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旧居
郭沫若旧居位于乐山市沙湾区绥山镇,是一幢小青瓦园林建筑,它详细记载了这位名人成长和奋斗的历程。郭沫若(1892~1979)是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杰出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旧居在沙湾城中一条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中段,坐西向东,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由四进三井中式穿斗木结构平房和一个后院组成,共有大小房屋36间,建筑面积1108平方米。旧居的建筑和陈设,仍为郭沫若童年时代的原貌,1980年修复展出,并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旧居从修复开放至今,已接待中外旅客百万人次,1994年被省命名为“四川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郭沫若于1892年11月16日诞生在旧居中房,他在这时发出的第一声啼哭即是向社会出发的第一次呐喊。他母亲说:“怀他时曾梦见一只小豹子突然咬她左手虎口。”由此取乳名“文豹”,母亲是希望“豹子投胎”的八儿文雅一点。文豹出世时是脚先下地,对此,郭沫若曾风趣地写道:“这大约是我一生成为叛逆者的第一步,也可以说我来到世间的第一步就走错了”。 “汾阳世第”这个大匾有其来历,“汾阳”指唐代名将郭子仪平息安史之乱后封为汾阳王成为郭姓家族显赫的人物,郭沫若祖上和郭子仪只是同姓不是本家,旧社会应有这个习惯,自己姓什么就找一个历史上同姓的名人物来炫耀自己的家族。郭沫若家的“四进三井”不象常人想象的那样一次修建而成,它是分三次逐步扩建发展成现在的格局,今天仍然保持着古朴的原貌。郭家的后花园有郭沫若少年时代生活和学习的地方“绥山山馆”。 为纪念郭沫若诞辰一百周年新扩建花园里,有现代书法家郭沫若的书法碑林,他的书法堪称独树一帜,如龙腾虎跃,鱼翔鹰击,驰名中外,最后的墨迹留在了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三个大字上,正如郭沫若的老朋友成仿吾的题词“山河依旧露真情,文彩流传天地间。”
美女峰、石林
美女峰位于乐山市沙湾区城南,系峨眉山脉第三峰,海拔2027米,因形似美女仰卧,被郭沫若誉为“睡美人”。美女峰景观以沙湾石林著称。方圆约lO平方公里的石林,山石奇美,植物茂盛,石峰石笋如兽似神,似动犹静,形态万千;石盆景藤缠石、树夹石,石树争辉。溶洞穿山而过,清泉瀑布绕石而行,是集“山、石、峰、洞、泉”于一体,兼具位高、险峻、秀丽等特点的岩溶景观,是川西南独具魅力的天然公园。199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她那“潇洒飘逸的长发,那端庄匀称的五官,那标志青春妙龄的丰满乳峰,无不令人诗情万丈,浮想翩翩。”登临美女峰,或晴空万里,廖廓江天;或白雾蔼蔼、云海茫茫;或漫山积雪,银妆素裹;或山花烂漫,林木葱郁。
铜街子库区
铜街子库区位于沙湾铜街子电站。
范店一线天
“大小两山相对开,小峨中峨逶迤来;三峨秀色甲天下,何须涉水去蓬莱。”这是南宋四川置制史、著名诗人范成从游览峨眉三山的写景叹物的名诗。这佐证了沙湾三峨秀色早已声震古今,名闻遐迩。 “一线天”所在村名叫双溪村,离范店老街约2公里。沿着龚嘴电站库区简易机耕道不足1公里就到了“一线天”入口处。抬头看见两边山峰平地拔起而拥立,似乎张开双臂欢迎我们这些远方游客。中间远处一峰呈“A”字形峻峭挺拔,似乎扑面而来。山口有双溪汇流进入水库,一条主溪便是从“一线天”谷底缓缓流出,悄无声息;另一条溪水名叫花落溪,从山涧冲泻而下,声若宏钟。跨过一座悬空架起的栈道桥,真正进入“一线天”。但见谷底宽仅丈余,,水体透明晶莹,每一块卵石都能看见数清,真正是"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间或有三五成群的野生麻灰色小鱼忽而悠闲,忽而急促的嬉戏,因受人声惊忧、如闪电一样掠过。两边石壁均是蓝灰色光滑、圆润的花岗岩,岩壁壁立70—80丈约200米,呈观音掌状倾拥合拢,仰首望蓝天,蓝天却不见只见空谷如刀削斧劈,只漏一线光亮,“一线天”由此得名。岩壁上方,草木杂生,多以槭树等落叶灌木为主,它们扎根岩缝间,虬枝铁杆,凸显一种生命的意志力。岩壁下方间或有石钟乳悬挂,还有蝙蝠。徐徐潜行于谷底,象在摸索迷宫又象穿越时光隧道。时而中空开阔,使人置身瓮中;时而窄狭如板壁夹缝仅能过人。那采伐树木的村民,肩扛树木只能直来直去,且要左右腾挪,晃悠悠,颤兢兢,远远地吼:来了!来了!才能勉强通行。谷底水流成潭或成溪。水深齐膝处,村民路人搬石入水,行人深一脚、浅一脚,高一脚、低一脚地跳跃前行。仿佛幼儿学步,又如蜻蜓点水,动作滑稽,令人忍俊不禁。行人来往穿梭,赶场时只好一拨人驻足等候,一拨人擦身徐行,方能错开通行。遇有熟人互致寒喧,一问一答,空谷回音,惊飞云雀,煞有情趣。到谷中稍微宽敞处,三五人或列队或勾腰搭背照相留念。出“一线天”,四面环山,北边有一山口,豁然开朗,天空顿时开阔,仿佛画境,峰峦叠翠如画屏,或如古堡,或如烽火台或如奔马,令人置身于漓江山水的梦幻神韵里.如烟如雾、如纱如屏的林木层次分明,低处茂林修竹,溪水潺潺,巨石兀立;高处是高大乔木,有针叶树的冷杉、水杉和阔叶林的银杏和桉树等。出谷口就是一自然村,不远处就是峨眉沙溪。这里俨然如世外桃源,炊烟袅袅,鸡犬相闻,山间小块田垄上农夫往来耕作,与世无争,十分悠闲。
范店蛮王洞
天然的洞府,位于一千多米的海拔的峭壁上,由于常年的山涧积水而溢出,洞口越冲越大,最后形成这一高十来米,宽七八米的洞口,洞深约10里,里面怪石和钟乳石居多,而岔路更是多不盛数,是一天然迷宫洞穴。
大渡河漂流
大渡河古称沫水,是岷江最大的支流,位于四川省西部,发源于四川省与青藏交界的果洛山,全长909公里。沙湾地处大渡河畔,是世界文化名人郭沫若的故里,随着探险旅游业的兴起,沙湾区旅游局于1999年成功地推出大渡河漂流旅游项目。大渡河是一条英雄河,石达开兵败大渡河、红军强渡大渡河、尧茂书勇漂大渡河等历史事件,使大渡河闻名中外。 大渡河水势缓急有度,急处波涛汹涌、惊涛拍岩,缓处波光十色、碧波荡漾。漂流其间时而激流涌进、惊心动魄;时而平湖泛舟、闲庭信步。顺流而下,尽可领略大渡河和两岸田园风光,观赏婀娜多姿的美女峰,穿梭似水上大观园的七十二个河心绿岛,感叹、大自然的青山秀水。 沫若故里竭诚欢迎四海宾朋前来漂流探险、旅游观光。
铜茨换位瀑布
沙湾硝斗岩记 先斌 深秋时节,阳光温柔可爱,渡过铜街子电站库区那平静的湖面,我们来到沙湾区铜茨乡营业村。秋色扑面而至,红叶似火,瓜熟果香,我们旅游资源考察组一行10余人走在蜿蜒的山道上,心中充满喜悦。 从靠岸码头处步行约一刻钟,我们到达硝斗岩古硝洞上方山腰。说是硝斗岩,其实是一座约千余米的突兀山峰,而古硝洞正处于山脚处。远望山顶,一挂瀑布飞流直下,至山腰散成薄薄的水雾,听乡上向导说,若逢睛好天气下午3时左右,瀑布中有彩虹飞跨,其景蔚为壮观。更奇的是瀑布水量忽大忽小,位置忽前忽后,形态变幻多姿,所以沙湾区旅游局为之取名换位瀑布。 从山腰处小心翼翼沿山道竹梯下400余米,便到了古硝洞洞口,只见洞口上方“火肖洞”两个苍劲的大字已斑驳模糊,让人顿感时事变迁和岁月沧桑。听同行同志讲,该硝洞采制熬硝历史可上溯千余年,直至上世纪初仍作为炸药重要原料产地而不断开采。 穿过硝洞底部一窄窄小洞,用灌煤油的竹筒火把一照,眼前豁然开朗,一个千余平米的洞穴大厅呈现在眼前,大厅中先民们踩出的小路若隐若现。前行500米,顿见两口浅浅的熬硝池,再行200米,又是3口古硝池。我仿佛看见了先民们忙碌的身影和挥汗如雨的场面。是啊,从前落后的交通和原始的作业,不知让多少勤劳不屈的劳动者度过了无数血泪交织的春秋,他们用肩背负着历史蹒跚前进。古硝池旁那触手便风化的陶片,仿佛在默默回忆那抗争奋斗的诗篇。 过了古硝池,路便不再延伸。洞厅依然高朗开阔,踩着碎石砂砾缓缓前行,洞穴奇观让人目不暇接。先说钟乳石,小如竹笋,大为钟乳柱,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特别是那被誉为沫若巨笔的钟乳石,气势恢弘,令人叹为观止。又说怪石,有“观音坐莲台”、有“老子骑青牛”、有“孔子开讲堂”,形态各异,儒佛道附会造形生动传神。再说洞中矿石,有黑亮坚硬的玄武石,有晶莹剔透的水晶壁,更有那岩层中如泥糊上的黄石,乍看似泥,伸手去扯却坚硬如铁,将硝洞称为地质博物馆也绝非过誉。 一路观察不觉累,两小时后,我们来至洞中“一线天”,抬头望去,洞顶狭如一线,高不可测。忽闻蝙蝠叫声,而不知其在何处。我们相约吹熄火把,屏息静听。伸手不见五指,天籁之声奇妙无比。忽一人朗声大笑,歌声顿起,旅途欢乐洋溢四周。 我们的目的地是“月口耳池”,据说前有阴河和“不定潮”,再前行就不太可能。汗流浃背走了3小时,我们终于看见了“月口耳池”。其形如月芽形水缸,缸壁为钟乳凝成,缸中一泓清水澄澈平静。我们亲吻池壁,贴上纸笺“沫若故里,灵秀沙湾”,心中充满自豪,人人感慨万千:感谢大自然给我们沙湾一块福地洞天。
嘉农丰都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