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1日
农历冬月廿七 星期三
【热点导读】
◆新校舍投用仅17天便成危房
◆成都16岁"朋克妹"走红网络
◆过半孩子讨厌电视打扰作业
◆杭州再发校车事故18生受伤
◆高中生原创电影显90后想法
◆为改陋习小学厕所铺红地毯
◆四招避免孩子成为"金钱控"
◆学习园地:怎用英文表郁闷
◆教师手记:有智障的请举手
◆原来如此:超级影迷金正日
◆解语:不再冷漠"鸡婆时代"
◆历史:秋香年长唐寅20多岁
◆"最毒化妆品"所言是否属实
本报订阅:发送903到10658678即可定制,3元/月!
读者互动:曝光乱收费,体罚等不良现象,请编辑短信内容发送到106586789030
=============================================
★教育要闻★
新校舍投用17天成危房,建设局称自然灾害是主因
-------
完工月余、投用仅17天,四川巴中平昌县喜神乡一斥资15万的乡村校舍就出现巨大裂缝、墙体严重变形,事后,当地村委通过“一事一议”决定村民集资,每人交100元重建学校。18日,当地县建设局专业技术人员鉴定认为该灾情是由“9-18”特大暴雨造成,属于自然灾害,不是建筑质量本身造成的,目前正着手调查,结果将在网上公布。
成都16岁“朋克妹”走红网络
-------
近日,一段时长4分钟,名为“16岁朋克女生胡蝶《rolling-in-the-deep》”的视频走红网络,征服近万网友。一口欧美唱腔,娴熟的演唱,洒脱的动作,享受的表情……高亢激扬的摇滚曲风,具有时代感的电子音乐,展现出她强大的演唱实力。据了解,胡蝶是成都双流棠湖实验外国语学校的高二女生,而这段视频,是她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的报名视频。
调查:58%孩子写作业时不喜欢父母在旁看电视
-------
近日,有记者调查了吉林省长春市小学生和家长各171名。调查显示,当孩子做作业时,14%的家长会做自己的事,5%一般不在家,20%边看电视便监督,61%在旁边陪着;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不希望看到父母哪些表现:11%告诉老师,32%最讨厌没完没了的唠叨,55%言语过激或动手伤自尊,2%其他;在家做作业时,希望父母做什么:8%做自己的事,别来回走。32%坐在身边陪自己,给予指导;58%最讨厌父母在旁边看电视,打扰学习;希望父母用什么方式指出自己的错误:7%不直接说明错误,自己反省;6%自己做得对,父母别管;87%心平气和分析原因。
=============================================
杭州再发校车事故,18名学生受伤
-------
12月19日傍晚5点30分许,杭州一辆接送某中学学生的中巴车,与一辆公交车发生碰撞,导致18名学生不同程度受伤。据了解,被撞的中巴车则侧翻在公交车前方约3米处。中巴车的右侧玻璃和车门部分能看到有血迹。车子的前后排挡风玻璃整块掉落,“当时很多学生就是从这里爬出来的。”现场一名目击者指着前排挡风玻璃处说。
高中生原创励志影片展现90后内心世界
-------
喝酒、抽烟、打架……这些穿着校服中学生还说着“我们现在欺负人,以后出了社会不就被人欺负咯”、“我可以为你卖命,但不代表你可以卖了我的命”等个性语言。这部时长1分20秒、自称“中国首部中学生摄制作品”的电影预告片日前在网络迅速走红,点击已超14万次。
自编、自导、自演,一群深圳90后高中生想通过拍励志电影的方式传达“每个人都有过的叛逆青春期”,希望影片让更多的人关注、引导、帮助那些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同时更了解部分90后的真实内心世界。尽管影片《双煞》最终是否能够拿到“准生证”目前尚是未知数,但这群中学生仍在努力完成电影的后期制作。
=============================================
★图片新闻★
小学厕所铺红地毯,校方称为改陋习
-------
铺着地板、门口铺着红毯,这是五星级酒店才有的高级卫生间?错,其实这是安徽芜湖一所小学新改造完成的校园公厕,共4座。校方对此解释,“其实这只是一个实验”,目的是改变学生的陋习,即“环境改变陋习”。学生们表示,享受这样的高级公厕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再也不能用水嬉戏,乱丢垃圾了。
尽管这样的五星级公厕改善了校园环境,也有不少人质疑,将公厕如此改造是否多此一举,对于此实验,大家各有看法。该校一名老师称,如今公厕投入使用快两个月了,里面的地板、地毯保护得还挺不错,而学生变得比以前爱护公物讲究卫生了,不过能不能改变学生陋习,还要再看一看。
=============================================
★学习园地★
中学英语:表达郁闷的经典十句话
-------
“今天作业好多!郁闷!”,“明天就要考试了,好郁闷啊……”“今天被老师批了,真是郁闷!”……青少年群体普遍感到迷茫,苦恼,时时“郁闷”挂嘴边,甚至成了口头禅。那么郁闷在英语中应该如何表达呢?
1、I’m-so-depressed。我很郁闷。
2、I-feel-so-upset。我觉得很沮丧。
3、I’m-in-a-bad-mood-today。我今天心情不好。
4、I-feel-kind-of-blue-today。我今天有点忧郁。
5、I-feel-low-today。我今天心情(有点)低落。
6、I’m-so-down。我心情很低落。
7、I’m-a-bit-down-in-the-mouth-today。我今天有点闷闷不乐的。
8、I’ve-been-down-in-the-dumps-recently。我最近很“郁闷”。
9、I-can’t-put-my-finger-on-what’s-wrong。我不晓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10、Sorry,I-got-up-on-the-wrong-side-of-the-bed-today。抱歉,我今天心情不好。
小学:综合知识题集锦(一)
-------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
2、脑筋急转弯:做什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较好?(射击)
3、青蛙的幼体叫什么?(蝌蚪)
4、矫正近视应该戴的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凹透镜)
5、人的正常体温是多少?(37摄氏度左右)
=============================================
★专家坐镇★
四招避免孩子成为“金钱控”
-------
如今,很多家长是难以兼顾工作和家庭的。一些家长心怀内疚的同时,选择了用钱来购买孩子的爱。钱与爱不成正比,那些无限制给孩子掏钱的父母,却被孩子看成了银行、保险箱,孩子每天绞尽脑汁思考的问题就是如何“骗”钱。下列4法可以避免孩子成为“金钱控”。
1、父母要有正确的金钱观
如果你确实很有钱,请记住古训“俭以养德”。一旦忘掉节俭,首先走向浪费,其后产生攀比、骄傲、违法乱纪、关系混乱、夫妻父子反目等,这样的生活,绝对是有害于孩子的。孩子在奢侈、傲慢的家庭中长大,自然会目无尊长、目无法纪。
2、不要让孩子过多地接触你的下属
很多人会给领导、老板的孩子塞压岁钱、送礼物,而当这些孩子有要求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满足他。孩子被高高捧起,恶作剧会说成“聪明”,撒泼会说成“有趣”,你可能也觉得很有面子,但这时最需警惕。尽管从短期利益来看,你有一些收获,但从长远来看,一些不良的品质正在孩子身上慢慢生长,一旦扎根,很难清除。
3、大人少交乱花钱的朋友
在家庭的外交方面,建议多结交一些经济条件一般但有骨气、正直、诚实的朋友。那些有点钱就尾巴翘上天的人,往往在说话、做事方面有很多坏习气,跟这些人在一起,你不可避免地要摆阔气、讲排场、虚度光阴。孩子在这样的叔叔阿姨影响下,自然会有很多欲望,你想管好都难。
4、孩子多交有学识的“穷同学”
父母自己要多交点“穷哥们”,也要鼓励孩子多跟那些身处逆境但积极进取的同学交往。要学习他们正气和淳朴的情感,刻苦学习,团结同学,识大体、顾大局的优良品质。
=============================================
★心灵短文★
春天总会如约而来
-------
初到美国,陌生的语言、环境以及生活习惯让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的我备感压抑。
11月底,一场罕见的暴风雪袭击了美国中西部地区,我所求学的堪萨斯城更成为重灾区,全城的学校、商店都不得不关闭,堪萨斯州进入紧急状态。我将自己反锁室内,任由孤独与凄凉肆虐撕扯着我。
两天后,我感觉自己似乎已经临近崩溃边缘,决定外出透气。虽然暴风雪已过去,但暴风雪造成的狼藉随处可见。街上的行人少得可怜,清雪车在处处狼藉的景象中显得那么无力。我漫无目的地向前走着,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变得凛冽起来,空茫的大地变得更加萧瑟,我的心也变得更加凄凉。
当我路过一处别墅时,别墅前花园内清扫积雪的一位老人吸引了我的目光。老人的头发和眉毛都已经白了,微驼着背的动作有些迟缓,他在一下下将花园内的积雪铲到一侧。老人每一次铲起的积雪少得可怜,以他的速度,想要将花园内的积雪都清铲到一侧,看上去至少需要几天,但他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每一下都那样认真专注。我站在那里不为所动地看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老人终于发现我在注意他,就停止铲雪,朝我微笑着打招呼。我走近老人,询问他为什么要如此吃力地把雪都铲到一侧去。老人笑着解释,因为雪太大,不铲到一侧去的话,等春天来了,雪融化的时间过长以及雪水过多会延误花儿播种的时间。
老人的话让满心凄凉的我心中一震,我呓语般问道:“春天还会来吗?”老人愣了一下,一双碧蓝的眼睛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转而微笑着对我说道:“孩子,不管雪下得多大,春天总会如约而来的。”
老人充满禅机的话让我的心再次一震,但这一次和上一次完全不同,我感觉似乎有阳光穿越重重寒雪抵达我的心,驱散着我心中的凄冷。是啊,不管风雪多大、严寒多烈,春天总会如约而来。
无论美丽或者忧伤,请时刻都怀着希望与准备的心,因为,春天只为那些有准备的人花开灿烂。
=============================================
★教师手记★
有智障的请举手
-------
去年暑假开学后,我特地向校领导提出要带全校最有名的“差班”语文课。于是认真备课、上课;制订积分晋级奖励制度;还采取了一些小策略,如默写游戏、“魔鬼”训练等。
但让我气馁和沮丧的是,收效并不大,总感觉学生不太买账。你忙得焦头烂额一身劲,他还是那样无动于衷,我行我素。
这天,又是一节语文课,我照例开展课前三分钟推荐美文。当我询问今天有哪些同学推荐文章时,只有一位同学举手。这时我感到自己就像手拿长枪大战风车的唐吉诃德一样,学生就像一同约好有意锻炼我的耐心一样,又一次让我品尝了他们“坚定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决心”!虽有点失落,但还是耐着着性子装出一副有修养的样子,让那位同学上台宣讲。
他推荐的是残疾加智障的儿童周周的故事,周周母亲患乳腺癌,但在伟大母爱影响下,周周成了一位具世界知名度的音乐指挥家。那位同学在台上认真讲述着,学生们超乎寻常地安静聆听着。
故事讲完了,我没有作一句评论,只提了两个问题:“有智障的请举手!没有!有重病的请举手!也没有!”接着我连续发出了几个质问:“没有智障、没有重病为什么不做作业?没有智障、没有重病,为什么不认真听课?没有智障、没有重病为什么不好好学习?”然后我又说:“与周周比起来,你们好手好脚,四肢健全,头脑正常,可是什么都不做,整天生活在无所事事和自怨自艾当中,就是患了严重的智障和疾病,你们是精神的弱智和思想的残疾,不觉惭愧吗!当你们在抱怨自己没有袜子穿的时候,有没有想到别人还没有脚呢!你们有什么不满足的?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学习?”下面静得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听得见,大家一下子怔住了,连平时最调皮的同学也一下子变得老实,大家都沉浸在故事和我的讲话中,身体和灵魂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与触动。于是我开始上课。这堂课的纪律出奇地好,一直到下课,始终没有一个人发出哪怕是一丁点声音。
=============================================
★科学图闻★
寻宝猎人发现1000年前维京海盗宝藏
-------
英国寻宝猎人达伦-韦伯斯特使用金属探测器,在兰开夏郡锡尔弗代尔的一片田地里发现维京海盗1000多年前埋葬的宝藏--银币和珠宝饰品,共201件,价值50万英镑(约合77万美元),但若按当时价值计算,这批宝藏只能买下一小片土地,一大群绵羊或者一小群牛。有意思的是,这堆宝藏埋入地下的深度只有区区18英寸(约合45.72cm)。
=============================================
★教育副刊-原来如此★
金正日:朝鲜最大的电影发烧友
-------
整个朝鲜名气最大的电影发烧友是谁?毫无疑问,是金正日。尽管朝鲜普通民众由于闭关锁国政策,很难看到外国电影,但金正日拥有一个神秘而庞大的私人电影资料库,据说配音、翻译、字幕师、录音师等等加在一起有250人之多,其规模远超很多国家的电影资料馆。
关于他所收藏的拷贝(或碟片)数量,至今没有一个具说服力的数字,但众说纷纭的猜测里,最少的数字也在15000左右,有人甚至认为多达25000个。一个可供比较的数字是,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拷贝数量,目前在30000个左右。
这么多电影,金正日本人是否全部都看过,不得而知,但朝鲜电影最有影响力的时代,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而且直到今天他仍持续在影响着朝鲜的社会主义电影事业。新近由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完成的电影《红楼梦》,就是金正日指导下的作品,而此片又是由金正日指示下完成的朝鲜文版歌剧《红楼梦》改编而来。去年10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朝时,金还陪他一起观看了那部歌剧。
金正日在电影理论方面颇有造诣,曾于1973年发表《电影艺术论》,还参与讲述当代普通朝鲜少女生活的《女学生日记》电影剧本创作。除了“染指”电影外,他还写过《论话剧艺术》《论舞蹈艺术》《论音乐艺术》《论美术》。很显然,金正日不仅是个政治家,还是个标准的文青。
金正日毫不掩饰自己对电影的热爱,他曾说:“如果我没有成为一名政治家,我肯定是个出色的电影导演,或者至少是个电影评论家。”
=============================================
★教育副刊-开心一刻★
有对男女同桌,男的对别人说:“我同桌是猪!”
他同桌听了,踢了他一脚,说:“你同桌才是猪!”
★教育副刊-微型解语★
“鸡婆时代”:指年轻人热衷于参与公共事务的现象,他们崇尚“举手之劳就能改变世界”。
>>起源:台湾省台中市丰原国中的学生,碰到一点小麻烦:他们上学必须穿着白色长袜,服装仪容才符合标准。违者将依校规处分。
可是该校的二年级导生班,对这项规定有些意见。难道袜子短几公分,品行也会矮几公分?学生决定举办公听会讨论。服装仪容攸关学校对外形象,利害关系人,包括老师、家长和别班同学。大家兵分三路,搜集各方意见,最后在班会上整理发表。结论是,学校的服装仪容规定,未跟学生讨论,依此惩罚他们,违反程序正义。同学将公听会过程拍摄下来,影片送给学务长参考。不久,丰原国中修订规则,白袜子只要露出鞋沿即可。
该事件在台湾引起热议,很多人认为台湾未来的主人翁已经不再是埋头苦读、对周遭环境漠不关心的“乖宝宝”。他们了解自己的权益;为了维护权益,不再冷漠,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台湾人人都爱管闲事的“鸡婆”会越来越多,媒体将这种现象称为“鸡婆时代”。
=============================================
★教育副刊-知识问答★
1、猫科动物中最大的是:
A、豹;B、雪豹;C、虎。
2、下列农产品最早由我国栽培的是:
A、黄瓜;B、西红柿;C、大白菜。
3、我国最早建立的南极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B、长城站。
4、芦荟化妆品是利用芦荟的哪一部分制成的?
A、根;B、茎;C、叶。
注:答案见最后一页
=============================================
★教育副刊-趣味实验★
手绢的秘密
-------
思考:在水龙头下把手帕撑开摊平,打开水龙头,水会不会透过手帕而流下去呢?
材料:玻璃杯1个、手帕1条、橡皮筋1条。
操作:
1、把手帕盖住杯口,用橡皮筋绑紧;
2、让水冲在手帕上;
3、水流进杯子里约7、8分满后关闭水龙头;
4、杯口朝下,把杯子迅速倒转过来。
讲解:
1、从杯子上面冲水时,水会透过手帕流入杯内;
2、杯子倒转过来时,由于大气压力的关系,水不会流出来。
=============================================
★教育副刊-历史沉钩★
真实秋香年长唐伯虎20多岁
-------
提起唐伯虎,想必大多数人立马会想到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那么,历史上真有“秋香”、“华太师”存在吗?唐伯虎为博秋香一笑,乔装成书童也是真的吗?
据现代著名学者赵景深在《三笑姻缘的演变》中考证,“点秋香”的故事起源于元代戏曲和明人笔记,其中王同轨《耳谈》的记述,与“唐伯虎点秋香”情节基本吻合,但主人公却不是唐伯虎。
其大意说,苏州才子陈元超,性格放荡不羁。一次,他和友人游览虎丘,与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对陈公子灿然一笑。陈公子访得秋香踪迹后,便乔装打扮,到那官宦人家做了公子的伴读书童。不久,陈元超觉得时机已到,因为他发现公子已经离不开他了,便谎称要回家觅女娶亲。老爷说,府上有这么多婢女,你随便挑。于是陈公子便如愿以偿地点了秋香。
那么,在历史上到底有没有秋香这个人呢?有。据现代学者孟森考证:秋香姓林,名奴儿,又名金兰,秋香则是她的艺名。她本来出身于官宦人家,自幼聪明伶俐,熟读诗书,且酷爱书画,由于父母双亡,沦落至金陵为妓,由于秋香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因此在声色场中艳冠一时。秋香确实被人点过,但肯定不是唐伯虎,因为据孟先生考证,秋香比唐伯虎大二十岁。
《金陵琐事》中还记载了秋香曾向沈周学画。沈周是明代著名画家,也是唐伯虎的绘画老师。他在《临江仙-题林奴儿(即秋香)山水画》中写道:“舞韵歌声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可见,秋香走出风月场后,曾以绘画闻名于当时。
至于那位华太师,也是有的。他是无锡人华察。据《明史》记载,他字子潜,号鸿山,生于公元1497年,卒于1574年,嘉靖五年(1526)二甲十三名进士。他比唐伯虎小二十七岁。他中进士时,唐伯虎已经去世三年。等到他拜大学士入阁,后来告老回乡时,唐伯虎的棺木早已朽腐了。
=============================================
★教育副刊-谣言粉碎★
“十大最毒化妆品”所言属实吗?
-------
近日,“十大最毒化妆品”网络疯传,内文称,信息源于美国非营利机构“环境工作小组”(EWG)。但需澄清的是:EWG只是一个民间机构而已,其发言是否靠谱说不准;EWG的官网上并没有与“最毒化妆品”有关的公告,与新闻中描述不符,“最毒化妆品”其实脱胎于彭博社(Bloomberg)。接下来,我们就来看一下其中不实和歪曲的内容。(节选于果壳)
1、新闻原文:“‘在个人护理产品中,大约添加了10500种化学物质,但在过去的30年,其中只有13%是经过安全测试的。’环境工作小组称。”
真相:这句话确实来自EWG官网上的一篇文章,不过原文是“11-percent”,引述以后变成了“13%”。另外,即使是原声明,对原料安全性的指责也是不实的。事实上,化妆品中的任何成分都有安全性相关的测试,结果可以在材料安全性数据表中找到。
2、新闻原文:“在20世纪30年代,数十位美国女性在使用某睫毛膏产品感染后失明,一人甚至死亡。该产品就包括P-苯二胺,这种未经过测试的化学物质可能会在面部和眼皮引起水泡及溃疡。而这种物质如今仍在化妆品中广泛使用。”
真相:的确有这样一场惨痛的事故,但这些女性使用的并不是睫毛膏,而是一种染睫毛剂。
3、新闻原文:“眼影中同样也含有有害物质,并且能够被人体吸收,导致潜在的健康风险。”
真相:这里的眼影,不是泛指,而是特指一种叫kohl的传统原始化妆品,类似古埃及人使用的眼影,含有(过量的)铅、锑等重金属盐。
★答案:1、C;2、C;3、B;4、C
>>温馨提示:请您及时删除已阅读的彩信,以免内存不足影响接收。
>>发送频率:每周三刊(周一、周三、周五)。
四川手机报 四川移动主办
编辑:莫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