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39|评论: 4

眉山竹业:打造中国竹产业新样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 15:30 | |阅读模式
基地篇:

  夯实产业发展的基础

  日前,记者来到丹棱县双桥镇桂香村园艺场采访,该镇粮站下岗职工刘朝家正在对新栽的幼竹林进行抚育管理。今年3月,他又在双桥镇承包荒山400亩,采用地膜覆盖种竹,先投入12万元,与原竹基地连成一片达800多亩。他对记者说:“现在投入多些,也借贷了些钱,但肯定是要赚的。”

  登上东坡区盘鳌乡白庙村龚山山顶,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东坡区盘鳌乡种竹业主杨怀刚在这里投资70多万元,成片造竹林1100亩,现在已进入丰产期,今年仅销售竹苗收入就达6万多元。农民从杨怀刚的实践中看到了种竹带来的实惠。盘鳌乡农民今年自发种竹就完成了3000多亩。

  市林业局局长李小中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一个产业建立一片基地,一片基地带富一方农民。市委、市政府把竹产业作为‘四大拳头’产品来倾力打造,首要的是要夯实基地建设这个基础。”

  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竹产业2006发展目标中,新造竹林7万亩,改造老竹林3万亩。政府的号召变成了各级林业部门、区县的行动,全市迅速掀起了竹林基地建设高潮,各区县制定了加快发展竹产业的意见、决定。东坡区实行累进制奖励,对新建竹林面积达1000亩的乡镇奖励3000元,达到1万亩的奖励6万元。区财政贴息支持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向成片造林的业主或农户发放竹业贴息贷款。东坡区万胜镇对造竹林10亩以上的奖励30元,盘鳌乡对当年新栽竹面积100亩以上的村奖励300元,500亩以上的奖励1600元。

  竹子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彭山县竹业大户曾华文可以称得上是“吃螃蟹”者。2002年他把当建筑老板挣的钱全部用于发展竹业上。现已成片造竹林4000多亩,几年累计投资已达170多万元。今年,他的竹林已进入了收获的年头,他对承包的这片竹海的未来信心十足,用他的话说:“今年开始就回收了。三年过后就是净赚了。”

  刘小波这位38岁的具有中专文化的造林人,2003年在东坡区郑军乡、正山口乡与当地村民采取股份合作的方式营造杂交竹1100亩,并新修和培修公路3.7公里,新建30米扬程提灌站1座,改建提灌站3座,修建蓄水堰2条,引水沟渠1000多米,蓄水池20多个。既为造竹及管护用水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又为村民灌溉农田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今年,他栽植的65000株撑绿3号成活率均在96%以上。

  业主造林拉起了竹基地建设的大车。从去年7月至今年6月,全市业主造林30亩以上的达133户,其中,300亩以上的27户,1000亩以上有15户,造林面积44453.7亩,已投入资金达1979万元,撑起了我市林业建设的半边天。

  目前,全市新造竹林7.84万亩,占全年任务的112%,改造老竹林2.83万亩,占全年任务的94.3%。

  采访札记: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竹产业发展,为了加快推进全市竹产业发展,市政府下发了《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并专门成立了眉山市竹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组织、领导和政策保障。今年年初,市委、市政府将新建竹林基地任务纳入各区县年度目标考核,要求各区县切实抓好竹林基地建设。目前,我市竹林基地建设进展速度快、效果好。

  竹子是一种再生性很强的绿色植物,它具有生长快、产量高、周期短、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等许多优良特性,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兼优的重要植物。目前竹业与花卉、森林旅游、森林食品一起,已成为我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服务篇:

  联起农户千万家

  彭山县保胜乡龙安村1组村民李茂春栽有8亩麻竹,目前已大多发笋进入稳产期,去年卖麻竹笋1万多元。他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收的鲜笋出笋率最高,赚的钱最多,因为一路畅通。今年,公路收费部门在全省率先把竹产品视作鲜活农产品,开通“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过桥费。

  5月21日,西龙纸业1600万元国家林业贴息贷款到位,这是市县林业部门做了大量艰苦细致工作的结果。

  东坡区财政贴息支持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向成片造林的业主或农户发放竹业贴息贷款……

  为扶持竹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决定,各级财政不再对林业规费实行统筹,全额拨付林业部门,重点用于竹产业发展,从2006年起,安排一定数量的农业化资金扶持竹产业发展。对竹产业重点龙头企业要给予重点专项扶持;农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要积极开展以林地、林木资源的权属证件作抵押的贷款业务;竹纸一体化企业自建的原料竹林基地育林费实行自提自用……

  与此同时,各类专合组织如雨后春笋。

  东坡区竹业协会成立了“邦农”公司,为种竹农户提供良种推广、技术指导、竹病虫害防治、竹产品销售等服务。公司采用垫资的方式,无偿为竹农提供种苗,待收获后退还。产品按最低保护价收购,高于最低保护价随行就市,让竹农吃上了定心丸。协会理事长郑少洪说:“我是农民的儿子,为农民服务是我一生的追求。”

  东坡区罗坪镇竹编协会把单一的竹编农户组织起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竹编产品的工艺水平和技术含量,广辟销售渠道,使产品畅销国内外。该协会现有会员3700户,辐射带动农户7000户,户均年收入达4000元。

  目前,青神县委、县政府正紧锣密鼓,精心筹备建“竹编艺术专业合作社”,进一步加大发挥竹业专合组织联系企业和农户的纽带作用,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市现有竹产业专合组织12个,拥有会员15600个。协会规范了竹业竞争行为,协调产、供、销各个环节,搞好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技术和信息服务,为竹农增收做出了较大贡献。

  采访札记:

  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农民、企业与农民之间如何有效地联接?那就是服务体系的建设。

  服务体系中政府服务不可或缺。市委、市政府在打造竹产业中制定的系列文件、措施无疑为竹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的服务,那就是大力开展竹林培育、竹产品加工技术攻关、技术培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等。

  真正能够挑起企业与农户,联接大梁的是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但我们不能不看到,我们的专合组织还不够完善,联接还不够紧密,这却需要我们更进一步加强。

  未来篇:悄然兴起的竹业旅游

  走进周山坡生态园,映入眼帘的是青翠挺拔、绿意昂然的麻竹林,穿行在绿意环绕、鸟叫虫鸣的曲径上,一种回归自然的欣悦油然而生,一切的烦忧都溶化在这浓重的绿色中。

  说到周山坡,就会想到竹全席。2002年,眉山邦农公司董事长郑少洪投资200万元在周山坡修建了生态旅游观光园,接待来自眉山等周边地区的休闲游客。为吸引、留住旅客,周山坡推出了竹笋鸡、竹笋全席等绿色生态菜谱,还聘请文艺团体到山庄演出、组织开展文艺晚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推出篝火晚会,使游人玩得开心、尽兴。良好的环境、廉价的消费、周到的服务和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赢得了消费者的赞同和认可。如今,周山坡生态观光园已成为眉山市及周边地区人们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郑少洪也因兴林致富成为带动一方的杰出代表,2004年荣获第五届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

  中国竹艺城是云华竹旅有限公司于1993年独资新建的集竹生态园林、竹编艺术品生产、展销和团体娱乐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景区,被列入四川省、眉山市的旅游精品线路。

  中国竹艺城的主要特色是竹编艺术。其竹编产品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及全国各地。座落其间的“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共七个展厅,陈列20多个国家送的竹编礼品及我国从古到今的竹编艺术精品,分为两大类,七个系列,3000多个品种。其中,竹编巨著《清明上河图》、《中国百帝国》、《竹编舞动巨龙》等一批珍品,先后荣获国际金奖3个,国内金奖5个,堪称中国民间艺术奇葩。2000年5月,文化部授予青神县为全国唯一的“中国竹编艺术之乡”;2001年5月,国际竹藤组织组织20多个国家的竹生态专家来考察后,将青神县定为“国际竹藤组织青神竹手工艺培训基地”,为世界培养竹艺人才。2003年2月,被国家旅游评为“AA”景区。

  目前,青神县以中国竹艺城为核心准备打造“中华竹文化生态博览园区”、新建“中国竹编艺术博览中心”、新建竹艺走廊、竹乡风情一条街,把竹艺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

  采访札记:

  竹产业兼具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于一体的特性,发展竹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目前,我市竹产业加工企业可以说多数仍然处在初级加工阶段,发展竹业旅游的本身也是对竹资源的开发利用,但这还远远不够。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为企业和产品赋予个性、文化等特殊意义势在必行。“青神竹编”已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其他就很难说了。

  其实,竹产业的开发前景是十分广阔的。竹笋加工、竹保健食品开发、竹纤维开发等都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只有不断延长竹产业链才能提高竹产业的综合效益。

  企业篇:

  做大做强产业龙头

  市委、市政府倾力打造竹产业的决定,无异于给竹品加工企业注入了兴奋剂。丰华纸业公司董事长刘成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可谓感慨万千:“打造竹产业,给我们做大做强企业增添了信心,只要竹基地建好了,建多了,给我们充足的原料,我们的企业就能够进一步扩张。”尽管目前竹子收购价比两年前每吨高出50元,但公司仍坚持24小时收购,今年又毅然投入巨资进行技改,使企业日产量达到120吨,预计年产量将由3万吨增加到5万吨。今年1-5月,该公司实现产值1亿多元,企业正在迅猛扩张。

  对此,市林业局局长李小中认为,在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必须的,也是最有效、唯一的途径。

  我市竹浆生产能力达18万吨,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市制浆造纸一体龙头企业4户,单纯造纸企业17户,纸品生产企业53户,全市形成了纸浆竹林培育、制浆造纸、纸品生产、纸品销售的产业链条,产品涉及纸板、包装纸、静电复印纸等多个门类。去年,我市的竹产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3.438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975亿元,到“十一五”末,全市竹浆造纸企业年生产能力将达到30万吨,将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总投资2亿元,年产5万吨的鸿源纸业,设备调试已完成,进入试生产阶段。西龙纸业引进成都环龙工业用尼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进行新、扩建和技改。今年第一期工程总投资1.8亿元,新建年产5万吨高强瓦楞纸生产线一条,技改扩建文化用纸生产线年产量达到3万吨及配套碱回收。

  青神竹编享誉中外。它既是工艺,更是企业。市委书记蒋仁富殷切希望陈云华“把竹编做大做强,带领更多的农民致富。”在全球34个国家开设了235家大型直属连锁家居商场的瑞典宜家公司,把青神县美联家居定为直接供货商。其加工、生产的各类竹器家居用品——竹编灯罩、竹编窗帘、竹编餐垫、竹编衣篮等20多个系列产品走俏世界。仅一季度就实现销售收入378万元。

  一位日本客商看到长385厘米、宽38厘米,重不足300克的“清明上河图”时,简直疑为天物。这幅用100万根细如发丝的竹丝编成的“清明上河图”,质如锦锻,细如丝绣,上面的810个人物、200多头牲畜、近百所房屋及16个民族的图腾,无一不栩栩如生、眉睫可生。这位日本客商抚摩着“清明上河图”爱不释手,当即付给陈云华14.6万元人民币。

  竹编是一个产品附加值高、劳动力密集、带动面大的产业。目前,以青神陈云华、殷超、宋美湖等为首的竹编大师带动了全县5000多农户、8000多人从事竹编产业。目前全市有竹编骨干企业24家,从业人员4万多人,2000多种产品远销美、英、日、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十一五”期间,全市将依托“中国竹编艺术之乡”、“国际竹藤组织青神竹手工艺培训基地”这两块金字招牌,倾力打造“中国竹艺城”,建设一个竹艺博物馆,办好一所竹艺培训学校和一个竹艺研究所,开辟一个竹艺网站……进一步拓展竹编生产范围,以青神为主体,辐射带动仁寿、东坡、彭山等区县,扩大全市竹编产业规模,到2010年,全市从事竹编农户达6万户,人数10万人,创汇突破1000万美元,产值达1.5亿元。

  采访札记:

  春秋战国时期,先民们就食竹笋、住竹房、用竹狩猎,编织生产、生活用具。至宋代,竹的栽培利用更加广泛,竹编工艺更是达到了相当的程度。正如苏东坡所云:“食者竹笋,庇者竹瓦,载者竹筏,焚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其可谓一日不可无竹也耶。”全市现有竹林面积近90万亩,栽培竹种已近30种,竹材产量达50万吨,鲜笋产量4万吨,各类竹加工企业41户,年产值7亿元,为竹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做大做强竹产业

  把竹产业作为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拳头产品来打造,眉山是首家。这既是基于眉山产业实际的科学决策,也是眉山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年来,眉山竹产业发展迅速,建设竹基地面积近90万亩,发展各类竹加工企业41户,形成了竹浆造纸、竹编工艺、竹材加工、竹食品加工、竹生态旅游等竹产业链,赢得了“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美誉,眉山成为了全省竹产业发展的样板。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作为产业要做大做强,我们仍然存在许多薄弱环节,需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实现既定目标。

  要做大做强竹产业,必须做大基地。竹基地是竹产业发展的基础。做“大”竹基地有三层涵义:一是把基地规模做大。全市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新增30万亩竹林,竹基地面积达到110万亩以上。目前,我市现有基地面积还不到90万亩。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规模种竹。二是把竹基地产量提高。通过推广实用新技术,实施集约化经营管理等措施,林业部门、林业企业、种植大户都要随时掌握竹业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引进、改造等提高竹林产量。三是把竹基地结构调优。合理布局材用林,笋用林和笋材用林,重点发展纸浆竹,适度发展优质笋用竹。

  要做大做强竹产业,必须做强龙头。农业产业化、龙头是核心。只有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才能起好带动作用,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竹产业重点要围绕竹编工艺、竹浆造纸、竹笋加工、竹人造板四个竹产品链培育、扶持骨干龙头企业。竹编是我市的特色,要艺术竹编与实用竹编并举,提高竹编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批量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竹浆造纸是我市竹产业的“脊梁”,实施竹浆纸一体化工程,打造竹浆造纸产业集群,到“十一五”末使眉山成为全省最大的竹浆造纸基地。

  要做大做强竹产业,必须创新机制。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积极推广“公司+农户”、企业自建原料林基地等产业化模式,实现资源培育的快速发展;积极引导发展竹产业专合组织,扩大产业规模和提高专业化水平;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风险保障机制,维护农民和龙头企业的利益,促进竹产业健康发展。

  要做大做强竹产业,必须狠抓落实。市委、市政府为推进竹产业发展,已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竹产业的文件。现在关键是狠抓落实!把市委、市政府出台的项目扶持、资金扶持、金融扶持、流通扶持等扶持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推进眉山竹产业快速发展。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7-2 12:03 |
好帖!顶眉山!祝眉山经济快速前进!![em01]

发表于 2006-7-2 16:12 |
支持!!!!!!!!!

发表于 2006-8-4 22:59 |

没见过眉山有小竹屋,要是一个村搞个竹主题的农家乐应该有市场

发表于 2006-12-7 23:36 |
做好竹文章,农民奔小康![em02]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