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古城保护将找不到北
年底回了一趟会理老家,看到老街的瓦檐板作了统一安装涂漆;临街的瓦当也统一换成了市场上到处可见的商品兽头纹饰瓦当。表面上看起来统一整洁了。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会理古城了!古城的魂丢了!记得有一句话:只有自己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庆幸会理历史上的繁荣,近代交通的封闭才保留了这些破砖烂瓦。。才有了南丝路上保存最完整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不知我们注意到没有?我们本地人总是对高楼新街津津乐道;外来人却总是对老宅旧巷流连忘返!会理要和外地比楼高,永远也比不上;但会理要是把古城保护和恢复搞好了,全国却没几个地方比得上!明白优劣势,有点田忌的智慧,更显古城保护的迫切。古城的瓦檐板有很多种类似笑脸的雕饰,放在全国来看都十分罕见;会理的瓦当图案异常丰富,是会理千百年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的最直接体现:有人看了会理一种瓦当图案和中国联通的标志图案竟一致,感叹道:想不到会理几百年前就有中国联通了!这就是会理瓦当的生命力;民国时期讲三民主义,会理的工匠将民主和民生弄成变形字,让我们看到这瓦当就仿佛能触摸这段历史。。。
失去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不忠实于历史的所谓“保护”,完全是“破坏性保护,保护性破坏。”张三来了说描红眉毛好看;李四来了说绿眼睛更美。。。。好心办了坏事!
毫无疑问,今后我们会更有钱,也可能会像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修得起一些没有灵魂的所谓仿古建筑;会修得起类似元天街之类的“方地街”,但对人们来说,这还是会理吗?还值得向往吗?
亡羊补牢,未为晚也。由文管部门负责,详录背街一面的瓦当图案,恢复如旧,还历史的本来面目,实为王道。
瓦当难找?依样定制或建窑烧制都可行,为了这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头!值得干,应该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