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意尔康”靯看通江畸形经济发展。
在好几年前,也就是通江刚开始卖意尔康时,我购了一双凉皮鞋,不到2个月皮就脱落了,至今不敢去买。听说价格吓人哟。近几年通江的商人总是把通江的消费者当傻瓜,认为通江的钱钱太好赚了。先和大家讨论一下嘛:
一、你们自己去看看就知道了,服装类的是按照出厂时的吊牌价在卖,如果比吊牌价低就是商家所谓的特价,特价比进货的价格高200%;食品类,四折进货,销售出来大概是进货的150%。朋友们信不信由你。
二、从门市的租金看利润。红军广场的门市40平方米动不动上10万元每年的租金,你们观察观察,是不是每一个店整天都在不间断地卖?以10万的租金算,平均每天要280元左右,每天的电费、水费约至少30元,工人工资两个人120元,地税、国税两项至少30元每天,货物成品折旧或者损耗每天得有10元以上,也就是说大概要每天要支出净利润470元左右。你们说说要有多少毛收入才能实现这些利润,唯一的办法,提高商品价格,实现高利润才能正常经营。话说回来不完全怪商家,门市的租金也太离谱了,他们不得不那么做。
三、再从房价看通江的畸形消费。现在电梯房大概在3000元左右,100平方米,30万元,加维修基金5500元,办理产权的契税6000元,光买清水房就要31万元,以双职工家庭为例每月5000元的收入,得5年不吃不喝才能购买。如果上有老人、下有小孩,双职工家庭人人都保证在康健、不生病的情况下每月要消费2500元,那么也要10年才能购买清水100平方米的房子,如果要装修就更难了,因此恶性的、畸形的消费让通江的大部份干部、职工生活在窘迫的经济环境中,一小部份有权的干部职工不得不利用职务之便挺而走险去做违纪违法的事情,通江有的干部应该有血的教训。
四、从垄断行业看通江的畸形消费。电力、广播电视、水、天然气的入户看,垄断行业随意制定行规,没有标准,当电老虎、水老虎。部份抄水表、电表的人员根本不把小产权户的入户上报,作为发财的门道自收自用。正规开发的户主入户门槛高,给企业交了钱不给安装人员好处他们也不服务,造成表象的入户难。到派出所去为学生改改名字也难上加难,什么局里要审批,派出所要调查、警力有限派不出人去调查等理由,给需要帮助的人带很多不便,违背了便民、利民、惠民的初衷。对第四项若属实,请党政和部门的领导制定可操作的部门细则,别伤害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谢谢。
以上是本人从现实中看到的,若有不当,仅作自由发言,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免。也本着为建设平安通江、和谐通江尽一份力,或者说80万生活在红色通江的乡亲一份美好祝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