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7日,在浙江三门县青蟹市场发生了公-安与民众的暴力冲突事件,看了整个事件的人,无不感觉到百姓的悲哀。
一直以来,在多个三门县历任领导的努力下,三门县成为了中国青蟹之乡,这是全国养殖户、经销户一起努力的结果,大家都很珍惜这个荣誉,特别是早年县里成立了青蟹市场以后,更使得我们的青蟹品牌成为了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知名的产品。
无疑,青蟹成了三门县的一个聚宝盆。就因为这个原因,原本和谐的三门青蟹产业,成为了某些资本家与个别领导吸金的对象。
几年前,大约是08年,时任县委书记温州人李书记在位时,一帮当官的提出了建立新的农贸市场,把老青蟹市场搬家过去的想法。当时的想法是由县里出政策与协调,叫私人资本家与所在村委会合作。钱由资本家出,结果三门本地的大企业海啊集团独家取得市场的建设权与后期的出卖摊位收益权。
我们先不说海啊集团如何在运作中挣了多少应该挣的,或者不应该挣的钱。结果等新的市场建设好了以后,在专门从事青蟹贩销的区域设计中严重不合理。根据海鲜销售的一贯传统思路,海鲜市场都是选择的一层的,因为海鲜是特殊的产品,需要在排水,供养、运输、空间方面的要求特别的高。而在海啊集团的设计中,海鲜的销售区域放在了二层,并且通往二层的运输通道很窄很不方便,层高只有三米。最最要命的是没有排水排污的设施设计。
正如一位老青蟹户说的一样,“这个区域设计根本不适合买青蟹等海鲜,卖蟹酱还差不多。”
本来一个好好的民生菜篮子工程,却变成了一个现状:一层农贸市场,二层是大型的鲜活农产品青蟹批发市场。三层以上的还有什么超市与娱乐城。
作为三门县的一个品牌,如果这样弄下去,必将将走上没落趋势。销售是任何海鲜产业的最后一道工序, 他们这样瞎搞无疑是自掘坟墓,而埋葬的确是我们无辜的最最辛苦的青蟹户啊。
做官的可以继续异地升迁,资本家可以拿了钱拍屁股走人,可是我们怎么办?至今,我们不明白的是,作为海啊集团也好,领导也好,他们都知道海鲜市场应该放在一层的简单道理。但是他们还是背道而驰了。莫非背后还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
但是,一个消息引发了我们无数联想:就是多年前,海啊集团就取得了三门县蛇盘乡几千亩的海洋滩涂养殖的使用权,据悉目前他们正在热火朝天的开始海洋养殖工程,目标是若干年以后成为中国最大的青蟹等海产品产、销一体的综合性公司。

我们的人民警察和老百姓冲突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