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的自来水龙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1982年职工宿舍楼投入使用时安装的,是那种老式铸铁旋钮型,那傢伙上岗以来,管水把关一贯尽职尽责,守口如瓶滴水不漏。直到2007年6月,因生活现代化需要安装热水器改变自来水管道,那个老水龙头就被迫下了岗,换成了几个全新的不锈钢水龙头。这几个傢伙有正规的质检通行证,外表看起来倒是很漂亮,可是上岗不到三年就象患了前列腺炎,虽然关到了位,也仍然滴水。起初是慢滴慢滴的,后来就越滴越快了,用手指用力压住龙头口,就有细细的水柱四射出来。那傢伙到了这种不称职的程度,就只好让它龟儿子下岗,另换新的了。
真是不可思议,1982年安装的老式铸铁水龙头用了25年还不漏水,2007年安装的新式不锈钢水龙头用了不到3年就漏水。联想到隋朝时修建的河北赵洲桥和1937年9月26日建成的浙江钱溏江大桥至今还好好的;可是近些年来用最新科技、宏大的投入修建的桥梁、立交桥、高楼等等项目“产品”,用不了十年就危的危,垮的垮、塌的塌,或者还可以使用却敲了另建,这又是怎么回事?不知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河北赵州桥
浙江钱溏江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