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312|评论: 23

[原创·图文] 【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时刻响应政府号召】邓四平家收藏了多年的绝密文件大曝光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1-30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981年起,邓四平同学在永兴缝纫社工作的父母每年按时向人民政府上交利润500元人民币,当时500元人民币可以在永兴公社街上买一座三排两空的穿斗木结构的大瓦房。
    后来我父母工作的永兴缝纫社九十年代初期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不幸垮台了,1992年我的父亲不幸患上了尿毒症,1996年,父母叫我写了份申请书并吩咐我去找找当时的缝纫社的上级主管部门,希望能够稍微得到一点帮助,于是我就去找了当时的乡镇企业局,乡镇企业局的负责人接洽我回答说你老汉老婆婆工作的永兴缝纫社属于集体性质的企业,属于自己管自己,乡镇企业局造的工资表上是写了工资的,但要靠你老汉老婆婆自己挣自己发。我说,当年我老汉老婆婆每年都给人民政府上交了500元上缴款的啊,请求领导考虑一下我父母的具体情况嘛。领导回答说,我们也没得钱,只有靠你们自己想办法,请你们理解和原谅。

     我的父母从1958年参加永兴公社缝纫社的缝纫工作,前前后后一直工作了40年,父亲直到临死都没有退休。乡镇企业局造的工资表上虽然造有我父母的工资,但我父母从来都没有领到一分一厘。从此,我的父亲至死都再也没有找人民政府要一分一厘的工资和报销任何一分一厘的医药费用,后来母亲亦是如此。
    现在时常刻骨铭心地想起父母,想起他们默默无闻而又勤劳的一生,想起他们在世的时候为人民群众真心实意地服务与不计任何报酬所做的各种好事善事,想起他们生育我们养育我们四个子女的一生的艰辛和不容易,父母虽然平凡辛苦了一生,看似虽然平凡,但在我们当子女的心目中,却真正地善良坚韧朴实厚道有骨气,我的父母终其一生只是两位平头小老百姓,但我始终认为我的父母非常伟大!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8:30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周子古镇,一片青瓦的记忆


                                                                  文 / 邓四平 

编者按


      读过此文,古镇片片青瓦会带着清凉的雨意留在你的感觉中。在城市里并不多见的青瓦于我们也并不陌生,然而此篇带来的不只是诗情画意。古镇的青瓦是世间最美的精灵——渺小亦伟大,若用心读它,你会如醉如痴……



  青山拥四围,秀水绕三方。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记忆中的周子古镇俨然一帧淡淡的水墨画,而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镇的青瓦房却最使人难舍和难忘。
  瓦是夏天雨中最美妙的乐器。炎热的酷暑,大雨瓢泼,雨的精灵俨然天才的钢琴演奏家。风乍起,阳光收敛了灿烂的笑容,树叶飘飞,仿佛华尔兹优美高雅的舞蹈,从鱼鳞似的青屋瓦面上悠闲而从容地走过,倏地又行云流水一般轻轻地远去。
  一丝丝的清凉,瞬间似穿越林间的昨夜长风,溢满整个心灵。
  炎热的夏天,渴望雨的来临,就像年轻时候的我们,渴望乡村最浪漫的爱情,小溪一般,淙淙地流淌过我们的心灵,山花一般,在梦里只留下些许莫名的惆怅和回忆。
  “铮铮叮叮”,“叮叮铮铮”。
  当清亮的雨帘顺着屋檐垂下万千条瀑布之时,巨大的轰鸣在屋瓦上仿佛千军万马,如战鼓,似铜锣,如高亢的呐喊,又似低沉的怒吼,如虎啸,似马嘶,如断金切玉,似撕布裂帛,让人胆战,令人心惊,更让人疑心那薄薄的屋瓦瞬间就会被万千只雨的巨臂撕裂,但是一切的担心却又都成为了多余。那片片的屋瓦在磅礴的雨的大军的冲锋陷阵中,却团结紧密如盾,气定神闲,万千只雨箭却被屋瓦的巧手幻化成千年出土的古老编钟的鼓锤一般,铮铮叮叮,叮叮铮铮地敲打出清越的乐声,舒缓之时似《高山流水》,欢快之时如《春江花月夜》,低回婉转之时也似《二泉映月》,慷慨激昂之时,更胜《黄河大合唱》,让屋瓦下的人,领略一场大自然的音乐盛宴。
  落花一般,是轻轻的叹息。流水一般,是古街小巷润泽如酥的最美的回忆。
  暴雨无奈远遁,最终落荒而去。
  云开日出。瓦是最后的胜者和王者。古镇的瓦屋庇护了我们自由自在安逸舒适地生活和生存。
  平凡者往往伟大。渺小者往往坚强。
  瓦本来就是古镇里不平凡的精灵。瓦本来就是渺小但亦伟大的力。
  瓦是泥的传奇,更是火的神话。
  记忆中,故乡的农村修房造屋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用青瓦片盖房,也有专门做瓦的人从事着瓦匠的营生,但勤劳朴实的农人大多自己动手起窑烧造青瓦,原料是现成的自家农田里粘稠的泥,用脚踩,用手揉,反反复复地搅拌,那松软的泥巴全都被踩揉成凝固的混凝土一般,然后码砌成长城似土墙泥阵,制瓦的器具就似电视里制陶的工具,下边是一根粗壮结实的木柄,深深地插进土里,中间一块圆圆的木板,木扳上固定一个水桶似的圆木桶,制作瓦坯时,先将泥巴环绕圆木桶厚实地涂上一层,然后迅速地转动木桶,再用一个弓似的器具,将不整齐多余的泥割去,再用弓弦把圆圆的瓦坯平均划成几块,然后从泥坯中取走圆木桶子,一张泥制的瓦坯便成形了。
  在阳光下晾晒瓦坯,直到晒干,再整整齐齐地堆放进窑中,架上柴火烧制,几天工夫过后,窑上浇上水冷却数时,然后打开窑子,一皮一皮的青瓦也就锃亮地诞生了。
  那柔软的泥,在勤劳和智慧的手中,在火的炙烤中,瞬间变成了坚强的盾。抗击日晒和雨淋,抵御严寒和酷暑。
  漫漫的历史的长河,宁静秀美的周子,干净整洁的古镇,宛如一位沉着淡定的老人,温馨更从容。
  古镇从何处来,古镇又将回归到何处去。其实本不重要,人生匆匆,天下熙熙,去就是来,来就是去。
  惟有那古镇里青青的瓦片,见证着人间的悲欢和离合。从远古,到现在。穿越岁月的沧桑,庇佑着我们的生活和生存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心灵真实地感悟生命的真谛。
  大象无形。大道从简。自古亦然。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下我们城市的生活几乎都完全被一片钢筋和混凝土的森林所包围,那种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厚实的铺板门,竹树环抱,鸟语花香的田园式生活,早已成为了我们心灵深处的一种梦境,那种身处高大的穿斗木青瓦屋下静静听雨安逸舒适的日子也渐渐成为了一种遥远的童话和奢侈的回忆。
  穿越时空的隧道,追忆千年的沧桑,轻轻地漫步在嘉陵江畔,静静地走进周子古镇那绵延起伏鳞次栉比的古风古韵的氤氲之中,艳阳高照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晶莹似水闪烁的阳光,向日葵一般让我们的目光为之聚焦。细雨飘零的时刻,那古镇瓦屋上淡淡袅娜朦胧的轻烟,戴望舒诗歌一般,让我们为撑着花纸伞丁香一样优雅的姑娘注目。
  那山,那树,那水,那草,那一切的一切,扑朔迷离,如梦如幻,更令人如痴如醉,沐浴着扑面而来徐徐的古风,行走在古街小巷的宁静氛围之中,让人仿佛走进了历史的时光隧道,梦回了童年的心灵家园。
  周子古镇,一桢美仑美奂的山水画卷,一册浪漫休闲的经典读本。
  周子古镇,一种雨后阳光的味道,一泓天街小雨润如酥的画意诗情。
  周子古镇,嘉陵江畔最美的记忆!
  



发表于 2012-1-31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lol:lol: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1-31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liangshiwei11 发表于 2012-1-31 17: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andshake

发表于 2012-2-1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宝贝,经过鉴定,是纯文物,非赝品: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到为止 发表于 2012-2-1 10: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宝贝,经过鉴定,是纯文物,非赝品

传家宝嘎。是纯文物,非赝品!:lol: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1-30 17: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1981年起,邓四平同学在永兴缝纫社工作的父母每年按时向人民政府上交利润500元人民币,当时500元 ...

     28年前的1984年,当时我家住在永兴公社的隔壁,后来公社要修建伙食团,因此领导决定叫我家马上搬家,搬到现在的永兴大桥对面的田里住,思想不通,组织服从。于是,我家就无条件的搬家了。什么搬迁费等等,当时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字典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名词。哪像现在的一些人把搬迁当作发财致富甚至敲诈勒索政府的一种手段。叫搬就搬,坛坛罐罐全部搬迁。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若逾期不搬迁者,将处以30——300元的罚款。后来人民政府乡长周大富同志为我家出具证明:我家是按时搬迁了的!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来,我家父亲连完税一共花了424元从公社农机站买回三排两空瓦房,又花钱购了80多平方米的地在永兴街上予以了修建。1994年,我和二哥将破旧不堪的瓦房予以了改建:

     改建房屋的协议执笔人是论坛里的网友“楚霸王”的姐夫袁秋林先生。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0159405wdduwfzbqiwqbbu.jpg
发表于 2012-2-1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你是孝子,同情你父母的不幸,为你的真情所感动,你可以参加社区的温馨贴文比赛,定能获奖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在空中的鱼 发表于 2012-2-1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你是孝子,同情你父母的不幸,为你的真情所感动,你可以参加社区的温馨贴文比赛,定 ...

1、谢谢蓬安师范大学毕业的飞鱼同学的客观评价。同是校友,定当团结。
2、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感恩社会所有人们。
3、恭敬不如从命。帖了一篇《春天的思念》,感恩我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母亲。
4、诚挚地祝愿飞鱼校友身体健康,新年快乐,全家幸福!:handshake
5、诚祝你的诗歌越写越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在空中的鱼 发表于 2012-2-1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你是孝子,同情你父母的不幸,为你的真情所感动,你可以参加社区的温馨贴文比赛,定 ...

春天的思念 
  文 / 邓四平
    突然间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心中顿感悲痛万分,想起母亲勤俭节约﹑任劳任怨而又默默无闻的一生,我的眼泪便禁不住簌簌地流下来了。
    儿多母苦.小时侯,我们一家兄妹四人,父亲一直体弱多病,家中全部生活的重担自然也就压在了母亲一人的肩上。每天天不亮,母亲便第一个起床,打扫裁缝铺,拆卸铺板门,接着又要忙着挑水,砍猪草,做完这一系列繁杂的家务活,父亲和我们若还未起床的话,母亲便会在堂屋里唠叨,借责备父亲来教育我们。我们便赶紧起床,煮饭的煮饭,读书的读书,各忙各的事情去了。
    接着,母亲又要忙着调试缝纫机,注油、上底线、穿针,检查车轮皮带松紧等等,然后引燃枯炭放进火熨斗里,以便剪裁时熨烫布料。等这些准备工作刚刚做完,往往天已大亮,顾客随后登门了,母亲一边吃饭一边拿着卷尺为顾客丈量袖长、胸围、襟长等等,并将数据记录在尺码单上,母亲往往顾不上将饭吃完,便在一张宽宽的长木桌上,铺开布料,用一只小碗舀上一碗凉水,吸上一口,朝着布料“扑”地喷去,将布料“扑”地喷湿,那场面就像道术高深的道士使法一般,接着用火熨斗将布料来回熨平,烫干,再用剪刀“嚓嚓嚓”熟练地剪出前襟、后襟、袖子、衣领等部件,将这些部件在锁边机上锁完边后,边可踩缝纫机逢合了。
    母亲技艺娴熟,一件衣服往往一小时左右便可缝好,但母亲却从未马虎过,只要发现了一点儿跑线的地方,便要返工重做.那时侯,缝一件衣服可以得二角五分钱,母亲为了多挣点钱,常常是从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忙到深夜一两点钟,很多时候,我们一觉甚至两觉醒来,仍能看见母亲坐在缝纫机前弯腰弓背佝偻而忙碌的身影。当然,每天一放学回家,我们兄妹四人常常也要被安排去帮忙用手工钉纽扣,有时候为了提早完成任务,也会敷衍了事,为此,常常受到母亲的责备,说钉纽扣和做人一样,要踏实,不能敷衍了事,不然不长久,精工才能出细活儿。但母亲却从不允许我们陪她熬夜缝衣服,吃完夜饭,做完功课后,早早地母亲就要求我们上床睡觉去了。
    一晃很多年过去了,我未能成为父母事业的接班人,却做了一名教师,在家乡一所偏僻的职业中学教书谋生.每次一回家中,母亲无论再忙,也会放下手中的活计,不厌其烦地在我耳边唠叨:“儿呀,教书要认真呀,要学你父亲用卷尺量布一样,一是一,二是二,千万马虎大意不得啊!”我常常不耐烦的敷衍母亲说:“我晓得,我晓得,哎呀,妈也,你老人家就莫管那么多也!”哎,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也真是太“聪明”了啊!
    如今,我每每在生活中,在事业上屡遭挫折,历尽坎坷,甚至撞得头破血流之时,才蓦然想起母亲的教诲和告戒来,而我为什么以前却总是自以为是甚至丝毫不听呢?
    家有老人是个宝啊!而现在母亲已悄然而逝,阴阳两隔千重山,儿唤娘亲泪涟涟。现在想再看一眼母亲,再听一听母亲的声音都是一种奢望,都是已不可能的了啊!世上的母爱大多比山高,比路长,比海深,可儿女们对父母的孝顺也许比扁担更短啊.扪心自问,成天忙于生计的我们,为名忙,为利奔,为梦累,为情困,又几时为母亲忙过甚至做过什么呢?尤其是在母亲生疮害病之时,我们天天为母亲端过一杯温暖的水,递过一杯滚烫的茶吗?我们认认真真静下心来听过母亲的一次谈话吗?我们须臾不离陪伴母亲身旁为母亲嘘寒问暖了吗?不!没有!没有!没有!每一次,每一次……我总以为拿了钱给母亲用便是尽了孝道了,而每一次,每一次的逢年过节,母亲又总会借打发孙儿或者我的生日的名义,将钱退回来,甚至拿出更多的来。
    七年前的冬月初二,母亲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去蓬安县城卖废旧,当我得知母亲因脑溢血突发而去世的消息时,我倍感惭愧、内疚、不孝和悲痛万分,母亲始终不愿意跟着我们一起生活的唯一原因,竟是怕在经济上拖累我们!哎!可怜天下母亲心啊!
    如今,母亲逝去已整整七年有余了,想起母亲默默无闻和辛苦的一生,我的泪水便忍不住又簌簌地流下来了,我只感觉到心如刀绞,悲痛万分。静静地跪在母亲低矮的坟前,默默地烧上一把火纸,在春寒料峭的早春二月,在晶莹的泪光中,在无尽的思念里,我深深地觉得:沧海桑田,这世界上很多的事情都能等,当老人们风烛残年之时,唯一不能等待的便是儿女们发自内心的对父母的孝顺!
    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今生今世,我又何处报春晖呢?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飞在空中的鱼 发表于 2012-2-1 1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你是孝子,同情你父母的不幸,为你的真情所感动,你可以参加社区的温馨贴文比赛,定 ...

飞鱼校友:

     您好!

     恭敬不如从命,我已严格按照你的要求帖起了。http://www.mala.cn/thread-3860635-2-1.html
     若得奖,一定分一半奖金出来请校友同学们。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山水如画 的帖子

当前位置:主页>南充日报·六版>新闻内容
告别炊烟2008-07-30 阅读次数: 5 字数: 1403 来源:
http://www.scncrb.com/upimg/userup/0807/30225503B12.jpg


                                      告别炊烟
                                                               
                                                                      邓四平/文


       如今,无论城市,还是乡镇,都已经很少很少看见炊烟升腾了。真没想到,曾经陪伴我们度过漫漫岁月的袅袅炊烟,竟会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往事,甚至一种美好的回忆。
  记忆中,那袅袅升腾的炊烟带给我们是美丽而温馨的回忆。山野之间,绿树掩映之中,农家的屋顶上几乎同时飘起了炊烟,烟是乳白色的,很轻盈,很温柔,似翩翩舞起的长袖,如一路狂奔的马尾,又像点头哈腰的芦花。
  不过,在那贫穷而饥饿的岁月里,我们倒并不欣赏它的婀娜多姿,而最关注的是它们的升起和降落。在山坡上,牛背上、池塘里,我们的眼睛总是瞟着家的方向的炊烟。那个时候,炊烟是大家的希望,炊烟飘扬,心中不慌,炊烟不灭,生命不息!
  三十多年前,我家住在永兴公社裁缝铺里,父母每天忙着起早摸黑地缝制衣服,每日三餐煮饭的任务自然也就落在了我们兄妹四人身上。一大早天刚麻麻亮,我们便和父母一道起床了,点亮煤油灯,走进厨房,一人负责“转灶”,一人负责烧火。烧火的人坐在灶前的矮条凳上,先挽上一小把稻草点燃,凑进灶膛里,小心冀冀地用火钳拨动,并轻轻地拉动风箱,再不停地往灶膛里撒糠壳,红红的灶火贪婪地舔着锅底,屋外便也炊烟袅袅了。
  “转灶”的人一般是我们兄妹中年纪较大之人,转灶是讲究程序的,看上去仿佛一件复杂的工程一般:洗锅、掺水、淘米、掺米下锅,并不时地揭开大竹锅盖用铁铲搅动,然后又盖上锅盖,很悠闲地站在一旁催促烧火的“烧快点!快点!”负责拉风箱烧火的人,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力气活,烟熏火燎的,呛得人眼泪长流,有时候,火大了,又烤得人汗流浃背,所以拉风箱烧火都巴不得自己能早日成为“转灶”的人,也恨不得立刻就把锅里的水和米马上煮开,便狠命地拉,有时用力过猛,连风箱门也会“啪”地一声拉脱,风箱隔板上扎的鸡毛便会飞出来四处飞散,粘得满脸都是,令人大笑不已。有时,当弟弟妹妹的我们也会偷偷地躲在灶台后堵住风箱后门上的眼,拉风箱气喘吁吁的大哥便会不停地自言自语道:“咦?风箱今天怎么这么重呢?怎么这么重呢?”
  二哥的菜炒得最好,并知道怎样炼猪油,何时才能放盐,勾芡,起锅,而且懂得豆腐不能放醋等等。因此,二哥在家便从不从事烧火的活路,只负责炒菜,真令人羡慕。 尤其是家中来了客人之时,父母便会吩咐二哥将灶上挂的腊肉,割下一小块来洗净了切了炒。最小的我便常爬上风箱去尝盐味,有时二哥只顾自己尝,我们其余三兄妹便会趁锅盖掀开的那一刹那,迅速地伸长筷子去夹,甚至用手去抓。在那时,我们好像从来就没有吃饱过似的,每天一放学,便争先恐后地往家里赶,大老远一看见家中厨房上空袅袅升起的炊烟,心中便会感到无比的喜悦和温暖!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我们兄妹四人也都长大成人各奔东西了,那种厨房里一同生火煮饭炒菜热火朝天其乐融融的情景也早已不再了。现在,我们各家的厨房里早已安上了干干净净的液化气灶具了,轻轻地一扭开关,淡蓝色的天然气火焰便柔柔地燃烧起来了。我们再也不为温饱发愁了!连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洗碗机、抽油烟机、消毒柜、微波炉、电饭煲等等,如今也走进了寻常百姓家的厨房了!高高的一根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炊烟离我们的生活愈来愈远了,每每想起那往昔岁月里曾经陪伴我们共同度过那艰难岁月的炊烟,我便倍加珍惜起今天的幸福生活来,炊烟和炊烟般美丽的往事虽然远去了,但走近我们的却是更加令人欣喜的现代化社会和高水平的小康生活啊!
  再见吧,炊烟!……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2-2-1 12: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后来,我家父亲连完税一共花了424元从公社农机站买回三排两空瓦房,又花钱购了80多平方米的地在永兴街 ...


该文曾刊登于四川省《教育导报》


老屋情怀总是诗 
  文 / 邓四平
鱼鳞似的青瓦片,雪白的竹篾墙,金黄的铺板门,老屋至今还坐落在老家小镇繁华热闹的街道上,破破烂烂的四排三间青瓦房,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高楼很不协调。
记忆中,儿时的老屋竹树环绕,树影婆娑,雀鸟鸣声婉转,欢跳其间,俨然一个美丽神奇的童话世界。青青的屋瓦更像一片葱茏的榕树林,枝繁叶茂,伸出宽宽的肩臂庇佑着我们的一家。
一到春天,屋前地坝里的迎春花、月月红、梧桐花、槐花次第开放,花香四溢。屋檐下,不知何时已经飞回的燕子们正“唧唧喳喳”地闹着,嚷着,忙忙碌碌地飞进飞出,衔泥筑巢。父亲怕小燕子一不小心摔在地上,专门用油布搭在下边。时常,我就坐在屋子的门槛上看书写字。也常常抬头看那燕子一次次外出捕虫喂养雏燕。我觉得那忙碌的燕子极像裁缝铺里成天忙碌的父母。
夏天,翠色欲流流的绿藤爬满院墙。丝瓜、扁豆长得满满当当,你挤我,我挤你,金黄的南瓜花,极像美丽的朝天小喇叭,招引着蜂飞蝶舞,花下不结果实的花,叫“谎花”,我们常常采摘那花来插在耳边,扮新郎,拜天地,拜堂,手舞足蹈,热热闹闹。在裁缝铺里忙碌的父母偶尔抬头看看,并不制止,也只是惬意满足地笑笑。到了月明星稀的夜晚,清扫出一块空地,铺上凉席,此时,月光如水,一家人说说笑笑直到深夜。
后来,老家公社要修食堂,我家的裁缝铺无条件地迁移到了大桥一边的田地里修建,一条公路从门前穿过,地势更加开阔平坦,承包建修的包工头看中老房子那粗大结实的雪木料,说愿意修成砖房来换那木料,老实巴交的父亲说那占公家的便宜,不好!不好!精明的包工头便也只好作罢。老屋重新上梁立房不久,父母商量着花了省吃俭用积蓄下来的400多元钱,买了公社农机站拆下的旧排山木架子,紧挨裁缝铺的旁边又批地修建了三排两空青瓦房,一空给刚刚结婚的二哥居住,一空给我留着,那时我刚上初中,瓦屋前当街的墙壁上和分给二哥家的瓦房一样,也开着铺板门,预备着我今后好做生意谋生用,哎,想在想来,为了儿女,父母也真是用心良苦啊,用心良苦!
后来我没能成为父母事业的接班人,却做了一名教师,三年师范生涯转瞬即逝。我又回到了老家的学校教书,学校离家只有一箭之遥,于是我又住进了儿时的老屋。
事隔七年,我调动工作,父母听到了我的诉说后,没有明确反对,他们的目光中是永远放不下的牵挂。刚离开老家几个月,父亲大病一场,幸亏抢救及时。在一次次电话中,母亲始终没有告诉我半句。他们不想让立足未稳的我在异乡之外再多添一份惆怅与不安。
我爱自己的老屋及那满院的树儿花儿。很想长期与老屋厮守。我曾多次设想过对家园进行改造的蓝图。建一处养鱼池,养上几百条鱼儿,栽种几株青竹,还想种几畦油菜,晨浇暮剪。因忙于工作,这些想法只在脑海里嘴巴里一闪而过了。
而如今,父母均已不在人世,老屋空空如也,每年我也只有逢年过节才回老屋看看了,老屋依旧坐落在小镇繁华热闹的街道上,四排三间青瓦房,虽与周围鳞次栉比的钢筋混凝土楼房很不协调,但那在我眼里,心里却依旧十分亲切,就好象慈祥和蔼的父母依旧健在一般,我觉得那就是和蔼慈祥的父母依旧在深情的注视着我,打量着我,叮咛着离家归来的我……
经历了工作上,生活中的一次次磕磕绊绊,惟有老屋是我灵魂的栖息地,是我真正的精神家园。那儿的一草一木都清晰地刻在我的脑海里,扎下根儿,在夜深人静时不停的长啊长。
春天,老家屋檐下的燕子做窝鸣叫。夏天,小院子里花红叶绿。秋天,飘散丰收的香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飞在空中的鱼 的帖子




     蓬安是汉代大辞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千年风雨沧桑,一方灵秀山水。嘉陵江文化旅游胜地,国家AAAA级旅游区蓬安嘉陵第一桑梓风光秀美,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到蓬安旅游后说:“人一走进蓬安,觉得整个灵魂都干净多了!”巴蜀鬼才魏明伦到蓬安旅游后,专门为蓬安作《司马相如故里赋》,盛赞“司马相如:华丽之赋圣,浪漫之文豪也!蓬州古郡:赋圣之故里,文豪之摇篮也!”原国家建设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干峙先生到蓬安考察后说:“嘉陵江蓬安段堪比西湖秀美,可与长江媲美雄阔!蓬安的坡形码头古镇周子古镇保存比较完好,很有特色,这在你们四川乃至在全国都是少见的!”
      到蓬安旅游,为生命加油!蓬安人民淳朴善良,热情厚道,蓬安人民诚挚地欢迎您前往司马相如故里蓬安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邓四平摄影报道)


http://my.hongxiu.com/026/250669/












































发表于 2012-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可以参加国学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2-2-1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骑马拉东西 发表于 2012-2-1 16: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可以参加国学了

  处霸王翔娃子:

      等你四哥再读几年《古文观止》到。:lol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