日益增大,城市间人才流动愈加频繁;老龄化社会渐渐到来,“空巢”家庭增多,退休后异地居住人员不断增长,形成了大批退休异地安置、工作及转外地就医参保人员,这些跨地区转移到非户籍和非医疗保险关系所在地的参保人员如何能享受高效率的医疗保障服务,对现行医疗保险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面对城镇居民流动频率明显提高的现状,现行医疗保险管理办法存在明显的滞后。由于工资水平、报销方案等方面的差异,医疗保险几乎全部以县(市)为统筹单位,医疗保险管理尚未实现联网,所以参保人员异地就医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现阶段,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只能在参保区域内使用,大多局限在本市区范围内,异地居住人员不能在所居住城市享受门诊医疗。 在我国,也有部分地区在就医与报销难问题上提出的一些制度创新,值得我市借鉴。比如嘉兴市推出的医疗费用代办报销服务,由参保人员与嘉兴市代办服务机构签订委托代办协议,医疗费用报销执行参保人居住城市(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药品目录、诊疗项目以及服务设施标准,极大的方便了异地就诊。另外也有部分地区实现了医疗保险小范围跨区域联网消费。 实施医保异地结算,是众多退休异地居住人员和就医转诊人员的迫切愿望。建议市政府通过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过渡管理办法,方便、合理、快捷地处理参保人异地就医和报销问题。为此,应对流动性就医的特点提出一些建议及构想: 1、提高社会医疗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完善各地区基础工作 首先各地区基础工作必须完善,定点医院的收费和管理及与医保中心的财务结算办法要进行调整;各种收费额度的计算,适保范围的划分都需要透明化;建立细致、全面和规范的个人账户等等,只有在这些都非常完善的基础上,才能构想在各市、区建立信息化网络。 2、建立异地代办服务体系,解决异地医保结算难问题 结合我市实际,开展广泛调研,听取各方意见,主动与外地医保经办机构协调沟通,实行两地医疗费委托结算协议管理。在此基础上,市医保中心与外地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可以签订服务协议,相互代办参保人员异地医疗费用结算。医疗费用报销可以执行参保人居住城市的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和药品目录、诊疗项目以及服务设施标准。 3、通过医保服务功能的改善,方便参保者异地就医及报销 在加速推进这项工作的进程中,希望市政府通过制定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过渡管理法,改善医保服务,不断扩展医疗业务,方便、合理、快捷地处理参保人异地就医和报销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