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道路强调的是走出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路子,这在地球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 雅安是大熊猫故乡、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的物产资源,赋予了雅安“天府之肺”“天然氧吧”“绿色宝石”等一系列美誉,在全球能源资源日益短缺,低碳经济成为发展潮流的背景下,雅安市生态优势和水电、矿产等资源优势更加凸显,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为雅安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奠定了良好的生态基础。 自撤地设市以来,雅安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瞩目成就。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指引下,雅安工业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实现了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雅安工业“基础薄弱,实力不强”的烙印牢固而深刻。如今,历史正悄然发生着改变:2007年,雅安市实现生产总值176.75亿元,财政收入18.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7户,实现工业增加值51.4亿元。到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350亿元,财政收入提升至21.65亿元。329户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总产值445.21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55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由2007年的21.8:47.7:30.5到2011年的16.3∶57.2∶26.5,结构明显优化,工业比重进一步提高,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 这一串振奋人心的数字,坚定地表明:自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工业成为雅安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雅安崛起的脊梁,为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和促进雅安新跨越打下了坚实基础。 开放雅安,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指引下,重视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相结合,重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用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工业化。2009年,雅安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构想,坚持走生态立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市委政府严格规定所建产业需达到国家一级排放目标,坚决关停污染不达标的企业,所有产业转移必须换档升级,符合环保高要求和高标准,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生态发展理念,不断巩固和扩大生态发展成果。 未来5年,雅安将按照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的要求,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未来的雅安天更蓝,水更绿,城市文明,更富有魅力。 生态文明的雅安欢迎您的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