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周瑜打黄盖”来概括学生补习现象可能有点牵强。首先肯定一点,学生的学习知识不是靠补习就能获得的,说得偏激点,补习对95%以上的学生不会有任何作用效果。有经济学家说过,当利益超过正常价值3倍以上时,人就会不惜用生命去换取,翻船的贪官不少,可还是有不少官员乐此不彼。作为老师,他在不需要冒多大风险的前提下能够获取较为丰厚的经济效益,拿到是你,你也不会犯傻吧!在其他行业物欲横流时,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教师都能坚守职业操守,去经受世人对一个穷教书的唾弃吧!作为家长,把孩子送去补习,有的是为了省事,孩子放学了,家长还在工作,莫得时间照看孩子,干脆把她送老师那,一是可以辅导一下家庭作业,二来可以在这个真空时段把自己孩子看管一下,这样的家长把老师当成了自己孩子的保姆,给付一定的经济报酬理所当然吧,这就不能抱怨钱多钱少的问题了;把孩子送去补习,有的家长的确是迫于压力,不送去吧,自己的孩子总是坐后几排,老是在扫地,在被罚,送去补习,又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还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了负面影响。直白的说,补习不是强加给学生和家长的,只是老师和家长为了各自的利益,让学生成了受罪羔羊。若你不愿意把你的孩子送去补习,可以把个别老师使用的小伎俩当成无物,给自己的孩子以正面的教育,以此来培养孩子从小养成坚强的毅志未尝不可吧!大部分家长不给个别教师补习这个机会和空间,老师总不能改抢呀?再来说说补习,它能对孩子起多大的作用,不敢苟同。补习现象也不能只把棒子落到老师的头上,它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既然存在,就有它存在的道理。我们不能以偏概全,绝大部分老师职业素养还是很高的,教育工作还是挺辛苦的,大量坚持在一线的基层教师也是很清贫的,穷教师,教师穷,这个问题至少目前还没有根本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