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qgqshgqty

[短篇小说] “十凹儿山”传奇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18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好传奇,拜读了。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雪原花 的帖子

谢谢!说老实话,能一读就是友情了,何况是细读。
九龙的确是个好地方,算起来,大概在近20年前去过。
常来哦,欢迎。

 楼主| 发表于 2012-3-1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一潭碧玉水 的帖子

谢谢仁兄光临!帖子写得很粗糙,还望雅正。问好!:handshake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1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欣赏了,望能继续读到好友的精美的文字。

 楼主| 发表于 2012-3-20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二流子 的帖子

谢谢光临。几段文字,谈不上精美,只要能表达一些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足已。问好!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20 1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正因为短小才称得上精美,长了就难说了。说实话,我凡是要做点评的文字必须认认真真地读完读懂,看过标题就说东道西,做不来,也不会做,更不想做,真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21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二流子 的帖子

  我也曾经对一网友说:“我不稀罕什么小米椒、花椒和积分之类,毕竟自己不是孩子了,嘿嘿,已经到了青春的尾巴就难以摆动的季节了,看别人的只想学点什么,挂出的文字只想给点什么给别人。”那种只看一下标题就随便丢下几个褒奖词汇就走人的方法,也太不尊重人家的劳动了。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3-21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哦,朋友你记住,上网只是一个玩儿,如果要把自己搞得很累了,那就偏离了玩儿的主题,最好是离开一段时间再上网,又会有一种新奇的快感,真的!

发表于 2012-3-21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看第二节,语言很好;
顶上去;

发表于 2012-3-22 1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细读,好帖,顶!

发表于 2012-3-23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冕宁稀土有名气哦,到西昌就要走那个有名的稀土公司路过吧?
再顶哥哥一回;

发表于 2012-4-1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凡是目标远大者都要有一番艰苦历程才能实现心中目标;
再次拜读先生新奇之作。

发表于 2012-4-1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20年前先生是小伙子,如今是小老头;
我呢,20年前才小学毕业,如今是娃儿他妈了;
就喜欢你的传奇故事;
我每次从九龙出来都要走过您们的冕宁县,冕宁变化不大,似乎太古老了难得焕发青春。
祝愿您青春常在。

 楼主| 发表于 2012-4-1 1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传奇之三:龙窍地福眠有缘人——

  福必有缘,但有缘未必就有福,其实,多多善举便是真福、最福。此话说来颇有一些些道理。

  话说数百年前,“十凹儿山”下的村子里住着一户姓龚的人家,家有耄耋老翁,须眉皆白,望去一脸福泰之相。忽有一日,人们看见一只白鹤从龚家房顶上飞起犹如一道白光远去,很快就消失在对面的“锅锅儿山顶”里。随即那龚家便有哭声传出,原来是龚翁“过世”了。

  俗话说,有缘千载眠福地,行善万世望子孙。龚家人自然要为先翁寻找一块风水宝地下葬,所求风水宝地,要的就是:形胜势顺,藏风敛气,后靠前阔,山环水绕……于是,他家请来了一位当下造诣颇深的“阴阳先生”为先翁“撵地”。

  原来这“撵地”也是颇有讲究的。就“阴阳先生”行内也认为,若要那真正赖以大启人文的吉地福地风水地,貌似比比,但入道者却是凤毛麟角,即使找到了,最终还得要看那长眠之人和他一家与那风水宝地有缘无缘,又是否受得起、保得住!此乃个人造化——比方说吧,据传曾经就有一个“阴阳先生”撵得了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便将他家祖人的遗骸取来欲葬在那里也好发迹。但是,只在刚要下葬时就听那地下里面喝问:这宝地也是你家能入主的吗?随即还怒骂,说什么这地儿是“双斗底”家世代修成的,别什么猪骨头狗骨头都往里丢!那“阴阳先生”听了虽然七窍生烟,但于冥冥之中幡然醒悟,连忙将祖人遗骸重新收敛葬于原处;后来又走州窜县,在千里之外找到了那个叫“双斗底”的人家。所称“双斗底”只是一个外号而已,叫的人多了便闻名遐迩。因为那人家有斗一只,只是与众不同:斗底为双层设制,其中上层是活动的,可拉出来插进去,全随主人意愿,故而就此出名。那叫“双斗底”的人家几辈以来都很发财,文章单单就做在那只斗上。“阴阳先生”找到了“双斗底”家里,遂将来龙去脉细细告诉他家主人。“双斗底”家主人更是觉得好生蹊跷,因为“阴阳先生”的到来及所说的话,完全和他昨夜梦中情景是一模一样的。他完全相信“阴阳先生”所说的话是真的,于是就请他择了黄道吉日,将其祖爷遗骸取出送到千里之外的他家风水宝地安葬。也是“假的真不得,真的假不得”,此后那“双斗底”家更是风生水起好生了得,名声大振。“双斗底”家为报答那“阴阳先生”恩情,便将他接去家里供奉,说要对他“在生养老,死后安埋”。那“阴阳先生”在“双斗底”家住了几年,虽然也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但难免对家人的百般思念,日夜挠心,于是便决计要回去。“双斗底”家留他不住,只好给了他些银两,又送骑马一匹。“阴阳先生”接过银两,虽然心里很不痛快,但估计一路用度还是足足有余,想想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也白想,心里自然舒服多了,于是告别了就上路。人急马快,数日后他便回到了家乡。进村一看不禁诧异,才几年变化还真大,就连他家的几间老屋也不见了,竟赫赫然显现出一个四合大院来。后来他才知道,在他离家的这几年里,“双斗底”已悄悄为他家新修了这个四合大院,而且还为他家买了好多的田和地,只道是“阴阳先生”挣了钱托人来办理的。那“阴阳先生”一家人早已生活得富足安逸了。“阴阳先生”这时才真正地知道错怪了“双斗底”:就说那回来时只给些路费吧,当时还埋怨,原来是怕的把银子给多了道上不安全遭人暗算呢。如此看来,“双斗底”可真算得是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人,即以“斗”而论,当穷人需要借粮时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抽开,当穷人还粮的时候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插上,“小斗进大斗出”,所作文章原来如此!当然,那“双斗底”的事再说,再说也都是过往之事了。

  ——话说回来,此时“阴阳先生”要为龚翁撵出一块好地,七撵八撵,撵到了“十凹儿山”南首处。看那地,形势壮丽,气场也旺盛,堪为龙虎之地,阖家上下都十分满意。可是,就在出殡的头天夜里,那“驾鹤仙翁”却给他儿子们托了一梦,说非要把他正正地葬在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方不可!到了第二天早晨下葬时,挨到太阳都老高了,却只见“阴阳先生”仍然好好地穿着鞋子,掌着个罗盘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一点也没有要脱鞋脱袜的样子。急得龚家人火烧火燎,心子都要跳出来了,可又声张不得,哪能明说?再急,也只有耐着性子等下去!就这样一直等等等,都等到小晌午了还是不见那“阴阳先生”把鞋脱下来。

  

发表于 2012-4-6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撵地看风水,在安宁河畔农村流传的农门阵,在老先生笔下演变成传奇故事了;亏您回挖呐!
在行内的确很讲究缘分,没有那个福分。哪怕一屁股坐下一坨金还忽认为是牛屎呢?
就看着龚家有这缘分吗?
看起来难哟,不然那阴阳先生怎么到小晌午还不脱下鞋呢?
好吸引读者,期待下文;
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12-4-8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qgqshgqty 的帖子

看这架势,中国稀土工业园规模不小哈;
多年未去过巨龙了;想来变化很大吧。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凹儿山传奇之三:
龙窍地阴阳两变数

不管怎样,那“十凹儿山”毕竟也是困龙卧化之地还是颇遗一些灵气的,因此上才生发出了“石马槽白马度白银”的奇事来。无独有偶,后来又出了一桩异事,有道是:十凹山上龙抬头,马鞍山下虎抟羊;人心失信洋无水,王侯隐姓警钟长。
此话说的是数百年前,“十凹儿山”下有个棠梨儿村,村中有座“四合院”,四合院里住的是龚氏人家。龚家人丁兴旺,已是孙又见孙,数十人共居一处,可谓“五世同堂”,都道是前世今生修行的好。氏有耄耋老翁,名讳福洋,字善仁,须眉皆白,生一脸福泰之相。其辈分以他最长,被尊之为“高祖爷爷”。“高祖爷”内室已故,嗣下共有三子,也都是老实诚恳、孝顺之人,一心祝愿“高祖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但哪有青松不老的?忽有一日,见一只白鹤从龚家房顶上飞起,犹如一道白光远去,很快就消失在对面的“锅锅儿山顶”里。随即那龚家便有哭咽之声传出,原来是“高祖爷”“驾鹤仙逝”了。
俗话说,生前求福,身后求眠。要能眠得一块风水宝地,那自然就是福禄寿全美的有缘之人。龚家人自然要为“高祖爷”寻求一块风水宝地做圹,于是百里挑一,请来了一位当下造诣颇深的“阴阳先生”为其“撵地”。那“阴阳先生”姓张,名福明,人称“张道师”,亦有称之为“张端公”的。张道师有出师徒弟两个,都是很有一些手段的人物,不愧为是名师出高徒,于是均各立门户营生去了。
所求风水宝地,首要的是后靠前阔,山环水绕,形胜势顺,藏风敛气……这一切又全都为的是荫佑子孙而百代其昌。不过话说回来,要撵出一块好地不容易,要得到一块好地更不容易。就“阴阳先生”们行内也认为,若要那大启人文、真正就能赖以“一地定乾坤”的吉地福地风水地,说起来好像这也是那也是,但真能入道者管用的却是凤毛麟角;再说,即使撵到了,最终还得要看那长眠之人和他一门子孙,又与那风水宝地有缘无缘,而且是否有那福分受用得起、保护得住呢!俗话说的是,一人得道可鸡犬升天,一人丧德可祸及家门。
——比方说吧,据传曾经就有一个“阴阳先生”撵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便将他家祖人的遗骸取出,欲葬在那里以求发迹。可是,就在刚要下葬时便听那地下里面喝问:这宝地也是你家能入主的吗?随即还怒骂,说什么这地儿是“双斗底”家世代修成的,别什么猪骨头狗骨头都往里丢!那“阴阳先生”听了虽然七窍生烟,老羞成怒,但于冥冥之中竟也幡然醒悟,连忙将祖人遗骸重新收敛葬还原处,说是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就不是你的。后来他又走州窜县,竟在千里之外果然找到了那个叫“双斗底”的人家。
原来,所谓“双斗底”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外号而已,叫的人多了便闻名遐迩。因为那叫“双斗底”的人家有斗一只,只是那斗与众不同罢了,奥秘就在那斗底的机关之上。那斗底为双层设制,其中上层是活动的,可拉出来又可插进去。要插进去还是要抽出来全随主人的意愿,是想插就插,想抽就抽,故而就此得名。那叫“双斗底”的人家几辈以来都很发财,文章还真就单单做在那只斗上,是做好了做足了,还做得让人心服口服。
“阴阳先生”找到“双斗底”家里,遂将来龙去脉细细地告诉他家主人。那“双斗底”家主人始听不信,后来就觉得好生蹊跷,因为“阴阳先生”的到来及所说的话,完全和他昨夜梦中情景是一模一样的。他不得不相信“阴阳先生”所说的话是真的了,于是就请他择了个黄道吉日,小心翼翼地将其祖爷遗骸取出,送到千里之外的他家那风水宝地安葬。也是“假的真不得,真的假不得”,此后那“双斗底”家更是风生水起好生了得,逐而名声大振。“双斗底”家为报答那“阴阳先生”恩情,便将他接去家里供养,说要对他“在生养老,死后安埋。”
那“阴阳先生”在“双斗底”家住了几年,虽然也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但难免对家人的百般思念,日夜挠心,于是便决计要回去。“双斗底”家留他不住,只好给了他些银两,又送上大骡子一匹以代步。那“阴阳先生”经历事故无数,也算得是看破红尘的人。他接过银两,虽然心里免不了有些不痛快,但估计一路用度还是足足有余;再想想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也白搭,如此心里就自然舒服多了,于是告别了就上路。人急骡子快,数日后便回到了家乡。他进村一看不禁诧异不已,想不到才几年变化还真大,最显眼的是,就连他家的几间老屋也不见了,而在那老屋的地基上竟赫赫然现出一个偌大的四合院来……他先是感到奇了怪了,后来才知道,在他离家的这几年里,“双斗底”已悄悄为他家新修了如此一个四合大院,而且还为他家买了好多的田和好多的地,只道是“阴阳先生”挣了钱安排人来办理的。那“阴阳先生”一家人早已生活得富足安逸,这一切只他默默无知罢了。“阴阳先生”这时才真正地知道错怪了“双斗底”:就说那回来时只给些路费吧,当时还埋怨,原来是怕的把银子给多了道上不安全遭人暗算呢。如此看来,“双斗底”可真算得是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人,即以“斗”而论,当穷人需要借粮时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抽开,当穷人还粮的时候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插上,“小斗进大斗出”,所作文章原来如此!不过,那“双斗底”的事再说,再说也都是过往之事了。
——话说回来,那张道师要为龚家“高祖爷”撵出一块好地,观四周山形,道是十凹儿山即属风水宝地:其形势壮丽,气场旺盛,可堪藏龙卧虎;又特别以“十凹儿山”南端极佳,原为小黄龙抬首之所,世之稀有。
龚家人听了,阖府上下都觉十分地如意,只待出殡时选择下圹地点即可。说也奇怪,就在要出殡的头天夜里,那“驾鹤仙翁”却给他的儿子们托了一梦,说非要把他正正地葬在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方不可!而且又再三叮嘱……龚家老大梦醒之后觉得好生奇异,赶忙招呼众弟兄商议。此梦一经说起,大家都感到十分地惊奇,不约而同,直觉得不可不信哦!
俗话说是一了百了,那“驾鹤仙翁”去了也就弃了,却又为何还单单要惦记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点儿恋恋不舍呢?这此中机关非是常人识得的。当然,也只有象“高祖爷”那样的行善得道之人才会有缘葬在“蒸笼地”,不过又为何要单单选在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方呢?
次日天明出殡,一拨人吹吹打打将龚家“高祖爷”抬上“十凹儿山”去。忽然间却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虽然只在一会儿便雨过天晴,可是山上低洼处已经积了水。待暴雨后,张道师这才端着罗盘开始撵地,他东瞄西看,又掐又算,直挨到太阳都老高了却亦无定在。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时不时地也发出些催促和埋怨的声音。这一来,不知是紧张还是什么,张道师更加地显得有些心烦意乱,乃至于满头都大汗了,他也都搞不懂。
事到如今,见张道师仍然好好地穿着鞋子,掌着个罗盘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一点也没有要脱鞋脱袜的样子,直急得龚家人火烧火燎,心子都要跳出来了,可一想“高祖爷”托梦情景,又声张不得,哪能明说?再急,也只有耐着性子等下去!就这样一直地等等等,都等到小晌午了还是不见张道师把鞋脱下来。事情到了这地步,龚家族人中一小伙儿实在忍耐不住,于是便大声问他撵好没有。
张道师此时正好转到一个小水坑边。他刚要抬腿跳过那小水坑,忽听喝问一紧张,身子禁不住打个趔趄,一只脚便蹅入水坑之中,待拔出脚来时那脚上鞋子却陷在了泥沼里……
“好了!就在这里——你家敢要吗——急什么急——”张道师这下也有些生气了。他弯下身子欲将鞋子从水坑里拔出来……
龚家人看那水坑也傻了眼儿,还真不敢相信此处就是“蒸笼地”,可又明明地看见那“阴阳先生”的一只鞋子就“放”在了泥潭里,再想想“高祖爷”于梦中嘱咐……
倒是张道师先开了腔。他说:“蒸笼地蒸笼地,这里就是蒸笼地!这蒸笼地你家也敢要吗?”
“看先生说的……”龚家老大说道:“既然先生都再三说了这里就是蒸笼地,还哪来什么敢要不敢要的话?相信先生,相信先生——先父好歹就下葬这里了!”
张道师一听,踌躇间把鞋拔起来用力一扔,那鞋便又落在了数丈开外的一个高坎之上。他看看那鞋,又看看那水坑,他忽然就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又分明地夹杂着几分的沮丧:啊呵呵……啊呵呵的让人听起来感到真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那龚家“高祖爷”果然就葬了“蒸笼地”。据传那日下圹时,好生生地晴空里打了个大炸雷,又仿佛还听到地下有龙吟之声,随后还接连下了有几个时辰的大雨。后来,有人说那“蒸笼地”是龙的鼻孔,也有人说那“蒸笼地”是龙的眼睛,还有人说是龙的鼻梁的,总之,似乎都与那传说中受困于“十凹儿山”的小黄龙有关。但不管是鼻孔也好鼻梁也好,还是眼睛也好,总之是宝地无疑,那龚家果然就风生水起更加地兴旺发达起来。添丁进口,不过几年人员猛增,乃至于小孩儿都多到照顾不过来了,便用猪槽盛上饭菜任其抓食。再说那生意场上,可谓招财进宝日进斗金,通江达海骡嘘马盎。官场之上更是了得,其时正值元末明初朝廷用人之际,龚氏子弟中人把握机遇尽显才能,先是有人把泸沽县知事认了亲家,后又有人拜了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为把兄弟,还有苏州府……如此一来,上下勾连是左右逢源,且不说乡里县里府里都有了人,单就一个村长里长的便很是“吃得开”,就连乡里县里的也要让着几分……言而总之,龚家富贵不可言足,一时显赫有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凹儿山传奇之三:
龙窍地阴阳两变数
不管怎样,那“十凹儿山”毕竟也是困龙卧化之地还是颇遗一些灵气的,因此上才生发出了“石马槽白马度白银”的奇事来。无独有偶,后来又出了一桩异事,有道是:十凹山上龙抬头,马鞍山下虎抟羊;人心失信洋无水,王侯隐姓警钟长。
此话说的是数百年前,“十凹儿山”下有个棠梨儿村,村中有座“四合院”,四合院里住的是龚氏人家。龚家人丁兴旺,已是孙又见孙,数十人共居一处,可谓“五世同堂”,都道是前世今生修行的好。氏有耄耋老翁,名讳福洋,字善仁,须眉皆白,生一脸福泰之相。其辈分以他最长,被尊之为“高祖爷爷”。“高祖爷”内室已故,嗣下共有三子,也都是老实诚恳、孝顺之人,一心祝愿“高祖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命百岁。但哪有青松不老的?忽有一日,见一只白鹤从龚家房顶上飞起,犹如一道白光远去,很快就消失在对面的“锅锅儿山顶”里。随即那龚家便有哭咽之声传出,原来是“高祖爷”“驾鹤仙逝”了。
俗话说,生前求福,身后求眠。要能眠得一块风水宝地,那自然就是福禄寿全美的有缘之人。龚家人自然要为“高祖爷”寻求一块风水宝地做圹,于是百里挑一,请来了一位当下造诣颇深的“阴阳先生”为其“撵地”。那“阴阳先生”姓张,名福明,人称“张道师”,亦有称之为“张端公”的。张道师有出师徒弟两个,都是很有一些手段的人物,不愧为是名师出高徒,于是均各立门户营生去了。
所求风水宝地,首要的是后靠前阔,山环水绕,形胜势顺,藏风敛气……这一切又全都为的是荫佑子孙而百代其昌。不过话说回来,要撵出一块好地不容易,要得到一块好地更不容易。就“阴阳先生”们行内也认为,若要那大启人文、真正就能赖以“一地定乾坤”的吉地福地风水地,说起来好像这也是那也是,但真能入道者管用的却是凤毛麟角;再说,即使撵到了,最终还得要看那长眠之人和他一门子孙,又与那风水宝地有缘无缘,而且是否有那福分受用得起、保护得住呢!俗话说的是,一人得道可鸡犬升天,一人丧德可祸及家门。
——比方说吧,据传曾经就有一个“阴阳先生”撵到了一块风水宝地,于是他便将他家祖人的遗骸取出,欲葬在那里以求发迹。可是,就在刚要下葬时便听那地下里面喝问:这宝地也是你家能入主的吗?随即还怒骂,说什么这地儿是“双斗底”家世代修成的,别什么猪骨头狗骨头都往里丢!那“阴阳先生”听了虽然七窍生烟,老羞成怒,但于冥冥之中竟也幡然醒悟,连忙将祖人遗骸重新收敛葬还原处,说是该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的就不是你的。后来他又走州窜县,竟在千里之外果然找到了那个叫“双斗底”的人家。
原来,所谓“双斗底”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外号而已,叫的人多了便闻名遐迩。因为那叫“双斗底”的人家有斗一只,只是那斗与众不同罢了,奥秘就在那斗底的机关之上。那斗底为双层设制,其中上层是活动的,可拉出来又可插进去。要插进去还是要抽出来全随主人的意愿,是想插就插,想抽就抽,故而就此得名。那叫“双斗底”的人家几辈以来都很发财,文章还真就单单做在那只斗上,是做好了做足了,还做得让人心服口服。
“阴阳先生”找到“双斗底”家里,遂将来龙去脉细细地告诉他家主人。那“双斗底”家主人始听不信,后来就觉得好生蹊跷,因为“阴阳先生”的到来及所说的话,完全和他昨夜梦中情景是一模一样的。他不得不相信“阴阳先生”所说的话是真的了,于是就请他择了个黄道吉日,小心翼翼地将其祖爷遗骸取出,送到千里之外的他家那风水宝地安葬。也是“假的真不得,真的假不得”,此后那“双斗底”家更是风生水起好生了得,逐而名声大振。“双斗底”家为报答那“阴阳先生”恩情,便将他接去家里供养,说要对他“在生养老,死后安埋。”
那“阴阳先生”在“双斗底”家住了几年,虽然也是锦衣玉食无忧无虑,但难免对家人的百般思念,日夜挠心,于是便决计要回去。“双斗底”家留他不住,只好给了他些银两,又送上大骡子一匹以代步。那“阴阳先生”经历事故无数,也算得是看破红尘的人。他接过银两,虽然心里免不了有些不痛快,但估计一路用度还是足足有余;再想想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想也白搭,如此心里就自然舒服多了,于是告别了就上路。人急骡子快,数日后便回到了家乡。他进村一看不禁诧异不已,想不到才几年变化还真大,最显眼的是,就连他家的几间老屋也不见了,而在那老屋的地基上竟赫赫然现出一个偌大的四合院来……他先是感到奇了怪了,后来才知道,在他离家的这几年里,“双斗底”已悄悄为他家新修了如此一个四合大院,而且还为他家买了好多的田和好多的地,只道是“阴阳先生”挣了钱安排人来办理的。那“阴阳先生”一家人早已生活得富足安逸,这一切只他默默无知罢了。“阴阳先生”这时才真正地知道错怪了“双斗底”:就说那回来时只给些路费吧,当时还埋怨,原来是怕的把银子给多了道上不安全遭人暗算呢。如此看来,“双斗底”可真算得是宅心仁厚乐善好施之人,即以“斗”而论,当穷人需要借粮时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抽开,当穷人还粮的时候他便把斗底的上层插上,“小斗进大斗出”,所作文章原来如此!不过,那“双斗底”的事再说,再说也都是过往之事了。
——话说回来,那张道师要为龚家“高祖爷”撵出一块好地,观四周山形,道是十凹儿山即属风水宝地:其形势壮丽,气场旺盛,可堪藏龙卧虎;又特别以“十凹儿山”南端极佳,原为小黄龙抬首之所,世之稀有。
龚家人听了,阖府上下都觉十分地如意,只待出殡时选择下圹地点即可。说也奇怪,就在要出殡的头天夜里,那“驾鹤仙翁”却给他的儿子们托了一梦,说非要把他正正地葬在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方不可!而且又再三叮嘱……龚家老大梦醒之后觉得好生奇异,赶忙招呼众弟兄商议。此梦一经说起,大家都感到十分地惊奇,不约而同,直觉得不可不信哦!
俗话说是一了百了,那“驾鹤仙翁”去了也就弃了,却又为何还单单要惦记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点儿恋恋不舍呢?这此中机关非是常人识得的。当然,也只有象“高祖爷”那样的行善得道之人才会有缘葬在“蒸笼地”,不过又为何要单单选在那“阴阳先生”放鞋子的地方呢?
次日天明出殡,一拨人吹吹打打将龚家“高祖爷”抬上“十凹儿山”去。忽然间却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了大雨。虽然只在一会儿便雨过天晴,可是山上低洼处已经积了水。待暴雨后,张道师这才端着罗盘开始撵地,他东瞄西看,又掐又算,直挨到太阳都老高了却亦无定在。众人都眼巴巴地看着他,时不时地也发出些催促和埋怨的声音。这一来,不知是紧张还是什么,张道师更加地显得有些心烦意乱,乃至于满头都大汗了,他也都搞不懂。
事到如今,见张道师仍然好好地穿着鞋子,掌着个罗盘还在那里转来转去,一点也没有要脱鞋脱袜的样子,直急得龚家人火烧火燎,心子都要跳出来了,可一想“高祖爷”托梦情景,又声张不得,哪能明说?再急,也只有耐着性子等下去!就这样一直地等等等,都等到小晌午了还是不见张道师把鞋脱下来。事情到了这地步,龚家族人中一小伙儿实在忍耐不住,于是便大声问他撵好没有。
张道师此时正好转到一个小水坑边。他刚要抬腿跳过那小水坑,忽听喝问一紧张,身子禁不住打个趔趄,一只脚便蹅入水坑之中,待拔出脚来时那脚上鞋子却陷在了泥沼里……
“好了!就在这里——你家敢要吗——急什么急——”张道师这下也有些生气了。他弯下身子欲将鞋子从水坑里拔出来……
龚家人看那水坑也傻了眼儿,还真不敢相信此处就是“蒸笼地”,可又明明地看见那“阴阳先生”的一只鞋子就“放”在了泥潭里,再想想“高祖爷”于梦中嘱咐……
倒是张道师先开了腔。他说:“蒸笼地蒸笼地,这里就是蒸笼地!这蒸笼地你家也敢要吗?”
“看先生说的……”龚家老大说道:“既然先生都再三说了这里就是蒸笼地,还哪来什么敢要不敢要的话?相信先生,相信先生——先父好歹就下葬这里了!”
张道师一听,踌躇间把鞋拔起来用力一扔,那鞋便又落在了数丈开外的一个高坎之上。他看看那鞋,又看看那水坑,他忽然就笑了起来,那笑声里又分明地夹杂着几分的沮丧:啊呵呵……啊呵呵的让人听起来感到真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那龚家“高祖爷”果然就葬了“蒸笼地”。据传那日下圹时,好生生地晴空里打了个大炸雷,又仿佛还听到地下有龙吟之声,随后还接连下了有几个时辰的大雨。后来,有人说那“蒸笼地”是龙的鼻孔,也有人说那“蒸笼地”是龙的眼睛,还有人说是龙的鼻梁的,总之,似乎都与那传说中受困于“十凹儿山”的小黄龙有关。但不管是鼻孔也好鼻梁也好,还是眼睛也好,总之是宝地无疑,那龚家果然就风生水起更加地兴旺发达起来。添丁进口,不过几年人员猛增,乃至于小孩儿都多到照顾不过来了,便用猪槽盛上饭菜任其抓食。再说那生意场上,可谓招财进宝日进斗金,通江达海骡嘘马盎。官场之上更是了得,其时正值元末明初朝廷用人之际,龚氏子弟中人把握机遇尽显才能,先是有人把泸沽县知事认了亲家,后又有人拜了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为把兄弟,还有苏州府……如此一来,上下勾连是左右逢源,且不说乡里县里府里都有了人,单就一个村长里长的便很是“吃得开”,就连乡里县里的也要让着几分……言而总之,龚家富贵不可言足,一时显赫有加。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自龚家“高祖爷”驾鹤后,其嗣男龚老大便为一家之长,总管龚门大事。那龚老大亦属善良厚道之人,秉承先父遗训,勤谨持家,又接连修造了两个大院子,一堂三进制梳工雕刻,十分地宽敞富丽。虽然隔那泸沽城有八磨子远,可还是在大宅门楣之上高悬一匾,匾上镌刻“泸沽县龚府”四个镏金大字。龚老大好歹总算把一家人统在了一起,不过家大业大、人多嘴杂,更何况一家人里有为官的,有做生意的,有务农的,其志向有别,知趣悬殊,日子一长也够他操烦的,加之又已然是“杖国”年纪的他,常常也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一日,龚老大正在堂上与家人说话,听家丁上前来报,说有一“瞎子”模样的老者求见。龚老大听了说:“打发些饭菜就是,这等事怎么又来禀报!”他原以为来人无非也就是个要饭的,这等人平日里还见得少了么?
可是过了一会儿,那家丁复入再报,说:“那瞎子说他并非要饭的……”
“那——给他一些银两好好打发就是。”他说。
然而,又过了一会儿,那家丁再入复报,说:“银子,那人说是多少都不要的,好歹要见老爷;还说是您的熟人呢。”
龚老大觉得有些稀奇,随即跟家丁走出头道大门。他想要看个明白,究竟是何方“熟人”如此地难缠。
龚老大见那老者衣衫蓝缕:头上包一条褪色青布帕子,身上穿一领污渍土布蓝色长衫,脚上拖踏一双露指破鞋;再看他,杵一根柳树棍子,胡子八岔,两眼发直,仿佛旁若无人。看他视而不见的样子,龚老大觉得此人好生无礼,心里有些不快,不过还是近前一看,倒觉得有些面熟,真像在哪儿见过似的。
“来人可是龚家老大?”正当他狐疑不决之时,却听那瞎子问道。
“你是……”
“啊——万般富贵蒸笼地,两只步履落地花;风生水起龙入洋……”那老者随口说道:“难道,就忘了么?”听那话中意思显然又是有备而来。
龚老大听他言语觉得话中有话;再仔细一看,顿时醍醐灌顶,立即便想起来了,不禁惊呼道:“啊哟!这不是张道师么?是哪路仙风把您给吹来了,快快有请!”
原来这龚老大也是知恩图报之人,好多次还向熟人打听过张道师的下落呢。他一方面知道张道师是有些手段的高人,或许日后还有用得着的地方;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家今日的荣华富贵与张道师那“鞋”不无关系,而且,哪能忘得先父那夜里托梦,叮嘱再三要好好善待于他的话呢?于是说:“有请先生——都是下人们不知,失礼了!”随后叫家丁扶了张道师一同进屋。
有龚府仆人伺服张道师洗漱更衣,毕了又将他扶入客厅坐下。随后龚老大进来相叙,吩咐仆人沏来上等好茶。
龚老大说:“有劳先生,那日‘十凹儿山’择地之后,光阴荏苒一晃就许多年过去了,也不知先生您一向可好?”
张道师长叹一声,说:“哪里来的什么‘一向可好’哟——您家倒是‘一向可好’,龙腾虎跃,蒸蒸日上,可我,一双眼睛好生生地都快要瞎了,咋办唷……”
“为何就要瞎了——算来先生年纪也还不大,不过也就五十多吧?或许以后会慢慢好起来的。”
“俗话说物极必伤。只因那地看得太正,点到龙之窍处,所以便伤在我的眼睛之上。这都是命里注定啊,怕是好不了了,如今也只能是收刀检卦靠化缘度日了,现今不就要到您家府上来了——呃,我倒不明白,那日您家为何就偏偏要把令先翁选葬在我那鞋子落地的地方?”
“啊啊 ——事情都过了也就不瞒先生您说,是那头天夜里先父就托了一梦,说定要把他下圹在先生放置鞋子的地方呢——我也要问问先生您,那日又为何就哭笑失声呢?”
不待龚老大把话说完,张道师早听得惊异不已,因为就在那龚家“高祖爷”出殡的头天夜里,他只在做法事的空隙间打了个顿,迷迷糊糊中照样也做了一个奇怪的梦,那梦中的他,一双眼睛是无论怎样用力也难以睁开……如此一来,张道师便有了一种强烈的预感,他感到一切都是天注定,在梦境被现实验证之后,他也就只能是哭笑皆非了。
“那夜梦中,不知令尊先翁还有无其它话说?”“张道师”闷了片刻才说。
“先生放心,我龚氏一家定当好好服侍先生,将您在生养老死后安埋……”龚老大这样说,那是因为,早在那天夜里高祖爷托梦给他们时便一再地嘱咐,说要好好顶戴那“阴阳先生”,将他在生养老,死后安埋,切记切记的。
“哦哦……我倒不是这个意思……”
晚上,龚老大吩咐摆下家宴款待张道师。席上又对家人说明原委,要大家善待于他,切莫怠慢变心,好好地将他养老送终,否则天理不容。
自此以后,张道师便在龚府安住下来,平日里衣食无忧,起居还有人伺候,下人们也都尊他为“张爷”了;而且,隔三差五的,龚老大和家人还过来探视,摆些“龙门阵”,张道师自然感到亲切温暖且又体面,怡然自得。这样的日子一晃就过去了几年,后来因龚家老大年岁渐高,身体大不如前,于是统管龚氏一门的重任便由龚家老二接替。俗话说一娘生九子,各有性情不同。龚家老二虽也算得是善良之人,但性情粗犷,做事大大咧咧不拘小节。就说是对张道师吧,开始也还记得安排人照顾问候,可时间一长再加之又好酒贪杯,就常常地把那对张道师“在生养老”的事情忘了不少。如此一来,张道师的幸福生活也就自然免不了打一些折扣,有了一些变化,不过也还不赖,总能吃饱穿暖。这样的日子又过了几年,再后来龚家老大老二和老三兄弟们都年事已高,记忆力低下,精力不佳,说是图个清闲,实则又管不了,便来了个集体交班,把那统管龚门大事的重担交给了后辈人。如此推来转去,各忙各的事,且不说张道师的“死后安埋”了,就连“在生养老”都出了问题,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在下辈人里,“高祖爷”孙子辈中已不乏州县衙里任职者,但因国事在身,少有空余时间回那棠梨儿村老家看看,故而都推辞,说不宜担任总管龚氏家长。唯有时任泸沽县把事者,常驻马房沟汛上,隔家不过两三里地,一来可料理家务,二来又不误公事,两全其美,是管家的最佳人选。把事者,名如寅,字林中,自幼争强好胜,聪明乖巧,志向远大,擅结长交,一心要在仕途上大展宏图,方过“而立”之年便崭露头角,步步登高。如此英才,外管于民内管于家,非他莫属,于是大家就都推举他。然而,这一来却苦了张道师。常言道“贵人多忘事”,龚如寅便于百忙中把张道师较为彻底地遗忘了。张道师开始感到孤寂,渐渐地他便觉得象是被龚家遗弃的一只猫儿狗儿似的。伺服他的人不再来了,而且见了他也不再称他“张爷”而是叫“张瞎子”“张麻花儿”什么的。再说那吃的喝的,开始还有人送来一些“皮头椽脑”的东西,到后来连“皮头椽脑”的都不见了,他于是就只好摸摸索索地去吃一些龚家小孩儿们在饭槽里抓食剩下的残渣余孽。平日里他不但得不到伺服,而且佣人们还偷懒欺负他,常常要他去帮着带龚家的一些小孩儿,尤其糟糕的是,每当小孩拉屎拉尿总会糊他一身,搞得他臭不可闻。众人都嫌他臭,直接撵他到一间柴房里去住。更要命的是,他的眼睛又愈发地失明,以至于什么都看不见了,他感觉就如同生活在地狱里一般。面对如此不堪的生活际遇,他欲求见龚家诉说,却三番五次地被传话的家丁们挡了回来,不是说“老爷们不在”,就是说“老爷们有事”。如此一来,张道师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孤苦伶仃中度日如年,连那“咸鱼翻身”的梦都做不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8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与“十凹儿山”隔河相对有座山,山有一沟依势而下十多里,渐阔渐坦成为扇形坡地。沟的上端称为“仓沟”,沟的下首称为“马房沟”。无论是称之为“仓沟”也好,还是被叫做“马房沟”也好,据说其由来均与建昌卫指挥使月鲁帖木儿的故事有关。其时,月鲁帖木儿造反之心由来已久,为备战事之需便在其山沟里凿洞造库,屯聚粮草,是为“仓沟”之由来耳。那“马房沟”便是他养马的地方。不过,又加之有四方马贩常集常散于此,要吃要喝要住,于是“马房沟”渐渐形成市集,故而亦称“马房场”。马房场每逢一、四、七赶集,方圆一、二十里地四里八乡的便早早地往这里赶,背背篼的、挑担子的,牵着牛的、赶着马的……邀约成行。每逢集日,马房场甚是热闹,一街一坝熙来攘往,特别到了“腊月场”更是挤得水泄不通。场上几家茶馆酒肆,逢场天生意自然不错,饥渴的打尖歇脚,休闲的说事聊天,总之是天地有多大,那茶馆酒肆就有多大,世间里有多少故事都在那里集散,演绎着故事的传奇。
那一日又逢马房场赶集。时过中午,小桥头那酒馆里便座了三五桌人,一边喝点小酒一边聊天。
“呃呃……听说那龚家大坟上前段时间又冒了青烟?”其中一人问同桌的道:“你是那村子的人,是真是假,听说过没有?”
“听是听说过——说是那天夜里月朗星稀,有人隐隐听见哭泣之声,随后便见一缕青烟从那大坟上升起——你们说怪也不怪,第二天便有差人来龚家报喜,说又有一个‘灰灰儿’将被推举赴京参加乡试……哎,都是命呐!”
“啥锤子的命!不都是吃的那张道师的饭么——给他家撵了观好地!”
“可好心不得好报哟——听说那张道师是一双眼睛都熬瞎了,怪可怜的呢……”
“可不是?一双眼睛都瞎了,谁又来管他?听说还抓小娃儿的屎来吃……”
“这样也要求不得,早晚要遭天报的——不信,你们就等着看!”
一伙人把话说到此处,见有邻桌一道士打扮者凑过来问道:“请问各位仁兄,您等所说的张道师可否姓张,名福明?现今年近七旬?”
众人把话停住看他,五十开外,红光满面,青髭髯口,精神矍铄,潇洒飘逸。
“正是那张福明——请问,先生您是……”其中一人回答。
“哦哦……都是道中人,听说了,打听打听而已——不过适才听各位把话说得神乎其神,倒是有些兴趣,还烦请各位把话细细说以在下一听明白,如何?”
众人都有些酒意,亦在说话的兴头之上,于是接下来便你一言我一语,把那见到的和听到的有关张道师与龚家的故事说个来龙去脉……
故事正被说到关键处,那说话的却忽然间把到嘴的话又吞了回去,同时两眼惊异地望着门外发呆。大家看他的样子,随后也把眼光移向门外。但见门外走进四五人来,前面的身高八尺左右,体阔腰圆象一扇门似的。一伙人刚一进门,屋里的便相继招呼让座。靠窗处一桌人干脆起身把座位让出来,然后移到靠后边桌子上喝酒去了。
“龚把爷来了,您请坐,请坐!”酒馆掌柜赶忙上来招呼,一边用擦布擦过桌子,一边招呼说:“请问,几位?要些啥?”
“几位?你不会数数吗!要些啥?这也来问?”来人中一人回答说。
“嘿嘿……”酒掌柜笑着说:“龚把爷是小店的常客,在下那有不知的。只是不知龚把爷今日是请客还是自乐……”
“啰嗦——拈好的上来就是,还怕‘把事’大人欠你的钱不成?”
“哪里话。”酒掌柜转身向厨房里喊道:“外甥打灯笼——照舅啰——好酒好肉给龚把爷上齐……”
眼见酒馆里如此情形,那道士打扮的觉得稀奇。有人凑过来,对着他的耳朵小声说,那黑胖大个的叫龚如寅,字林中,系福洋高祖爷嫡孙子,现任马房沟汛领兵把事……
刚才桌上的人,多数的都随便地吃一些便走了,留下来那道士打扮的十分显眼。龚把事见他道貌岸然气宇不凡,下意识欲结交于他,于是便要请他过去一起坐坐。那道士打扮的亦欲见识见识龚把事真颜面,于是半推半就便坐到了一起去。这也许就是所说的缘分,叫做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否则,为何就一见如故呢?
“请问,先生何许人也,贵姓……”龚把事直截了当问他。
“回把事大人话,在下免贵姓申,贱名展直二字,理州草根;自幼从师学道漂流四方,至今已近二十春秋,故而又有人绰号,叫“转山飘人”的便是……”
龚把事哦哦两声,又端详他,说:“转山飘人,有意思,好名——我倒要问,先生如何就知我叫把事大人的呢?”
“哈哈……这‘把事大人’的并非是您尊姓大名,乃为大爷您当前委身之职……”
“哦,你且都说来听听——在下愿交先生这个诸葛朋友。”
转山飘人顺势说道:“在下不才,虽不能如那诸葛孔明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之事,可也略通一些天文地理,麻衣相术。在下不仅知道大人您身为大明朝泸沽县马房沟汛把事,而且还知道大人您高姓尊贵,本是与龙共舞之族,只是……这,在下说得不错吧?”
“哦哦……此话怎讲?倒把我听糊涂了,还要请问先生。”龚把事愈发地觉得眼前这青髭髯口者并非俗人,不过与他就此会面,如何就能把我情况说个八九不离十?
“与龙共舞者,乃‘龚’字也——您道是与不是?”转山飘人进而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先生有些言过其实了,就我等区区小吏人家怎能与龙共舞?岂不笑话!还有,敢问先生刚才所说,‘只是’又是什么?”
“把事大人可别小视了自己——有您家祖上积德行善,修得一观风水宝地,‘高祖爷’坟上冒了青烟,如今正是人财两发,这可是眼见实面的;再者,我观您面相,将来就是大器之人,又人如其名,寅者虎也,如寅如寅,乃如虎在林中,威震天下,信不……”
“先生莫拿我取笑了,说不定哪一天就……”
“大人您可千万别看我是耍嘴皮子的人,今日讨您高兴赚杯酒喝的哟;要说话嘛,在下还多的是呢,只是……”
龚把事被转山飘人左一个“只是”右一个“只是”的都说得有些懵了,于是转过话题,说:“也是——不过,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生如若不弃,待会儿有请,到蔽舍说话如何?”
“只是……这话倒是该我说的,承蒙把事大人不弃,能上贵府仰观宏伟,幸甚幸甚,在下哪里还敢推辞?”
龚把事与转山飘人相叙,二人虽然言语不多,话却说得非常投机,特别是那转山飘人的几句话,龚把事听了便飘飘然,觉得遇上了活菩萨,相见恨晚。正当此时,酒肉也都端了上来。还真应了那句话,叫做是“酒逢知己千杯少”,于是大家都渐渐喝得高兴。龚把事尤其兴奋了,先是说自己将来要做泸县知事,要做建昌府知府,要做四川巡抚,要做……后来都做没了,便骂转山飘人说的话全是放屁,把个转山飘人沤得差点喘不过气来。
正在不可开交,忽有军士寻来报告龚把事,说知县大人已到汛治衙门,要他速速回去。
龚把事正在兴头之上,随口喊道:“知县大人算个球,来了又咋个,让他改日再说!啊啊……还有,你回去告诉知县大人,就说我在这里请请请……请他喝……喝喝喝……喝酒……”
那酒一喝就是半天,直到红日临山,一伙人方闹哄哄地离开桥头酒馆。马夫牵来几匹战马,服侍龚把事一伙骑马朝“十凹儿山”下棠梨儿村走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