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过春载-小江口路段,看见在返工了,甚是欣慰!仔细看了下,但凭直觉质量还是差!
不总结教训:路为什么这么快就坏了,是修不好的!本人看到:保养期没到的地方,也没有隔离保护,本人亲自看到,没素质的部分大货车驾驶员(只可惜没看到车牌号,否则,这里绝对报出来),又直接在上面碾压了,能修出好路吗?
本人在此呼吁:
1.保护要到位:施工路段要实施隔离,对保养期不到的部分起到保护作用!过路的驾驶员还是要点素质,不要碾压才修补好的地方,毕竟路修好了,对行车的驾驶员来说,应该是非常好的一件事吧?这路,在交付前既是包工头的私人财产,也是咱通江人的脸面啊!!对不听招呼的驾驶员,有关部门当给予施工方"严惩损坏路面责任人的权力"!
2.对建筑材料和现场施工,监管要到位:“砂”要粗的、干净的砂(相反结构就很差),首先是水泥标号要达到,再,施工过程中打好震动板(棒),做到混凝土有足够密实度!--------这个环节,必须从运材料到施工阶段,必须做到有力监管!否则返工将又是毫无意义的!
真诚希望通过这次返工后,不要再出现类似情况了!通江的路真的伤不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