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09|评论: 7

[热点事件] 媒体称成都"新工荒“:人才机构多招一个工人甚至能拿到1000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2-8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六大区域现“新工荒”
时间:2012-02-08 05:14:29  来源: 新华社
   
     
  伴随着元宵节后返城的滚滚人流,以生于1980年代及其后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为中坚力量的用工市场,正迎来多重变奏。

  新华社于春节前后就中南、西南、华东、东北、华北和西北6大区域、18个省市的农民工的就业流向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显示:就流向而言,农民工已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就范围而言,招工难正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就持续性而言,区域性、结构性工荒已经常态化。

  比表象更值得关注的是“新工荒”背后的信号:处于下降通道的企业利润无法满足农民工刚性增长的工资需求之间的矛盾、城市“新二元”结构阻碍农民工“融城”梦想实现之间的矛盾,导致眼下新生代农民工“高流动性”突出,“短工化”趋势明显。这与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中西部民工回流产生叠加效应,加剧工荒感。

  记者调查发现,问题虽然多种多样,解决之道则不离其宗。“工荒或不工荒”,答案在于:“转型或不转型”。

  新态势

  “招工难”更广 “用工荒”更长 “短工化”更显

  在申苏浙皖高速公路安徽省芜湖段入口处,巨型广告牌上往年总是唱主角的招商广告,今年春节期间悄然变脸:“热烈欢迎务工人员回乡过年,百余工种万余岗位虚位以待!”

  当地政府部门在春节前即多方打听、收集回乡过年的民工信息,印制成册,提供给企业,电话、甚至登门招人。尽管用心良苦,2月3日,当地人保部门早早为返乡农民工举行专场招聘会,但4800多个招聘岗位中,依然有过半岗位“空手而归”。

  地处中部地区的芜湖的用工情况具有代表性。“春节过后,首要任务不再是招商,而是招工。”芜湖经济开发区的工作人员说。

  事实上,“招工难”正从以往的东南沿海向全国蔓延。地处浙江北部的德清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吕海清说,他们去四川广元招工,对方回应:“来我们这里招工?我们正要把外出打工的人找回老家呢!”

  在成都,政府部门专门成立重大项目人才招募办,逐级下派招工指标,人才机构多招一个工人甚至能拿到1000元。

  与以往不同,此轮“新工荒”的另一个特点是持续时间更长,区域性、结构性工荒已经常态化。

  “新华视点”与工众网的联合调查显示,全国有26.1%的被访农民工表示,所在单位经常有用工荒。

  而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民工回流现象,加剧并拉长了东部地区的工荒感。近年来,随着产业的区际转移和多个区域经济板块的发力,各地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日益加大,争夺日趋激烈。

  “以前,80%的新增劳动力在省外就业;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每年80%的新增劳动力开始在省内就业。”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农民工工作处处长吕志华说。

  最新的调查显示,春节前从省外返回河南的农民工比往年增加了20%,春节后不愿意继续到省外就业的比往年增加了15%,人数约180万人。吕志华分析,沿海和内地企业给农民工待遇差距的缩小,以及河南省招商引资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使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愿意在家门口打工。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随着各地对劳动力需求的增长,以往农民工的“单向输出”已转变为“多向流动”,过去的农民工输出地成了输入地,输入地反而成了回流地,农民工就业市场进入一个新阶段。

  造成“招工难”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短工化”。调查显示,被访农民工中,30岁以下占69.7%;38.2%的人在最近单位工作时间少于一年,25.8%为1至2年,仅有17.4%的人超过4年。

  清华大学“农民工就业趋势研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结果也显示,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其上一份工作的时间、每份工作的平均时间等均明显短于上一代农民工,其职业“高流动性”、“高脆弱性”十分明显。

  新矛盾

  企业“有情” 农民工“无意”

  记者调查发现,“新工荒”背后,集中暴露出两对主要矛盾:企业利润处于下降通道,员工工资的增长诉求处于上升通道,前者无法满足后者;作为城市常住人口的进城务工人员渴望获得市民身份,平等享受城市公共资源,而“半截子”城市化下的城市“新二元结构”,阻碍了这一诉求的实现。

  眼下,东部地区一些企业可谓“内外交困”:外部,欧债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带来出口大幅下降;而本币升值又进一步侵蚀了有限的利润空间;内部,各种成本上升,企业赢利能力下降,已无法满足工人对工资刚性增长的需求。一些议价能力弱的企业陷入“招工不足开工不足效益下降无力招工”的恶性循环。

  收入增加了吗?农民工自己却有着另一本账。老家在广西桂林的卢巧英,和丈夫两人在上海浦东航头镇的一家养猪场打工,夫妻俩年收入合计有5万元左右。她说,收入每年都增长,但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买什么东西都贵”。今年她和丈夫准备去福建。

  调查显示,40%的被访农民工去年的收入比上一年有所增加,但是48.5%的农民工收入没有变化,11.5%的人收入减少。收入增加的人中,28.5%的人收入增幅在5%以内,即低于CPI涨幅。也就是说,有约七成的农民工去年实际收入下降了。有43.5%的农民工表示“经济压力非常大”。

  “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记者和许多农民工朋友交流时,都能听到这般心声,“回老家,我们是城里人;进了城,我们又是农民工。”进城却难以“融城”。

  记者采访还发现,有一些岗位相对较好、收入相对较高的农民工,有能力在城市赚钱养家,但因为子女教育、户籍等方面遭遇的种种门槛,很难真正成为“城里人”。

  文军认为,一部分农民工可说是“劳动力移民”,以在城市定居为目的。据他的调查,有25%的农民工的收入能够在城市生活,但是“新二元结构”使得他们无法真正扎根城市。

  新信号

  “新工荒”能否倒逼发展方式转型?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2004年以来,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净增长量都低于新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且随着时间推移,两者之间差距逐步扩大。当下愈演愈烈的“工荒”更是警醒:中国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时代已经过去。

  专家认为,“新工荒”客观上提供了一种倒逼机制。其一,对企业,要加快转型升级,提高效益,增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吸引力。

  “如果转型不成功,不要说招不到人,就是公司在上海关门都不是没有可能。” 柯志坚说,上海提出降低对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依赖,现在的客观环境已不适合低端制造业的发展。记者采访感受到,许多面临“招工难”的企业都有着强烈的危机感。用工荒一再敲响警钟,企业的转型升级已没有退路。

  “招工难的问题,已经迫使企业不得不转型,我们企业的发展战略也进行了调整,一是要创造自主品牌,二是加大研究开发、引进研发人员。”浙江泰普森休闲用品有限公司经理王小奇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东部地区不少县市的企业还不断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自动化程度,降低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蔡昉认为,以“用工荒”为契机,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转移与中西部地区的产业承接,将共同完成产业结构优化的任务,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

  其二,激发更多制度创新,着力破解“新二元结构”。政府尤应积极作为。“即使实际收入与内地比没优势,但如果孩子能在城里获得较好的受教育环境,不少农民工还是会留在沿海地区打工的。”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说。

  他认为,政府不应直接用资金补贴等手段去帮助遭遇用工荒的企业,而应更多地从提升“软环境”入手,加快医疗、教育、培训等公共资源覆盖农民工群体,这实际上就是在提升区域的吸引力,熨平农民工“高流动性”带来的劳动力资源供给的波动。

  不过,河南省杞县县长李明哲指出,眼下的招工难也不应掩盖目前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实际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仍然面临很大困难,特别是没有专业技术、文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的劳动力,对于中西部众多劳动力大县来说,转移就业的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
............................................................................................................................

本版相关链接:成都企业节后招工难 农民工少了3000元不干(图)       青烛   发表于 2012-1-31 09:04

                  春节后用工荒都是假象,应聘要小心,才不会竹篮打水        蔚然同学     发表于 2012-2-9 11:03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野道士的微博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用工荒”愈演愈烈(图)
  时间:2012-02-01   来源: 综合报道
4222045824f290329995c3.jpg
当地时间1月31日,一些招聘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外举牌等待求职者。春节长假过后,浙江义乌企业陆续开工,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
但大量中小企业面临“招工难”问题,不得不为招到足够人手而使尽浑身解数。在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外,一些苦苦等待求职者的中小企业招聘人员甚至表示:“招工的比找工作的还多。”

  春节后再度出现的“用工荒”并不让人感到意外。自2003年用工荒首次出现,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一位专家表示,造成用工荒的原因很多,其中半截子城市化导致的农民工就业高脆弱性是重要原因。
  为什么会荒?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等人的研究证明,中国劳动力无限供应的时代早已过去。自2004年以来,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的净增长量都低于新增加的劳动力需求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者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步扩大。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目前出现的用工荒是这个大背景之下劳动力供求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专家称,2012年中国总体经济将呈下行态势,在这种情况下依然出现用工荒,说明中国的劳动力供求结构性问题已经非常突出。
  “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措施,使农民工的就业能够相对稳定,改变现在的高流动性、高脆弱性。”这位专家表示。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农民工的流动性确实非常大,跳槽的频率非常高。许多农民工干几个月就会跳槽。而追求高工资是他们跳槽的最主要原因。
  来自黑龙江的物业维修工赵忠伟来北京打工不到两年,已经换了三个单位。他告诉本报,单位既没给自己买社保,也没有什么奖金,凭自己的手艺,每月2400元的工资实在干得没意思。只要有其他单位多给两三百元,他就毫不犹豫地辞职另谋职位。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者章峥的研究表明,由于考虑到外出打工的成本收益,一般35岁以上的农民工在外出打工时往往会有所顾虑。中年以上的农民工不愿意离乡打工,也是导致劳动力供应减少的一个原因。
  过去由于劳动力供应相对充足,导致企业招工中往往设置了较为苛刻的年龄限制。许多东南沿海的制造企业,为了保证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在招聘信息中往往要求年龄18到25岁,一般最高不超过30岁。
  记者注意到,今年春节之后的招聘信息中,年龄有不少放宽到35岁,部分保洁、保安等工种则放宽到45岁甚至更高。
  由于农民工就业的高流动性,导致他们难以进行必要的职业培训,技能成长较慢,因而导致了职业需要与人员技能的不匹配,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的供需错位。
  北京师范大学收入分配与贫困研究中心主任李实表示,目前的城镇化是不彻底的,农民工并没有完全融入城市,这导致农民工在城市成为边缘人,不仅扭曲了就业市场的供需,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2083848904f2903247de0d.jpg
当地时间1月31日,浙江义乌市人力资源市场外,一些中小企业的招聘人员举牌等待求职者。
  理性看待用工荒
  在用工荒出现的第十个年头,有必要理性地看待这个与整体就业难并存的特殊问题。
  社科院劳动与人力资本研究室研究员都阳认为,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脆弱性对社会保护提出特别要求。他同时提出,要改变农民工与城市的割裂,必须采取措施让农民工平等地享有各项公共服务。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全国总工会等所做的统计,目前农民工整体来说社会保障相当不健全,各项社保的参保率都大大低于城镇职工。
  全国总工会去年公布的《2010年企业新生代农民工状况调查及对策建议》在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面临的整体收入较低、工作不稳定、社保参与率等问题之后,建议“十二五”期间,全国每年至少解决400万新生代农民工进城落户问题,并确保他们享有与当地市民平等的待遇。
  章峥表示如果不能够实现真正的市民化,如果在住房、子女就学等方面得不到合适的安排,仅仅一张城市户口证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尽管去年全国各个省都陆续提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是许多企业在招工时往往就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给薪,同时还想方设法增加工作时间和劳动强度,以期降低成本。
  而由于各省的劳动监察队伍普遍不足,监察力度不够,对于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不法行为,难以起到监督和纠正的作用。
  至于企业反映的由于用工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这位专家表示,目前中国企业整体税负过高,政府应该想办法积极采取各种减税措施,减轻企业负担,做到让利于民。
  “用工荒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要多方面采取措施来应对。政府、企业以及民工自身,都有要承担的责任,这个谁都不要逃避。”上述专家说。
  用工荒带给企业的不仅仅只是负面作用。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世俭在走访了东南沿海部分城市后发现,用工荒正在倒逼中国加工企业进行产业转移和技术改造,或是将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劳动力供应地,或者改进技术,减少用工数量。他认为,长远来看,这将促动中国经济发展。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野道士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2-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外企在华遭遇“用工荒”
时间:2011-12-23  来源: 新华网

   
     【美国《福布斯》双周刊网站12月20日报道】题:中国沿海出现用工荒 (记者肯尼思·拉波扎)  

     
  人们可能会认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国家应该劳动力绰绰有余,但在中国雇用工人正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难。这在中国沿海大城市最突出。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最近让成员回答“2012年你在商业上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这个问题,答案不是经济减速,不是房地产危机,不是信贷泡沫,也不是缺少贷款,答案是工人。


  美国公司面临的人力资源困难包括在竞争非常激烈的中国劳动力市场上发现、雇用和留住雇员。有公司报告说,招募和留住有能力的雇员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外国和国内公司对这类雇员的需求大于供给。


  这些公司注意到,招募有能力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尤其困难。


  人才短缺问题往往影响盈亏,因为公司要通过提高综合补偿金和福利来留住雇员。U SCBC的一名调查对象说,他的工厂把工资从2 010年的水平提高了20%,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增加。


  2008年,在全球信贷危机期间,中国沿海城市如上海和广州,有2 0 0 0万人失业。政府迅速行动,用一项价值700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那些失业者中有近一半回到内地城市和远离沿海的农村地区。那时,资金充裕的内地政府忙于新修道路、桥梁和住宅来发展本地区。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全球经济的艾拉·卡利什说,工人们觉得待在三线城市比回到沿海一线城市更值得。


  卡利什最近对记者说:“中国的政府和公司希望向韩国和台湾靠拢,它们想成为下一阶段的开发者,创造在全球有竞争力的产品。它们必须沿着价值链上升,否则就将面临劳动力短缺。中国和美国一样正面临人口结构的改变:工作者更少,退休者更多。我认为,政府认识到了这种状况,公司也感觉到了。它们要么迁往中国内地,要么完全退出中国。”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野道士的微博

2017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2-2-9 0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道士 的帖子


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又让企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

矛盾啊:L

发表于 2012-2-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事!用工荒,总比就业难好。:lol

感谢有您!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2-9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民工翻身做主了。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zhouwr的微博

 楼主| 发表于 2012-2-9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用工和希望找工作的朋友,不妨看看上面的文章。: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http://www.mala.cn/source/plugin/jishigou_dzx/images/favicon.ico 该帖已经同步到麻辣微博 野道士的微博

发表于 2012-2-1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拿手术刀还不如拿剃头刀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