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懂。就是有的“字”可以更确切点。比如第一句的“稍午”。应该是“赏午”。
今四川人仍将“吃午饭”称为“吃赏午”,这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四川的农民是只准吃两顿饭的。初夏的一天,四川山区的的农民们边插秧子边唱山歌,地主不让大家唱,农民戏曰:“吼山歌会把田头的杂草吼掉。”地主说,如果真能吼掉杂草,则赏大家一顿午饭。后来农民边吼山歌边干活,果然田里的杂草就没有了,中午就加了一餐。地主看杂草没了想赖掉这顿午饭。农民又说唱山歌秧子要长高。当晚,农民把田里的水排了一些出去,外行看起来,秧子果然长高一截。于是,地主信以为真,给插秧的农民每人赏了一顿饭,从此人们便把吃中午饭叫做“吃赏午”。 这就是“赏午”的来历。
另外有“赏午”:庆赏端午节。《红楼梦》第三一回:“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繫臂。午间, 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子等赏午。”
晌午,俚语,表示“中午”、“正午”之意。读音和“赏午”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晌午,指一时间段。赏午指午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