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本报报道了多名患者反映接受人称“秦风湿”的秦诗伟治疗后,出现异常浮肿、血压升高等症状。与此同时,“秦风湿”因涉嫌违规使用激素被逮。风湿病、乙肝、糖尿病、高血压,堪称无法治愈的慢性病,个中痛苦难以言表。因此,患者常常期盼“神医”迅速降伏病痛,让自己能够从此告别病榻和伤痛折磨。然而,正是这种“病急乱投医”的心理,给了一些非正规医疗机构以可乘之机,他们在掳空病家钱包的同时,甚至还可能因此耽误了病人的性命……今天,我们用较大篇幅推出了“直击慢性病治疗骗局”特别报道,希望给广大慢性病患者带来有益的借鉴,帮助他们拨云见日,用一种科学的态度去战胜病痛,早日恢复健康。
身痛
治风湿
她不堪剧痛加身
据报道,“秦风湿”曾以“医术不错”在民间小有名气。而今,秦竟因涉嫌违规使用激素被逮。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揭开“神医”的面纱,普通患者能从中吸取什么样的经验……
药到痛止 “神医”果然不同凡响
今年51岁的市民郑女士,因手臂、腿酸痛到“秦风湿”处就诊,结果自述服药后一旦停药便会全身骨骼剧痛,连睡觉时翻身都需要丈夫代劳。以前骑车能搭上百斤的东西,现在上下楼举步维艰。昨日,记者来到郑女士家,脸庞尚未完全恢复瘦削的郑女士坐在沙发上向记者连连表示歉意:“现在站起来稍久一点都困难,所以来了客人也只有坐着接待。”
做小生意的郑女士个头不高但精神很好。2003年,她偶尔感到双臂和下肢酸痛。郑女士在朋友介绍下,来到锦华医院,请人称“秦风湿”的秦诗伟诊病。随后,秦为她开了药。服用不到一个月,双臂、下肢居然真的不痛了。“当时简直觉得秦风湿真是神了!”郑女士的丈夫李先生回忆说。由于秦开出的药并不贵,每月只花一百元左右,因此郑女士一直长期服用。
越医越重 滥用激素害人不浅
然而好景不长,一旦停药郑女士就会感到浑身剧痛;所以郑女士每天必须准时服用秦风湿的药,就怕一旦停药病情反复。然而,原本瘦削的郑女士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胖起来,尤其是脸部特别明显。起初别人还夸她是“富态”,但是郑女士自己感觉却很不好。在家人的干预下,去年9月郑女士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做全身检查。发现“颈段脊柱生理弯曲、骨质疏松“。 据医生说,郑女士异常浮肿可能是服用激素过量的表现。
随后,郑女士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正规治疗 ,面部浮肿才逐渐恢复正常,全身骨骼的疼痛也减轻了。但是直到现在,三年前还活力充沛的郑女士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坐躺,连下蹲都不行。每次翻开几年前自己生气勃勃的照片,刚过50岁的郑女士就禁不住垂泪。
值得庆幸的是,郑女士完好地保存了自己几年来在锦华医院的就诊手续。她从有关渠道了解到,滥用激素的后果中就包括面部浮肿、骨质疏松等症状。因此,她认为服用“秦风湿”所开药物,是造成自己健康状况急剧恶化的重要原因。为此,郑女士已明确表示将向药监部门投诉,为自己的健康讨个说法。
病患实录:自我感觉不错的郑女士曾经一度停止服药。哪晓得不到一周,剧烈的疼痛潮水般涌来,“不仅是手臂、腿疼得不能弯曲,全身上下各处骨骼都疼痛起来,连在床上翻身都没有办法,只能靠丈夫代劳。行动方面,不仅自行车没法骑,连下楼都困难。”
心痛
治乙肝 他枉花多年血汗钱
上期,本报推出的“治乙肝 ,你花了多少冤枉钱?”特别报道,引来数十位读者致电本报,用自己的切身经历披露了乙肝治疗的种种骗局。前日,被HBV(乙肝病毒)纠缠30余年、现年60岁的郭勋(化名)老人来到本报,向记者披露他的曲折就医路。
心存侥幸 冤枉钱花了一大把
1970年,郭勋不幸感染了急性肝炎。经过及时治疗,症状被控制,但是其乙肝病毒的血清学指标持续呈阳性,肝功能时有异常,他被诊断为乙肝患者。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郭勋来到成都求职。幸运的是他找到了一份比较满意的职业。为了保住这份工作,他隐瞒了自己的乙肝病史。他也深知这个疾病的医学极限是“无法治愈”,然而每当面对自己肝功能不正常的检测结果时,他的内心都苦涩无比。
期望奇迹出现的愿望始终那么迫切。下了班,他就收集各种治乙肝的广告,经常辗转、奔波于成都多家民营医院求医治病。这些医院信誓旦旦承诺他“可以治好”,每当他怀疑这些承诺的真实性时,期待奇迹出现的侥幸心理总是占了上风。
他先后在多家医院治疗,每当吃完医院提供的相应疗程的中草药,他都要去三甲医院做肝功能检查。检测结果可想而知,他认识到那些医院所承诺的“大、小三阳转阴”“肝硬化、肝腹水均能治好”,不过是一场骗局。
网上购药 “奇迹”终成泡影
无助、悲伤的郭勋开始上网寻找灵丹妙药,他发现乙肝患者是如此庞大的一个群体,而且与他感同身受的乙肝病人比比皆是。不过跟他不同的是,一些“幸运者”在服用湖北、河南、山西等外地医院的中草药以后,均发生了“逆转”。就像抓住一根求生的稻草,他立马按图索骥拨打对方的电话,这些患者无一例外均自称“治好了”,并大加赞扬那些医院和药品。
“吃药总比不吃好”,他决定听从网络乙肝“病友”和广告专家的意见,“早治疗早转阴”。为了治病,年届60的他仍然坚持上班。
每月发工资,次日就拿去买了药……近一年来,郭勋马不停蹄奔波于邮局、单位之间,忙于“寄钱-领药-熬药-吃药”,还要想方设法避开单位同事的目光,万一丢了工作,他拿什么看病?
花冤枉钱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最近,他到三甲医院去做了肝功能检测,其胆红素、转氨酶仍未达正常值,这意味着他的肝功能仍然不正常。他终于明白,每月花费了几乎全部的工资,吃了无数的恶苦难咽的药,结果竟是陷入了另一场骗局,他花费的3万多元早已血本无归,所有治病冤枉钱都是自己的血汗钱。他告诉记者,他最想不明白的一点是,那些帮助商家在网上吹嘘疗效的乙肝患者,其身份是否真实。
病患实录:当记者问到,既然早已清楚乙肝“无法治愈”,可为什么还要去寻求不正规的治疗时。他的回答也许代表了诸多受骗患者的一种普遍心理:“逃生!寻找捷径!明知道花了不少冤枉钱,却总是期待自己能成为全国上亿乙肝带毒者中那个创造奇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