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658|评论: 3

工业将来应走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31 15:39 | |阅读模式
4月26日,我市召开工业强市暨招商引资工作会,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业强省”会议精神,对内江工业新发展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性决策。
  工业发展新理念:内江要实现新跨越必须“工业强市”;实现“工业强市”必须“二次创业,率先突破”;“二次创业,率先突破”是内江实现工业化的必然选择,是区域经济竞相跨越的形势所迫,也是内江工业发展的使命所在!
  工业发展新目标:二次创业,率先突破,奋力实现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到“十一五”末期,全市工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利润超过30亿元,在全省丘陵地区率先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新理念和新目标催生新的发展方式——
  以产业为支撑,着力在延伸链条、集群发展上求突破;
  以园区为载体,着力在建园兴区、工业招商上求突破;
  以企业为主体,着力在自主创新、做大做强上求突破。
  “创业”的精神、“率先”的理念,是内江工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实现“三大突破”,为内江工业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
  (一)
  “以产业为支撑,着力在延伸链条、集群发展上求突破”,为“三大突破”之首,它要求内江工业改变“散、小、弱”的状态,通过产业的内外延伸形成优势集群企业,以确立内江工业的强势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指大量关联企业及相关要素在空间上的集聚,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经营、市场化联动、社会化协作为核心,形成的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
  产业集群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1根手指与5根手指形成拳头的关系,它在相互关联和互动中产生倍增效益——
  坦克的发明本是英国人,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德国作战中,却未能发挥应有的威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人采用古德里安的军事新理念,充分发挥坦克的聚集作用,在战争初期迅速击败波兰和强大的英法联军。同样是坦克,为什么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英国人分散使用坦克逐步推进;而德国人“集群”使用坦克“闪电”出击。
  集群式发展,已成为现代产业的发展趋势。
  温州乐清市柳市镇,围绕低压电器系列产品,聚集了1400多家生产企业,在链条延伸中形成了集群发展,其中德力西集团就拥有700多家协作企业,在20公里半径内寻求90%零部件的配套。延伸和聚集的结果是成本降低了30%,柳市镇的低压电器占据全国60%的市场份额。
  做企业的都想当“主角”,但浙江大量中小企业却甘当“配角”。围绕优势龙头企业,形成专业分工明确的配套生产,小户生产零件、大户生产或拼装部件、龙头组装整机并连接市场;众多工序的专业化协作生产,既使产品难以被人仿造,又大大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并在纵横延伸中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产生“小社会”、“全能企业”难有的“集群效益”。这就是“小商品、大市场,小工序、大链接,小企业、大聚集”。   
  我省跨越式发展的标兵,无不是走的产业集群发展之路。
  绵阳工业能够跃居全省前列,靠的就是“长虹”等支柱产业的链条延伸,将一些中小企业像“珍珠”一样串起来,形成了与“散乱珍珠”价值完全不同的“项链效应”;德阳工业曾一度超过绵阳,成为全省工业强市,靠的也是产业延伸和集群发展,德阳仅东电、东汽、二重三大企业,就带动了300多家中小配套企业,形成了以重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集群;资阳工业增幅后来居上,其主要增长点集群发展车产业、打造“西部车城”,全国为资阳机车厂配套的企业达500余家,其中资阳本地为40余家,资阳为南骏汽车公司配套的企业也达60余家。
  成都的电子信息产业、宜宾的酒产业、自贡的盐产业、泸州的化工产业等等概不例外。
  产业积聚已成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实力的象征,世界500强中,美国有近200家、日本有90家;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浙江有61家、山东有55家、广东有52家、江苏有44家,四川仅有11家。
  这些都表明:走产业的集群发展之路,是内江工业的必然选择,也是内江工业发展的突破口和捷径。
  (二)
  怎样才能形成产业集群?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思路是:“纵向延链”、“横向加环”,最终形成产业发展的“生态绿洲”。
  “纵向延链”,突破了单纯招商引资或引进项目的模式,要求以内江的资源和制造业为基础,以产业延伸为核心纽带,主动承接“外资西进、内资西移”,特别是承接“成渝经济区”的产业辐射。
  20多年来,中国经济能够迅速崛起有两个重要因素:一是主动融入了全球自由贸易的浪潮,让中国产品涌进了世界市场;二是利用资源优势,主动承接国际资本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让世界工业的产业链条向中国延伸。但进入21世纪后,随着自然资源的紧缺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东部及沿海地区有限的空间和资源,再难承受大量国内外资本的扩张,也再难支撑原有的竞争优势。结果只有一个:资本和产业再次向资源丰富和低成本的地区转移;在中国的转移地只有一个:那就是拥有丰富资源和大量廉价劳动力的“西部”。
  2004年,由广东省倡导的“泛珠三角洲经贸合作”,即“泛珠9+2”,将经贸协作首次由沿海广东、福建、广西、海南加上香港和澳门,通过中部的江西、湖南,扩展到西部的四川、云南、贵州,其实质也是,抓住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和重组的机遇,通过区域合作和产业梯度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并突破资源能源等"瓶颈"的制约。 
  首届“泛珠9+2”签约2000多亿,2005年第二届签约达4000多亿。签约项目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建设和制造业上,其协作领域和增长速度均表明:“外资西进、内资西移”已成趋势,其规模在扩大、层次在提高、速度在加快。
  从近的来看,“成渝经济区”已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有专家认为,以重庆和成都为中心,包括内江、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遂宁、乐山、南充和宜宾等在内的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佳、基础最好、潜力最大的区域;成渝经济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津京冀、东北等经济区之后的新的增长极。
  重庆正全力打造西部制造业中心。其发展思路是:以重庆为中心,将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集群,尽快完善区域内的产业配套体系,按产业集群化和延长优势产业链的思路,在3000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大工业布局,并形成能辐射内江的“2小时车程产业协作配套圈”,以引强力支撑重庆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战略。
  成都正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并构建西部金融和商贸信息中心。仅2005年,成都的21个工业集中区就完成投资40亿元,新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83户,“蛟龙工业港”更成为全国中小企业集中发展园区的典范。集群发展带来产业延链,如英特尔的立地生根,引来了中芯国际、TCL、友尼森等重大项目;成都正与德阳、攀枝花“横向加环”,实现电子产业、重装备产业和钢铁产业的互补优势。
  “向东契合重庆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等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链条,向西融入成都电子信息、食品和医药化工产业发展”,加上区位和物流的优势,内江已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三)
  “延伸与聚集”,还包括内部的“延伸与聚集”,即要尽快实现内江企业的纵横延链和加环,这也是内江工业发展的历史延伸——
  内江工业的转折点是1998年,当年内江市委提出“树立大工业”的理念,这理念于1999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快内江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工业26条》中加以诠释:“扶优扶强,培育拳头产品”;2000年初深化为:“择优扶持一批骨干企业,培育发展一批潜力大的新型企业,重点发展一批拳头产品,扭亏一批亏损大户”。
  这时期,虽还未形成“产业延伸”和“集群发展”等理念,但内江工业发展的思路越来越清晰:集中力量抓优势骨干企业,重点培育规模企业和拳头产品。
  2001年是内江工业大打翻身仗,全市规模企业完成产值近80亿元,增幅跃居全省第一,工业净利润突破1亿元,结束了内江工业连续10年亏损的历史;这一年,内江进一步调整工业发展战略,在《内江工业五年发展纲要》提出:壮大骨干企业,培育信息产业、冶金建材、食品工业、化工医学、机械工业“五大重点产业”。“产业兴企”进入了内江工业的发展视野。
  从“企业大型化、产业特色化、布局园区化、发展集群化”,到“三大突破”,内江工业的发展思路日渐明晰;在正确的发展思路引领下,内江工业连续7年保持了高增长,至2005年规模工业达259.6亿元,比1999年翻了两番,内江重新确立了工业大市的地位。
  特别是在工业产业发展上渐成“气候”,初步形成了具有内江特色的“五大支柱产业”:冶金建材、电力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化工和机械制造,支柱产业占全部规模工业的比重已达70%;同时,支柱产业的链条延伸和区域聚集正在生成——
  川威集团通过近10年的发展,产值由5亿多元到今年将突破100亿大关,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纵向延链”、“横向加环”:由内向下延伸产业链条,围绕川威冶金建材的配套企业群正在形成,“连界工业集中区”已初具规模;由上向外延伸产业链条:向资中延伸壮大双河矿业,形成了可开采30年的白石基地;挺进阿坝、凉山州,构建稳定的原料基地;并走出国门,与老挝、越南、印度等国家结成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
  “把产业联运的核心定位在工业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市狠抓五大支柱产业和30户重点企业的发展,加快推进10个工业集中区、20个重点工业镇的建设;川威集团90万吨棒材全连轧、康达集团万吨池窑拉丝生产线、白马30万千瓦循环流化床示范电站、山山制药万立方米抗生素、康达集团2000万平方米电子布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努力延伸链条、强力支撑企业集群的发展。
  在资中,县域工业也呈产业延伸与聚集发展的态势——
  2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园区已破土动工;承接川威的产业链条延伸,全力打造以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内外延伸,建基地走市场,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同时,加快培育医药化工、文化旅游和劳务开发等产业。
  隆昌承接重庆汽车产业链的延伸,以山川、蒙德尔和天视车镜等企业为重点,做大做优减振器、后视镜等产品,全力打造西部汽配基地;同时,引导长安棉纺、华隆纺织、三弘国际羽毛等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实现集群发展。目前,汽配、食品、纺织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县规模工业的比重达75%。
  内江工业的“领头羊”威远,工业发展新战略“三点三线”,更是体现着产业聚集和延伸的发展精神:围绕支柱企业和核心工业区,将优势产业向3个工业区集聚,即依托川威集团打造连界工业集聚区,依托威玻集团建设城南工业聚集区,依托自贡产业延伸发展向义民营企业集聚区;同时,围绕“三个工业聚集区”,实施产业链条的延伸,即形成沿“归连铁路”、“威连公路”、“贡威公路”的  “三线工业产业带”。
  内江工业的发展和现实要求均表明,要实现由工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转变,必须“以产业为支撑,着力在延伸链条、集群发展上求突破”。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8-18 22:50 |
[em02][em02][em02][em02]

发表于 2013-3-29 17:44 |
:(:'(

发表于 2013-4-2 20:32 |
:(:(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