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坛网友莽娃自本月7日因言获拘,在论坛已经发酵四天,打开【南充论坛】,前几页满眼都是关于莽娃的讨论,这让【南充论坛】成了四川麻辣社区最热的焦点,南坛也创造了每日点击评论的最高纪录,这是之前不曾遇见的,为什么莽娃会有如此大影响?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暂且叫莽娃现象吧)。 但凡来过南坛的人,或多或少的看过莽娃的帖子,如“反垃圾发电”、“关注黑网吧”、“质疑交警违规执法”、“调查假窨井事件”、“调查西河污染”、“质疑政府采购和供货商内幕”等等,我不一一列举,论坛人的眼里,莽娃关注民生,谏言政府,是个热血青年,也有人认为莽娃言论偏激,制造话题,属于个人炒作,但不管怎么说,论坛里这种“莽娃现象”真的出现了,我抽空看了近几天大部分的帖子和回复,里面不乏这几种人的存在,罗列一二,供大家探讨。 挺莽的:论坛里部分老资格网友,是挺莽的,尽管语言方式不同,有的质疑拘留莽娃有违执法公正,从法理角度深度探讨,有的从侧面提醒莽娃不要太犀利,注意保护自己,有的安慰家属情绪等等。 反莽的:这部分人,从ID注册时间看,大多数都是近几天才注册的,而且大量发帖,旗帜鲜明的拥护公安,为莽娃被拘叫好,这其中也有莽娃以前的诤友,有被曝光过的当事人及周围亲属,有幸灾乐祸的,有落井下石的,也有看热闹的,人生百态,尽现其中。 点火的:这部分人,我猜测是存在的,那就是论坛里近期爆炒的“*巴事件”(暂且这样叫吧)主人公背后的敌人,本来是一个家丑的故事,论坛也炒的就要熄火了,偏偏在这个时候,再次火光冲天,这里面,莽娃被拘是个引子,结果是更多人知道了这件事的原委,事到如今,导致“*巴事件”主人公自己也无法掌控局势。 挣分的:这部分人,就是无聊来论坛打酱油的,顺便挣分升级,没有态度,言语模糊。 以上几种人,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职业、经历、收入和观点,决定了不同的价值观,有一点相同的是,网友都表现出了对身边事物的关注与热情,对开放社会思想,探求社会真理,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也是南坛人气旺盛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的说,来南坛之前,我也是个懵懂之人,大多数认知来自主流媒体,对身边的事,没有多少自己的观点,也习惯性唱“红歌”,后来看过“莽娃们”的帖子,受到影响,也改变了我惯之已久的思维方式,我认为,只有一种发声不叫论坛,论坛就是一个汇聚民智、谏言政府、监督政务、揭露贪腐,同时也是“南充快讯”的最直接平台,关注南充的网友及打拼在外的南充人可以在这里交流资讯,共享家乡信息,如今南充倾力打造川东北中心城市,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做为城市的管理者,应该与时俱进的关注舆情,与民互动,多采纳民智,多倾听谏言,多关注民生,多包容民怨,多疏少堵,用科学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民现象,做为城市的管理者,更应该遵纪守法,廉洁自律,对网民提出的的质疑不要置之不理,任由网络猜测和延伸,非常有损一个城市的形象,用积极的态度来处理舆情事件,该调查的调查,该辟谣的辟谣,该追责的追责,我相信,管理者做好了,网民是通情达理的,这是一个社会转型期,许多讨论,许多碰撞,都围绕一个主题,那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其实,胡总、温总早就在这方面明确了观点,只是我们有的少数领导,认知上还有待提高。 莽娃儿,一个论坛ID,一个虚拟空间里说话严谨,喜欢较真的网民,现实生活里其实也是个嬉笑怒骂的普通人,他有父母,妻儿和亲朋,他有缺点,固执己见,不大听从旁人劝告,但不能否认,他有着这个社会需要的责任与良知,有着这个社会鲜有的侠肠孤胆,他敢于自曝,敢于碰硬,敢于身陷囹圄而无所畏惧,他让很多人讨厌,也因此喜欢。 “莽娃现象”的出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更多的人脱离教条主观意识,更多的人不再盲从,理性客观的看待问题,在网络社区日益壮大的同时,论坛变的更像个舞台,每一个ID背后,都有一张鲜活的脸谱,“莽娃现象”同时也暴露了一些人心里的阴暗,有些人在论坛里恶意灌水,恶意谩骂,搞人身攻击,必然也会遭受同样的回击,杀人一万自损三千,羞辱了别人,也羞辱了自己,实在得不偿失,一个论坛良性发展,少不了地方政府支持,社区加强管理和网民自律这几方面努力,否则,就会陷入网络混乱,严重损害城市的文明形象。 希望论坛出现的“莽娃现象”,能引起更多人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