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深蓝-提供图片
从市区坐车西行60里至嘉陵区金宝镇,再步行7里就到了白鹭之乡-太和。太和口竖了块牌,上面写着:太和白鹭自然保护区。
还是20年前来过这里,那时是来打鸟,今天是来看鸟。一向没注意到这里的变迁,现在竟成了白鹭自然保护区了,而且被人们说得十分的神奇。
寻着一些过去的记忆。爬上不高的一座山峰,再从山顶的小石路下来。眺望远处,一条河躺在大地的中央,河水不宽,河岸有沙滩,高大的白杨树在不远矗立,拉开一片春暮秋初的景观。只是一切的植被比过去更加的葱茏,连脚下的山地也都包裹在丛林中。
这条河叫西河。它的上游是古时的充国。
嘉陵江流经充国,于清康熙年间,开了道口子,引江水拐个弯,进了充国腹地,伸渠下流,形成了现在的西河。西河全长110公里,流经太和乡水域50公里,河床宽30多米,蜿蜒地从西向东南流,最后再汇进嘉陵江。
西河两岸:右岸是沙滩,沙滩后生长着芦苇,再后是湿地,湿地上铺着绿的藓苔,死去的藓苔泛出红色,一直延伸到山脚;左岸也是沙滩,比右岸较狭窄,不到2米宽,沙滩后长着水竹、黄竹、楠竹、斑竹、华云竹组成的缇岸。有的竹高20多米,和对岸的一些白杨树相望,白杨粗壮,绿竹修长,沿西河左岸生长,形成一条带,后面也是湿地。
抬眼望去,两岸的山势并不很高,约600米的海拔,是典型的盆地山,整个山体也随了河床,蜿蜒的向东南延伸。
经过十多年的保护和造林,山上长满了灌木和野草,有松树、杨树、桉树、铁链树、槐树、银杉、黑桃树、阴树、桃树、李树、梨树30多种,野草以扁担花和地松为主,夹杂着铁链子和狗尾巴花等十多种,大风会吹落草上的白色绒花从山间飞去湿地。政府还把村民迁往镇上,让这里的生态得以复苏。
西河随着嘉陵江夏季的到来开始涨水。水势大时,经常漫过湿地,甚至到山脚。丰富的水资源带着大量微生物,滋润着土壤,使它变得肥沃。冬季来临后,气温降至C氏0度,一部分候鸟开始迁往西昌昆明这些暖和的地带过冬,直到来年3月中旬才又回到这里。
西河的水产资源,为这里的候鸟提供了食物和营养。候鸟以白露为主,又分苍鹭、池鹭、夜鹭、灰鹭、牛角鹭、丹顶鹭等,品种不胜繁多,它们在这里栖息和生活。20年前这里的白鹭尚不足1000只,现在已有10多万只了。它们歇在竹林和松枝上,随风飘摇,当人们走近它时,便成群的飞开,漫过头顶,黑压压一片,飞翔的羽毛,扇出噗噗的声响,遮蔽天日;闪开后,又飞往山间,白压压一片,蔚为壮观。
白露体形瘦长,浑身白毛,体重在1斤左右。品种虽然繁多,一般人也分辨不出品类。
竹林中挂有很多草垛,一团一团的架在竹子中央,是那些小候鸟的巢穴,如画眉、金丝雀、点水雀、马鞭、麻雀等鸟类,这些巢穴一般筑在竹叶打拥的地方,避免被风刮掉。
白露的巢穴要大得多,如果筑在竹林上,很容易在大风来时被撕碎,所以白露的巢穴一般都筑在山林,那些比较坚固的树丛中。
竹鸡的巢穴也不在竹林上,而是在竹林下自己打的洞穴中,它的个头比白露要小一半,黄色的羽毛,有时也栖息在竹子桠上,观望远处的风景和在享受风吹竹林的摇摆。
白露的粪便拉在山林之中,和腐烂的杂草一起孵化成丰富的有机肥,给山林中的植被带去必要的营养。
山崖上总是有老鹰出没,它们是候鸟的宿敌。老鹰双翅展开有1米多长,还有两只锋利的抓子,捕获白鹭这样的候鸟毫不费力,但是也时常遇到白鹭的反抗。管理员说:经常会看见,数百只白鹭和老鹰搏击的场景,但那些刚学会飞翔不久的白露,还是会成为老鹰抓下的食物。老鹰对白鹭来说,总是显得矫健和迅猛。
老鹰的巢穴一般都筑在陡峭的山崖之上,主要是为了防止黄鼠狼这样的动物对幼鹰的袭击。一物降一物,现在山上除了黄鼠狼,还有山猪和山猫,它们都十分的凶悍。所有的生物和植物就像一条衔接的链,相互连着。彼此生存又彼此屠杀。
芦苇开花的季节一般在6月以后,长出茸茸的毛,它又并不像花,没有花瓣,只是一支细长的绒。到8月以后芦苇开始退绿,花也变色,有人说是红的,有人说是灰的,我仔细的琢磨了下,发现它是那种咖啡豆的色彩,又比咖啡豆淡,也有一点朱红,或者紫红,或者它们几种的混合,说不清。
傍晚夕阳照来,透过芦苇花丛,可见西河水面银光闪闪,丢了温度的太阳落进西河里,被拉得老长老长,西河两岸的湿地和山色相辉映,凸显出一幅自然的画卷。
沙滩和芦苇丛中,经常会有青蛙,身上长满疙瘩,当地人叫癞蛤蟆。春天里它们开始交配,在浅水湾和湿地的水草中产卵,一月后这些卵变成蝌蚪,一般鸟类这期间食物丰富,主要吃些鱼虾和湿地中的寄生虫以及藻类。蝌蚪的母亲终日守护在它们身边,遇有鸟儿来食,它们会给身体充气让它变得庞大,并发出咕咕的叫声把鸟儿吓跑。过一些时日,小蝌蚪长出脚学着爬行,到秋季便长大了。
候鸟群中,一些为数不多的野鸭一直生活在水区中,它们在河里一些露出水面的滩头产卵,不像白鹭那样筑巢,随便找块草丛便栖息了。
有几户村民还居住在保护区,现在都为保护区工作,不大的菜地,经常会有白露光顾,它们啄食地下的蚕虫和蚯蚓,有还栖息在房后的竹林,这里的风比河边小了许多。村民吃饭时白露会飞到院落,抢食撒在田里的食物,人鸟相依,亲密无间。管理区还会在春季让村民给候鸟喂一些防流感的食物,以提高白鹭的免疫力。
北影在太和乡拍摄了《鹭之歌》、《鹭鸟王国》,称这里为中国的“鹭鸟之乡”。着墨渲染了山、水、林、鸟等自然景物。其美在山,蟠龙腾雾,水墨八画;在树,仰扬挺拔,林荫鸟鸣;在水,顺流行舟,浅见鱼鳞;在山,奇峰横立,仪态万千;在鹭,似雪压枝,或飞或舞。再形象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