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央广移动实名闻》报道,时下,通过网络开办微博,向粉丝提供咨询和处方活动,正在成为部分医院、医生发挥余热的新阵地。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西医讲究体格检查,而今医生微博坐诊,不见面就可以开处方,不知是不是一个好办法。
发几条微博,就能得到相对专业的诊疗方案,相对于多方托人约专家、起大早排长队挂号来讲,显然是一种更为方便的做法,因而日益受到网友、尤其是年青人的青睐。在一家私营企业工作的小童,最近就通过微博把自己的头痛治好了。
小童:前几天突然感觉不太舒服,头有点疼,因为我经常上微博,有一些认证的医生,咨询了一下他给我提了一些建议,告诉我吃哪些药,然后去药店买了药,这种方式我觉得挺好的。
记者在在各大微博的搜索功能中,键入“求药方”这一关键词,都能找到成千上万条检索结果。而查询国内最大的微博新浪微博更是发现,各类医生及医师名头的微博已数以千计,其中,部分实名认证的加V微博的粉丝更是早已超过了万人大关。很多年轻人表示很喜欢这种快捷方便的就医方式,而且比较信赖实名认证的医生和专家。
网友:微博上有加v的那个标志,就感觉心里更踏实一点,觉得更可靠一些。
一位开通微博的医生说,在微博上认真解答咨询、善于沟通,不仅能积聚人气,还有助于医患之间的良性沟通。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副院长李拥军介绍:
李拥军:好多患者更愿意通过微博咨询一些保健方面的问题,养生的方式等,微博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可以为患者就诊前提供一些咨询,到医院看哪个科、选什么医生、需要做哪些检查。
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周立炳提醒,微博上的诊疗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如果发生误诊或者延误病情,患者只能自担风险。
周立炳:从资质角度来讲,网络问诊这个角度来说对方有没有这个资质,谁来审核谁来把关,没有一整套成熟的规则在里面。这种行为,在咱们正常的法律规范之外的这么一种行为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非法后果和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并不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