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93|评论: 7

[参考资料]《泗水拿刚》选段:我和你本是宗兄宗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3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upload=mp3]viewFile.asp?ID=422750[/upload]

祁剧《泗水拿刚》选段(北路慢皮,哭板)演唱者:罗文通

我和你本是宗兄宗弟,
想当初些小事何必再提。
正月十五怒胆起,
只为这黄汤惹下是非。
恨太子在灯棚行为不正,
抢民女欺百姓胡作非为。
是小弟报不平阻拦一地,
小昏君反说俺有意欺君。
怒恼了俺薛刚心似懊气,
踢太子京老王一命归阴。
恨张台上金殿奏上一本,
捉拿也薛家将尽用刀劈,
连累了爹娘命归泉夕
我哥嫂又被这刀来劈。
俺薛刚逃难无处躲避,
还望了宗兄要做解围。
思想爹娘我掉下泪,
哎呀,哎呀,爹娘呀,哥嫂呀,
我的爹,爹娘呀,
要报冤仇待何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6-3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行谢过!望59老先生再传!

发表于 2006-6-4 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象我们川剧的西皮一字~!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江阳渔樵在2006-6-3 21:25:00的发言:
    第一次听到小剧种祁剧唱腔,感觉还不错!收藏了!

如喜欢,还可传几段我认为好听的。

发表于 2006-6-3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听到小剧种祁剧唱腔,感觉还不错!收藏了!

发表于 2006-6-3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剧流行地域图

祁剧流行地域图

发表于 2006-6-3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剧音乐的主奏乐器是祁胡。打击乐器中,有特制的高音战鼓、帽形噪鼓、高音小锣和低音大锣、大钹。弦乐有祁胡、月琴、三弦、板胡四大件。
  祁剧的音乐受湘南地方语言音调和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祁剧的表演艺术具有与众不同的特色。其艺术风格既有粗犷、朴实、富于山野气息的一面,也有细腻精致的一面。
    祁剧的角色行当为正生、小生、正旦、老旦、花脸、丑脚七行。表演上有一些特有的形式,“亮相”、以及各行当的出手、出脚,都有要求。祁剧的丑行艺术相当发达,除了丑行共有的诙谐、幽默之外,更多泥土的芬芳。在表演上,祁剧还特别注意绝招和特技的运用。如打叉、罗口袖功、罗帽功、紫金冠功、堆罗汉、倒大树等。有些戏还将民间武术融入武打场面,使之更具吸引力和地方色彩。
祁剧剧目中,有不少做工戏,如《烤火下山》、《刘高抢亲》等。这些戏道白、唱词很少,主要是靠表演动作来介绍剧情,展开故事,表现人物。这样一来,也就形成了祁剧重表演、重做工的特点。另外,祁剧表演还特别重视眼功,眼神表情多种多样:表现吃惊或焦急用斗眼,表现沉思用梭眼,表现威武英俊用颤眼,表现人之喜悦、爱慕用俊眼等。
  新中国成立以后,祁剧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演员们从流浪江湖的艺人,变成了人民演员。湖南省祁剧院和有关地、市、县的祁剧相继成立。省戏曲学校专设祁剧科,培养祁剧人才。
  几十年来,祁剧艺术家积极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演出了《昭君出塞》、《闹严府》、《绣楼赠塔》、《柳迎春》、《武松杀嫂》、《访贤记》、《包公坐监》等剧目,在省里的历届会演中获奖。《昭君出塞》一剧,曾三次赴北京汇报演出。 1960年春天,湖南省祁剧艺术代表团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向中央党政领导人汇报演出了《闹严府》。自1958年以来,祁剧艺术家们还创作、 改编了反映革命历史和现代生活的《黄公略》、《燕子与兰兰》、《送粮》、《松坡将军》、《小河九道弯》等现代剧目。其中,《送粮》一剧还由珠江电影制版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放映。《松坡将军》由湖南电视台拍成电视艺术片。1980年,湖南省文化局组织全省祁剧的名老艺人,在祁阳举行了祁剧教学演出,有200多名中、青年演员观摩、学习了教学演出的优秀传统剧目,并选择其中24个优秀剧目进行了录相,为祁剧艺术保留了一份珍贵的艺术遗产。

 楼主| 发表于 2006-6-3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祁剧,湖南地方大戏剧种之一。旧称祁阳班子,又称祁阳戏。因形成、发展于湖南祁阳而得名。
  祁阳人向爱歌舞,民歌小调极为丰富。祁阳之地信鬼好祀,多有百戏、杂技之艺。明代初年,弋阳等戏曲声腔流入这肥沃的土地。弋阳腔与祁阳的民歌小调、祭祀歌舞相融合,形成了高腔系统。明万历年间,祁阳一带的戏曲,又吸收了昆腔音乐和昆腔剧目。清康熙后,祁剧先后融汇徽调、汉调和秦腔,形成了弹腔。随着这不断的融合与吸收,祁剧的声腔、剧目、表演艺术日益丰富,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以弹腔为主体的多声腔的湖南地方大戏剧种。
  祁剧的流布区域较为广泛。除湖南的衡阳、零陵、怀化邵阳、郴州等地区拥有祁剧演出班社之外, 不少祁剧班社还到外省演出,足迹流布桂、粤、赣、闽、滇、黔诸省。在演出过程中,祁剧与桂剧、粤剧、闽西汉剧、广东汉剧等地方戏曲剧种,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既扩大了祁剧的影响,又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推动了地方戏曲艺术的发展,曾一度形成祁阳弟子遍天下的鼎盛局面。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祁剧积累了不少优秀的剧目。虽因历史变故、血风腥雨,加之口手相传的学艺方式,使不少剧目埋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经过挖掘整理,保留下来的剧目还有近千。
  根据声腔的不同,祁剧的剧目大体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高腔剧目。祁剧高腔最早的剧目是《目连传》,现存的传统演出本《目连正传》有124折。  其余的高腔演出剧目还有《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等。
   
其二,昆腔剧目。主要有《天官赐福》、《八仙庆寿》、《卸甲封王》、《六国封相》等。
   
其三,弹腔剧目。弹腔分南、北路,剧目题材大都来自历史小说。主要是春秋列国、秦汉三国、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水浒故事及包公戏、按院戏。如《黄飞虎反关》、《湘江会》、《吴汉杀妻》等。表现坚贞爱情和美丽神话的剧目也有不少,如《拾玉镯》、《白蛇传》等。
  祁剧的音乐体系主要由高、昆、弹三种声腔曲牌和一些过场音乐曲牌组成,以高亢、激越见称,表现力极为丰富。其中,高腔最为古老,最有特色。曲牌分南、北、正、杂等类,演唱时,以鼓击节,并配有锣鼓、唢呐伴腔。昆腔亦有正、杂之分,演唱时用唢呐、笛子伴奏。弹腔分为南、北路,演唱时男、女分腔比较严格。

发表于 2016-5-21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看,听说罗文通是祁剧著名表演艺术家,名不虚传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