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真金子在2007-2-7 19:59:00的发言: 川北河道的南充网友帮我呀!我喜欢川剧司鼓,司鼓的基础知识就行了。谢谢玩友了! “川北河”。指南充地区一带(嘉陵江,渠江,巴河)等流域地区的统称。声腔以“灯调”,“弹戏”为主要形式。当然,对高腔,胡琴等也有其擅长的剧目和演技。“灯调”,是以川北地区民间“山歌”搜集发展而成,曲牌声腔较多,常用曲牌有《补缸调》,《望山猴》,《胖筒筒》等。曲调轻快,优美动听,地方色彩较为浓厚,深受川北广大农民的欢迎。“弹戏”声腔虽与北路的“泰洪班”(专唱“弹戏”)有关,以演三国,聊斋为主,而又与陕西的“梆子腔”有其历史渊源,接受一定影响,但“川北河”的“弹戏”在川剧中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包括剧目,声腔和表演,以及司鼓的演奏技巧等)。除传统剧目:《春秋配》,《梅绛雪》,《花田错》《苦节传》四大本(弹戏),演出上有其特色外,还有些剧目是川北河独有的。如《避难钗》,《紫钗记》,《打柴教禾》,《双蝴蝶》等数十出大中型剧目(均属“弹戏”)。 “川北河”著名鼓师有卿兰亭,覃良成,谢子章,胡锡臣,曾吉元,甘海如,许剑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