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格地讲,我们不能讲地面作用在前轮胎的静摩擦力是阻力,作用在后轮胎的静摩擦力是动力。 地面对自行车前轮胎和后轮胎的静摩擦力,都是有益摩擦,轮胎在地面的静摩擦力作用下,才能避免轮胎打滑,产生滚动。 只有前轮胎与地面相对滑动时(例如自行车前进时,突然刹住前轮),地面对前轮胎的滑动摩擦力才是阻力;当地面过于光滑的情况下(例如地面上有油层存在),人踩自行车时,后轮胎(主动轮)有可能在地面上打滑,其原因就是地面作用在轮胎上的最大静摩擦力太小了,不足以阻止轮胎和地面产生相对滑动,轮胎就不能在地面上产生向前滚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似乎也可以把地面对后轮胎的静摩擦力看成是“动力”,因为没有这种静摩擦力,自行车就无法向前滚动。但使自行车前进的真正动力是人的踩踏产生的,而非地面产生的,所以,严格地说,把地面对自行车后轮的静摩擦力称之为动力,是不科学的。 自行车外胎的外缘之所以要做成各种各样的花纹其目的就是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摩擦糸数,从而增大轮胎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一般情况下的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 而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7 12:47:5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