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12|评论: 1

广元市GDP与国税收入的相关性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11 10:47 | |阅读模式
GDP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对象,税收收入是国家参与社会收入分配的结果,通过对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找出税收收入与GDP增长之间的客观关系,进而运用这种客观关系的规律指导税收计划和管理工作。
一、 广元市国税收入与GDP增长的基本情况
GDP:从“九五”期末2000年的86.29亿元,2004年增加到127.47亿元,增长47.72%,年平均增长10.25%;
国税收入:从“九五”期末的2.27亿元,2004年增加到3.73亿元,增长64.31%,年平均增长13.2%;
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业结构得到不断升级和优化,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2000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 40.04:25.92:34.04,2004年全市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36.12:29.60:34.28,与2000年相比,第一产业降低了3.92,第二、三产业分别提高了3.68和0.24。
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
附表一
  第一产业比重 第二产业比重 第三产业比重
全国 15.2      53.0         31.8 
四川 21.3      41.0         37.7 
广元 36.1      29.6         34.3 

总体来看,广元市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水平较低,基本不提供国税税收的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5个百分点,属典型的农业市,主要提供国税税收的二、三产业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和3.4个百分点,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水平,必然会直接影响到税收收入水平。
二、GDP与国税税收收入的相关分析
经济是税收的源泉,税收归根到底来自GDP,所有税收都是GDP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结果。如果把GDP比作一个大蛋糕,蛋糕越大,意味着所切除的税收蛋糕就越大。所以说GDP总量扩张是影响税收增长的主导因素。
以下,根据广元市实际情况,对税收收入、主体税种、增速等与GDP及相关数据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一)GDP与税收收入总量的相关性分析
2000年-2004年全省、广元GDP、税收情况
附表二                                                  单位:亿元
 全    省
年份 GDP 现价环比 国税收入 环比 GDP税收负担率
2000年 4010.25 8.0% 194.8 12.0% 4.9%
2001年 4421.76 10.3% 221.91 13.9% 5.0%
2002年 4875.12 10.3% 243.23 9.6% 5.0%
2003年 5456.32 11.9% 271.98 11.8% 5.0%
2004年 6556 20.2% 329.62 21.2% 5.0%
平均增长速度 13.1% 14.1%
 广 元 市
年份 GDP 现价环比 国税收入 环比 GDP税收负担率
2000年 86.29 1.2% 2.27 7.3% 2.6%
2001年 87.89 1.9% 2.6 14.5% 3.0%
2002年 94.1 7.1% 2.84 9.2% 3.0%
2003年 104.1 10.6% 3.17 11.6% 3.0%
2004年 127.47 22.4% 3.73 17.7% 2.9%
平均增长速度 10.2% 13.2%

从附表二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得到以下结论:
1、 广元市GDP从2000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增长呈现加速增长的特性,2000年到2002年仅实现一位数的增长,2003和2004年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且2004年的增长速度已经超过了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这表明广元市的经济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期。;
2、 广元市国税收入2000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1个百分点,年份之间增长幅度的变化趋势与全省年份之间增长增幅的变化趋势十分吻合。
3、 广元市GDP占全省GDP比重由2000年的2.15%下降到2004年的1.94%,这也是广元的GDP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增长速度的必然结果。
4、 广元市国税收入占全省国税收入比重从2000年到2004年基本维持在1.2%左右,较为平稳;
5、 广元市国税收入GDP税收负担率基本维持在3%左右,低于全省水平2个百分点,这是由于产业结构比例构成所造成的,国税收入主要来自第二产业,而广元市第二产业的比重为29.6%,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1.4个百分点。
6、 广元市国税收入平均增长速度高于GDP平均增长速度3个百分点,这是第二产业的发展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的具体反映。

从总量上对广元市税收收入与GDP总值的相关关系作定量分析。将广元市2000年到2004年的税收收入(y)对GDP(x)的两组资料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a+bx;其中a为常数,b为参数(回归系数)。
根据附表一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总量回归模型:y=0.032024593x-0.279498589 
(b=0.032024593  a=-0.279498589)
R(相关系数)=0.968  R square(判定系数)=0.936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
R(相关系数)=0.968表明,2000年-2004年广元市国税税收收入与GDP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R square(判定系数)=0.936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为93.6%,即说明GDP对国税税收收入的解释程度达到93.6,而其他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只有***%。(注:本文所指的其他因素包括税收政策的调整、征管质量、组织收入原则的落实程度等不同因素)。
参数b=0.032024593表明了国税税收收入与GDP总量的比例关系,即GDP每增加1亿元,税收收入相应增加0.032亿元,此时税收GDP负担率为3.2%。
(二)GDP与国税税收收入增速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附表二的数据,将广元市2000-2004年的税收收入环比(y)对GDP现价环比两组资料建立回归模型,经过计算,结果如下:
y=0.333612x+0.091885
R(相关系数)=0.6969  R square(判定系数)=0.4856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GDP总量与税收收入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但GDP增量与税收收入增量仅表现为一般相关,且判定系数为0.4856,表明GDP增长率对税收增长率的解释程度较低,仅为48.56%,其他因素却达到51.44%。这说明税收收入的增长并不都是由于GDP的增长带来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力相对更大一些。
(三)广元国税主体税种与GDP相关数据相关性分析
广元市2000年-2004年增值税收入情况
附表三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国税收入 增值税 增值税比重
2000年 86.29 2.27  2.04  89.87%
2001年 87.89 2.60  2.31  88.85%
2002年 94.1 2.84  2.43  85.56%
2003年 104.1 3.17  2.70  85.17%
2004年 127.47 3.73  3.29  88.20%

从附表三的数据可以看出,增值税在我市国税收入中比重极高,增值税收入情况好坏,对整个税收收入影响极大,是我市国税收入的主体税种。
以下我们对我市第二产业工业增加值与工业增值税和第三产业批发零售贸易业与商业增值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 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值税的相关性分析
2000年-2004年全省、广元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值税情况
   附表四                                                 单位:亿元
全省
年份 工业增加值 现价环比 工业增值税 环比 税收负担率
2000年 1273.8 8.0% 105.26  8.9% 8.3%
2001年 1407.8 10.5% 120.60  14.6% 8.6%
2002年 1551.5 10.2% 132.13  9.6% 8.5%
2003年 1771.4 14.2% 153.90  16.5% 8.7%
2004年 2165.2 22.2% 187.89  22.1% 8.7%
平均增长速度   14.2% 15.6%
广元市
年份 工业增加值 现价环比 工业增值税 环比 税收负担率
2000年 14.20  -18.4% 1.28 -7.9% 9.0%
2001年 14.78  4.1% 1.42 10.9% 9.6%
2002年 16.54  11.9% 1.67 17.6% 10.1%
2003年 19.10  15.5% 1.86 11.4% 9.7%
2004年 24.65  29.1% 2.41 29.6% 9.8%
平均增长速度 14.8% 17.1%
从附表四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得到以下结论:
(1)广元市工业增加值和工业增值税总体呈同步加速增长态势;
(2) 广元市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
(3) 广元市工业增值税2000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高于于全省的平均增长速度;
(4)广元市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比重基本维持在1.1%左右;
(5)广元市工业增值税占全省工业增值税比重基本维持在1.2%左右,较为平稳;
(6)广元市工业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高于全省水平1个百分点;
(7)广元市工业增值税增速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速。
将广元市2000年到2004年的工业增值税(y)与工业增加值(x)的两组资料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a+bx。其中a为常数,b为参数(回归系数)。
根据附表三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回归模型:y=0.103220716x-0.114902662
 (b=0.103220716  a=-0.114902662)
R(相关系数)=0.9926  R square(判定系数)=0.9853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
R(相关系数)=0.9926表明,2000年-2004年广元市国税工业增值税与GDP工业增加值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的关系;
R square(判定系数)=0.9853表明,该模型的拟合度为98.53%,即说明工业增加值对国税工业增值税的解释程度达到98.53%,而其他因素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只有不到1.5%。
参数b=0.103220716表明了国税工业增值税与GDP工业增加值的比例关系,即GDP工业增加值每增加1亿元,工业增值税相应增加0.1032亿元,此时税收负担率为10%左右。
2、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和商业增值税的相关性分析

2000年-2004年全省、广元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商业增值税情况
附表五                                                                单位:亿元
 全省
年份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现价环比 商业增值税 环比 税收负担率
2000年 885.3 11.6% 37.00  7.2% 4.18%
2001年 97*** 10.3% 40.38  9.1% 4.14%
2002年 1108.6 13.5% 45.11  11.7% 4.07%
2003年 1621.5 46.3% 47.70  5.7% 2.94%
2004年 1834.1 65.4% 52.96  17.4% 2.89%
平均增长速度 20.0%   9.4%  
 广元市
 年份 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 现价环比 商业增值税 环比 税收负担率
2000年 23.40  5.4% 0.76 22.6% 3.2%
2001年 24.10  3.0% 0.89 17.1% 3.7%
2002年 26.20  8.7% 0.76 -14.6% 2.9%
2003年 39.40  50.4% 0.84 10.5% 2.1%
2004年 43.20  9.6% 0.88 4.8% 2.0%
平均增长速度 16.6%   3.7%  
从附表五的数据分析,可以直观地得到以下结论:
(1)广元市批零零售额从2000年到2004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平均速度3个百分点;
(2)广元市商业增值税从2000年到2004年平均增长速度低于全省年速度近6个百分点;
(3)广元市批零零售额占全省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2.64%,2004年为2.36%;
(4)广元市商业增值税占全省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2000年为2.05%,2004年为1.66%;
(5)广元市商业增值税税收负担率同全省相同,呈下降趋势,但税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6)广元市商业增值税增幅波动较大。
将广元市2000年到2004年的商业增值税(y)与批零零售额(x)的两组资料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如下:y=a+bx。其中a为常数,b为参数(回归系数)。
根据附表五中的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总量回归模型:y=0.003318829x+0.722253419
R(相关系数)=0.4903  R square(判定系数)=0.2404
从以上结论可以看出:
R(相关系数)=0.4903表明,2000年-2004年广元市国税商业增值税与批零零售额之间仅存在低度正相关的关系;判定系数仅为0.2404,表明用批零零售额的增长解释商业增值税增长的可信程度仅为24.04%,其他因素对商业增值税增长的作用力达到75.96%。
然而,通过对全省2000年到2004年的批零零售额与商业增值税之间的简单回归分析,经过计算,相关系数R达到0.9472,判定系数达到0.8974,表明从全省范围看,批零零售额与商业增值税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并且用批零零售额的增长解释商业增值税增长的可信程度达到89.74%,其他因素对商业增值税增长的作用力仅为10.26%。
  (四)广元市部分县区税收收入与GDP的相关性分析
由于部分统计资料收集及统计口径的变化等,以下仅对旺苍县、苍溪县、剑阁县三个地区2000年到2004年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2000年至2004年旺苍、苍溪、剑阁相关数据
附表六                                                      单位:万元
年份  旺苍县  苍溪县 剑阁县
GDP 国税收入 增值税 GDP 国税收入 增值税 GDP 国税收入 增值税

2000年 146576 4418 4341 169600 2522 2366 142425 2464 2439
2001年 125629 4988 4550 150336 2988 2616 133712 3243 2748
2002年 132733 5072 4636 172192 3109 2601 150573 2272 1995
2003年 148048 6176 5866 190243 2987 2396 166470 2578 2277
2004年 181928 8124 7791 233936 3176 2661 203776 2609 2289
根据附表六的数据计算,分别得到三个县国税收入与GDP、增值税与GDP的相关系数和判定系数如下:
 




  附表七
 
 
   旺苍县  苍溪县 剑阁县
GDP与税收收入 GDP与增值税 GDP与税收收入 GDP与增值税 GDP与税收收入 GDP与增值税
相关系数 0.8623  0.9054  0.4487  0.2504  0.2743  0.3903 
             
判定系数 0.7435  0.8198  0.2013  0.0627  0.0753  0.1523 

从附表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三个县的税收收入、增值税与GDP的相关程度差异较大,旺苍县税收收入与增值税同GDP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而且从判定系数看,用GDP解释税收收入和增值税的增长可信度分别达到74.35%和81.98%,其他因素的作用力相对较小;苍溪县和剑阁县税收收入与增值税同GDP呈低度正相关的关系,且从判定系数看,两县用GDP解释税收收入和增值税增长的可信度非常低,分别为20.13%、6.27%和7.53%、15.23%,其他因素的作用力相对较大。

三、广元市国税税收入与GDP相关性的特点
    通过以上各类相关性分析,可以得出广元市GDP与税收收入之间有如下特点:
(一)总量总体呈高度相关关系,GDP总量对税收收入总量解释度高;
(二)增幅呈一般相关关系,GDP增长对税收收入增长解释度相对较低;;
(三)县区之间GDP与税收收入相关性不一致,差异较大;
(四)GDP税收负担率偏低;
(五)GDP与税收收入增长弹性波动率较大;
四、对策及建议
(一)准确定位,深刻认识国税部门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所担负的职责。
从广元市三次产业结构看,与全国、全省相比,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在GDP总量绝对值本身较小的基础上,能带来国税收入的二、三产业总量更加相对减少。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国税部门应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在调节、优化产业结构中发挥应尽的职责。
(二)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提高征管质量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发现部分县区税收收入与GDP的相关性、解释程度不高,影响税收收入的其他因素较多,可以反映出在组织收入原则落实程度上、征管质量提高的空间上等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强调坚持组织收入原则,提高税收法治意识,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三)以税收与经济的内在关系为依据,建立科学的税源监控体系
税务部门要改变目前“就税收分析税收、就税源预测税源”的思维方式,更深层次、更广泛地研究和分析总体税源及各税种与相关经济指标的内在关系,注重应用多种宏观和微观经济指标去预测和分析税源,为税源监控提供科学依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7-22 13:17 |

好文章

宝贵的数字资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