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续十年前的帮扶深情
《仅有桥是不够的》后续报道
记者 赖琴芳 江涛 周小丁 蒲洪旭
这是一份延绵了十年的深情。
2月28日,当本网以《仅有桥是不够的》为题报道春风村现状时,十年前第一个“站出来”帮扶利州区龙潭乡春风村的“老朋友”——荣山地区检察院再次第一个站出来,向本网表达了帮扶春风村发展产业的愿望。
4月12日,荣山地区检察院检察长解战泽再次向记者打来电话:“我们想再去春风村看看,看能不能帮助村民们想点产业发展的点子。听说村里唯一的养猪大户王成奎生猪销售遇到困难,也许我们能帮上忙。”
4月13日,记者与荣山地区检察院一行再次前往春风村。
一杯热茶 知心话说不完
两个多月时间,记者一行连续四次来到春风村。每次都有新变化。
上次到春风村,村民们正在忙碌着铺筑水泥路,顺着新修的水泥路到村子,记者走了半小时。而这次因为路已经向前延伸到回民村,走了整整1个小时。
春风村前村支部书记鲁群英在听说荣山地区检察院的老朋友来了,特地从外地赶了回来,与现任村支书张洪枢和王成奎一道站在离春风村还有两三公里路远的新修的进村路上等着。
十年后再到春风村,往事一幕浮上心头。荣山地区检察院副检察长刘志明感慨万千。当年还是办公室主任的他,全程参与了“富民桥”的帮扶修建,对这片土地感情深厚。
“桥还是老样子,但桥面刚铺上水泥,更结实了”、“鲁书记家的房子还是这样,一点变化都没有”……
“十年前,荣山地区检察院帮助春风村架起了‘富民桥’。十年后,我们想再来扶持这里的产业发展,让春风村人真正富起来。”围坐在王成奎家的院坝里,荣山地区检察院检察长解战泽握着王成奎的手亲切话家常。一同而来的荣山监狱监狱长胡启彬则和村支书聊起了村里的蔬菜种植。
一杯热茶,几句家常。老朋友们打开了话匣子,小小的院落暖意融融。
齐心合力 大家来帮忙
从开始修圈到现在,王成奎一共投资了16万元到生猪养殖上。去年生猪出栏行情好,而今年市场低迷,6.8元/斤出栏生猪,王成奎已经亏了3万余元。按现在的行情,越卖越亏,王成奎根本不敢往下想,他告诉解战泽,再卖意味着再亏,到时候不要说扩大规模,就连继续维持养殖都困难了。
“我们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你这批生猪,帮助你渡过难关。”就在王成奎一筹莫展时,与荣山地区检察院一起前去的荣山监狱监狱长胡启彬给他吃下了定心丸。胡启彬说,荣山监狱每年对安全、健康的猪肉需求量都比较大,只要王成奎按照国家规定能养出绿色、生态的猪,他们愿意按照市场价格实行定向收购。
就在胡启彬和王成奎交流收购事宜的同时,专门负责生猪屠宰、加工、冷藏及产品销售的市高金公司又给记者打来电话表示,在看到前几期关于春风村的报道后,公司对王成奎现在遇到的困难非常关注,愿意尽力帮助他。“我们会定期给他发送养猪技术、出栏市场价格等多方面信息,便于他根据最新信息安排养殖。”
对于王成奎来说,好消息还不止于此。3月份,他在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修建的化粪池,现在排粪便的管道有一节已经烂掉。荣山地区检察院检察长解战泽在了解情况后表示,检察院会以帮扶的形式出资帮助修缮化粪池。
希望还在 信心满满发展产业
“10年前,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没有通往外界的桥;10年后,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们没有通往外界的路。看到你们,我就像看到了亲人一样。”鲁群英感动地说:“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有荣山地区检察院的帮助,我们会监督好王成奎这个示范户干好生猪养殖,让他一定不辜负大家的关心,不辜负全村其他村民的期望。”
为了让该村实现规模化养殖,张洪枢计划今年内发动10户养猪条件相对成熟的农户大力发展生猪养殖,同时还会发动村民开始搞大规模的土鸡养殖,“只有上了规模,才能看到效益,村民对产业才会有信心。”
张洪枢告诉记者,今明两年春风村的主要任务是把五个组的通组路修通,让村民产出的东西顺利销出去。他说:“通组路一旦修通,村里还将组织大家发展蔬菜产业和干果产业。我们有信心在大家的关心和支持下,春风村的产业会逐渐发展起来,村民的腰包会慢慢鼓起来。”
顺着新修的水泥路,老朋友们越行越远,村民们像十年前一样,站在桥头不住地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