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59老先生

川剧高腔《情探》“梨花落杏花开”曲谱、音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8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是唱给四川人听,是四川土生土长的,还是以四川话发音为好。现在好多演员在演出时常以普通话读音来唱, ...
蜀风锦水 发表于 2010-5-18 09:00 http://bbs.mala.cn/images/common/back.gif



    任何事物都是发展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多多少少自身主动或是受其他方面的影响都会发生变化的,那我们是要去适应世界的变化,而不是坚持不变!!!

   就日常生活来说吧,60多岁以上的人说:解(gai)放军!!   但现在很多中青年、小孩受普通话影响说:解(jie/jiai)放军!!!如果你现在说解(gai)放军,可能很多青年人还不知道你说的什么!

   又比如京剧中脸(lian)面读成脸(jian)面,我认为这就是明显的错误读法,偏偏一些所谓的京剧艺术家或是艺术大师还说是湖广韵,人都要笑死了,人们常说四川人认字认半边,我看湖北也好不到哪里去!!!所以赵燕侠在京剧《白蛇传》的<小乖乖>中就唱的是:亲儿的脸(lian),吻儿腮,点点珠泪洒下来。。。。!很自然,相当好听!!!

发表于 2010-5-18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秋天飞帮助,我安装了QQ2.3版本,果然有AB反复功能,很好用,怕我前面的文字影响他人下载安装好软件,除网上面谢,再在论坛上感谢。

发表于 2010-5-19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试问如果不用吴侬软语唱的还是“苏州评弹”吗?不用北京话唱的还是“京韵大鼓”吗?秦腔就要用陕西话演唱,豫剧就要用河南话演唱,粤剧就要用广东粤语演唱,京剧为什么要遵承200年前徽班进京时“湖广韵”呢。
川剧现在的主要观众群体是四川中老年人,对交流使用的都是川话蜀韵。习惯杏(hen)花,听到杏(xing)花觉得别扭。


[发帖际遇]: 蜀风锦水在天府广场边上扶老婆婆过马路,奖励小米椒12个.

发表于 2010-5-23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唱词中“十二街”的街字,四川话就读作“gai”,要是照现在普通话的读音唱成“jie”,四川的观众不笑才怪了。

发表于 2010-5-23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段唱腔非常好听,反复对着唱词听过N多遍了。曲调优美,演员唱得很深情,嗓音也很好,帮腔也帮得很巴适。经典唱腔百听不厌。谢谢五九先生!

 楼主| 发表于 2010-5-23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59认为赵熙老先生写《情探》,唱词中“梨花落,杏花开”这六字相当好。
    且不说符合时令。重要的是利用谐音,一语双关。“梨”=离;“杏”=恨。
    因此,“杏”按四川话唱“恨”才能真正表达主人公的心情。
    故59实为此段录音将“杏”唱为“信”音而遗憾。

发表于 2010-5-23 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安逸,用这种方式很多戏迷受益,我也在其中,不禁高呼,五九先生万岁!还望老先生多发这样的套装,学起来方便。

发表于 2010-5-24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音乐是声音和旋律的艺术,上面如此美妙的川剧声腔,我想,不仅仅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会喜爱.

发表于 2010-5-24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59老先生


    59说的令人信服,川剧用四川话来演唱,无可厚非。川剧离开川话这“土壤”,就没

发表于 2010-5-24 1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次想引用59的话,但“引用”失败了,后面的文字出不来。下次再学用吧。

发表于 2010-5-24 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用四川话来演唱是必须的。一些仅梨园中人或老资格的戏迷才懂,只在舞台出现而广大四川观众现实生活中从不使用的冷辟读法,流传至今,自然有它的出处和存在理由,不应一概反对或一律保留,要鉴别对待,如“梨花开,杏花开”这样很有讲究的好东西,则千万不可改,应保留唱成“heng",但象楼上网友举的“脸”,有人没唱成jian, 唱成lian,大家都听得懂,尤其让年轻人能听懂,未尝又不可呢,还是百花齐放好。

发表于 2010-5-24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五九老先生提供众多唱段资料,下载并学习了。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