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我用"贝音"软件把川剧高腔曲牌按上面的资料谱写出来,下面是用
"贝音"软件打开模拟钢琴演奏的效果.先将川剧高腔十大曲牌上传两支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将继续上传.
下载APP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与江阳兄同感:这种大胆尝试有利于川剧高腔曲牌推广普及!支持!
下载后对照乐谱听了几遍,提个小建议:戏曲讲究字字有音,字正腔圆,因此原谱是很有韵律道理的。演奏时要依字发音,不要奏连音。如:333,就不要奏成3--。否则无韵味矣。另,川剧高腔的节奏比较自由,不是很死板的。这就须多听老唱段了。
再次强调:大力支持楼主的积极探索!
对我等好川剧的乐盲来说,不识音谱,则曲牌的音乐效果显得更为重要,不然只有干瞪眼。
大家听一下楼主制作的川剧高腔曲牌《二郎神》
如果无法播放,请点击此处在新窗口打开
手动听楼主制作的川剧高腔曲牌《一枝花》
这还是楼主所发的第二大川剧高腔曲牌《二郎神》。
我只是搬到这里来罢了。为的是想打开贴子的时候快一点。
也建议楼主下回发贴时,一贴之中内容不要发太多。可分几贴发试试。
打开贴子太慢,看的人也就少了!
谢谢楼主!!!
期待另外八只曲牌..
严重同感!
只是这贴打开得太慢太慢,我今天试了好多次,有些失去信心了……
是看见有回贴才又试的。
把谱子先发上来可以吗?我也来试试。
期待另外八只曲牌...[em15]
呵呵,原来十大曲牌就是以一至十数字开头的曲牌啊?
果然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啊,记录一下,韵味全无,必须口传心授。听了这科技版的高腔,不知道是什么,似乎不是地球人的音乐。
但是对楼主是非常敬佩的,并且做的有积极的意义。
蒙古长调也是这样,绝对不能记谱之后按照歌谱演唱或演奏,那样完全听不出是歌曲或者音乐。所以长调也是口头与非物质遗产。这和历史典籍历史故事,陶瓷书画不同。那些东西看着东西便知道古代当时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