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jjhqlc

[原创][长篇小说]上尉排长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九章   恶梦一场

二团政治处主任李杰,原系金陵大学的教授,在组建第一期青年远征军时,他曾带了一批爱国青年,抗日救国,投笔从戎,投考了第一期青年远征军。随却参加了对日作战,缜缅战役结束后回国,后日本投降。以其教授的身份,破例提升为团政治处主任,授中校军衔。他为人和善,挂一副眼镜,像学者派头。经常下到连队和同学们澌混聊天,没有一点的架子,大家也都很尊敬他,愿意和他接近,还有一些干脆叫他李眼镜,他也乐呵呵了答应着。

趁着部队休整,李杰这个连队进那个连队出,和同学们神吹海聊,同学们发牢骚时,他总是不语,隔三差五地撩拨几句。

这天他又转到一排驻地,小林排长也是发了一阵牢骚后问道,“李老师,您是前辈了,我们都是你的学生。您能不能给我们出个主意,该咋办。”

李主任看了看小林排长身边的李学文和张星明及另外两个人。

“没事,李老师,您就说吧,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小林啊,这几天各连排都在提出这问题,很多都提出了要求当局兑现给你们的承诺,”

“现在这种情况,我们都不知道咋办了。”

“晚上到二营一连来吧,大家商量个办法,只你一个来就行了。我就走了,只是过来看看你们,不要有太多的负担。”

李杰老师走了,到了晚上,小林来到二营一连的连部里,看到里边坐有二三十人,在七嘴八舌讨论着。

“干脆我们给媒体写信,公诸于众,这样就不怕当局不理采了。”

“如果这样,就必定要花很多钱,凭我们那么一点的薪响是承受不起的。”

“那样一来事就闹大了,万一追究起来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你这胆小鬼,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见得了天的,相信我们的同学们中是不会出现败类来出卖我们。”

小林静静地听着他们的发言,没有言语。

又有同学说:“难说,有个把害群之马也在所难免,再说,就算我们的同学们中没有,难道说那些黄埔系的军官都会站在我们这边吗?”

有人狠狠地说:“黄埔系的有啥了不起的,我们八千多人一个整体,还怕了他们不成,再说我们手中的家伙也不是掏火棍。”

这是李老师发言了,他说:“同学们,都静一静。总的来讲,一是要求我们大家团结起来,共同进退,使八千多同学形成一个整体才有力量。二是对于这次请愿行动要有一个周密的计划和组织,服从统一安排,建立一个通讯组,负责公开信的书写印发和宣传,建立一个经济组织,负责募捐活动,我在西安的教育界中,有一些老相识,到时可带上我的亲笔信去拜访他们,求得他们的同情、声援和支助。三还要成立行动组,你们都是青年远征军的同学,有共同的感受,共同的利益,行动组要深入各营连排,秘密监视出现的反常情况,一旦发现叛变人员,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可以对危险份子秘密处决。同学们,我愿意和大家一道参加这次请愿行动,这次我们是争正义、争生存、争人权的行动,大家一定要小心团结,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听完李老师的话,大家觉得很有道理,安排得紧紧有条。“最后,为造成声势,在行动一开始,全团立即进行罢操罢课以壮声威。”

此后又召开了秘密会议,成立了请愿指挥部,选举李老师为指挥长。下设通讯组、经济组、行动组,直接对指挥部负责。小林任行动组组长,行动组特别庞大,一、二、三营,炮兵营、坦克营、输送营都设有秘密小分队,小林直接和各小分队队长保持单线联系。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指挥部派来联络员通知各组、小分队,明晨,开始统一行动。以排为单位,携上武器弹药,拒决参加早操和一切学习,离开驻地,选择有利地形疏散开来,休息,活动,同时监视驻地方向。也不要离驻地太远,要随时保持与联络员的联系。吃饭时间返回驻地就餐,保持一级战备状态,轻武器随身携带,轻重机枪架于饭场旁边,以防意外,汽车坦克锁死起动开关。饭后仍然分散于有利地形,通过联络员随时与指挥部联系,报告各单位情况,接受指挥部的指令,特别监视黄埔系军官的动向。

次是凌晨,一个争人权、争生存、为三团同学讨公道的罢操、罢课请愿行动正式开始了。

通讯组的成员早已把印制好的公开信、抗议书贴在了醒目的墙上。经济组的同学也带着大量的宣传资料的李老师的亲笔信奔赴兰州、西安、宝鸡等大中城市。行动组也忙了起来,严密监视各单位的活动及可凝人员。

几天来,形势发展十分顺利,外界声援的信件、报刊,也寄到了驻地,全体同学团结一致,请愿意、抗议浪潮风起云涌,持续扩大,甚至连黄埔系的军官们也有的支持,有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曹文安将军在团部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感到束手无策。只好趁每天开饭的时候来到各连队,向大家好话说尽,但收效甚微。

这天曹文安将军来到一营一连的饭场,同学们的手枪、冲锋枪、步枪都没离身,在家对他好象不认识似的。只有连长跑过去行了军礼。他大手一挥,提高嗓音向大家打召呼,“同学们,辛苦了,请大家继续吃饭。”

同学们也没心思吃饭了,大家把碗筷一丢,乱哄哄不成队形地就把他围在了当中。“同学们,今天本座特意过来看望大家,不拘形式,随便聊一聊,什么话都可以说,什么事都可以谈,要坦诚相见嘛。”

也没人和他答话,他继续说道:“同学们,我和大家从蜀中挺进到陕、鄂边区以来,转战千里,同学们充分发挥了青年远征军的传统爱国精神,艰苦顽强、奋勇作战的作风。取得了一次次的胜利,在这里,本人首先代表当局和将委员长谢谢大家。这次本人又和同学们一道,来到关中,驰援三团,只可惜,长途跋涉还是远水难解近渴。对于三团的劫运,本人和大家一样痛心,损失了数千国家有用之才,不仅仅是青年远征军的损失,也是国家和国防力量的一大损失。本人会同潘华国将军将三团的情况如实禀报委座。本以已经下令后勤,新的被服装备也即将下发,请同学们安心。”

突然,人群中有人高呼,我们不听空话,我们要实际的东西,我们不要任何物资,我们要政府履行对我们的承诺。

一刹时,全都齐声响应。

曹文安将军连连摇手,“同学们,请静一静,大家心中的感受,本人完全理解,也十分同情。大家提出的要求也并非不合理,但请同学们谅解,你们提出的合理化要求已经大大超出了本人的职权范围,本人一定加快禀呈潘将军。”

小林走了出来,向同学们招了招手,大家随即静了下来。“报告曹将军,本人上尉排长林海。既然将军能理解我们的处境,那我们也不会太危难将军。我们参加远征军的时候,政府就曾许诺,我们来去自由,可如今是啥样的一种情况,将军应该很清楚。这样吧,我们给一个星期的时间,对我们提出的各项要求给出一个答复,要不然,我们就继续这样下去,只希望将军能给我们满意。或者我们就会自动离队回家。”在家是一片赞同声。

曹文安将军回到团部,和手下商量对策。对于这数千知识青年,是万万不敢动用武力的,软的还是不行,如果引发兵变,更不好交差。团参谋说话了:“将军,现在只能采取软磨拖延,委曲求全,物质刺激,分化瓦解的办法了。”

“也只好这样了,以征求意见为由,分批召集过来开会,在他们内部中制造矛盾,进一步瓦解他们。吩咐下去,三日内将物资装备下发到连队。”

军需处奉命日夜忙着,把各种物资发了下来。大家换上了崭新的军装,领到了三个有的薪金白花花的大洋,伙食也得到极大的改善。还特别从西安请来影剧团作巡回慰问演出。

李杰老师一个人独自在屋内思索着,他燃着烟,此次请愿罢课的斗争,看起来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一开始就万众一心,发展相当顺利,果然是声势浩大,给当局了一个措手不及。但现在李杰老师已知道,在周围都是国民党控制的地区,内无坚强的领导,外无救兵,确实是一场自发的孤军作战的乌合之众。李杰老师开始认为把事情闹大了,当局施展高压手段,把大家逼急了,走投无路,他就可以乘机将这支队伍拉走,投向陕北。

但令李杰老师意想不到的事,当局一味采取软拖的办法,李杰也无可奈何。

随着团部开展秘密谈话,无形中增加了内部的互相猜疑,有人动摇了,长此下去,自已也不知如何收场。慢慢地,请愿指挥部的指令也不灵了。

这天,李杰老师和指挥部的几个人在一个秘密地点开了最后一次会议。他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可能发生的情况后说:“从种种迹象看,当局可能要下手了,大家回去通知应撤人员,务别于明日十二时之前,按时分散撤离,绕道至南山深处的一座关帝庙中集合,然后向安全地带转移,大家切记,一要尊守时间,二要保密。就这样,大家回去分别通知吧。”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逃离虎口

小林回到一排,眼看就要和许多同过生死患难与共的同学分别,心里很不是滋味,也许从此就后会无期了。

他吩咐一排集合,李学文和张星明已调到中央军里任职,在一排里已没有新津的朋友了。但他深信,一排的同学是不会出卖他的,所以他就把他和另外两名同学要走的消息告诉了排里的同学们。

这个说根据目前的情况你们应该撤走,免遭不测。

那个说你们要走了中午一定要为你们送行。

中午,大家卖来酒菜,和他们三人依依道别。有祝一路平安的,有祝前途光明的,还有说要跟他们一起走了。小林没有同意,人多目标大。临行大家都解囊相助,已是午后两点多钟了,他们三人才出发。

同行的另外二人叫朱子溶和朱子和。

在告别众人之后,飞快取捷径,奔向南山。

这里是崇山峻岭,一直向南延伸,越走就越无人烟。

好不容易打听到了关帝庙的所在,他们三人也顾不得喘口气,直赴庙内。

这只是一座破败的古庙,进入大殿后,不由大失所望,庙内庙外都无一人,只是大殿的地上有许多烟头,显然他们已经走了。

这三人就象是泄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半晌做不得声。

断壁残垣,满目凄凉,就是他们现在的心境。

“朱子溶、朱子和你们过来看。”小林发现殿柱上像有字迹,叫过二人过来看。

仔细一瞧,见上面写着:“吾因病情严重,盼汝等不及,只好先汝等而去,汝等好自为之,十八子泣留。”

一看就知是李老师所留,可以想像出他们走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沉重。

小林很后悔,自已连最起码的警觉性和时间观念都没有,今天才造成了不可收拾的后果。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失去了依靠,已不知何去何从。

朱子溶和朱子和他们是堂兄弟,当时的西康省冕宁县人,都是西康省人民自卫军的头目,这人民自卫军都是一些当地走投无路的老百姓组织起来的,专和当时的西康省主席刘文辉作对。为了活命有时也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刘文辉将他们称之为土匪,常派兵清剿,自卫军的武器简陋,当然不能和刘文辉的24军抗衡,屡受重创。

他们兄弟二人又念过书,所以就派了他们兄弟二人趁政府招考青年远征军之际,考入远征军中学习军事,学成后找机会回西康意图自卫军东山再起。这二人是小林行动组的分队长,属于重点撤离人员,可惜由于小林的过失,落得在这个破庙中进退两难,无计可施。

天已黑了下来,他们三人在一角落里生起了一堆火来取暖。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

朱子溶说道:“林排长,你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小林道:“咋办?开弓就没有回头箭,既然与李老师失去了联系,现在就只有闯过难关,回家乡了。”

“也行,我们二人回西康,你回新津,正好结伴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到了新津,要是不慊的话,可以和我们一道到西康去,我保证你会有用武之地的。”

“能走出去再说吧。”小林此时的心里也是不知路在哪里。但他又不能在他兄弟二人的面前表露,只好压在心底了。

三个胡乱躺了一会儿,黎明,他们上路了,走不远,在山洼里找到了一户人家,说明了情况,掏出钱来向主人家讨了一顿早餐,主人家到也好客,煮上了从山中打来的野味,三人饱餐了一顿,又顺便问了路。

在山中,他们较准岐山、凤翔的方向,摸索向南前进。

最后进入了原始森林,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满山都是参天的大树,山泉清澈,繁花异草,知名或不知名的野果比比皆是,野兔成群奔跑,私毫不惧生人,有时一弯腰便能抓起一只来,它也不十分挣扎。偶而也见到一些大点的动物,土豹、狼、野猪等,或捕食小动物,或追逐撕打,一掠而过,到也和他们互不侵犯。相安无事,此情此景,真有一种人间仙境,世外桃圆之感。这条路线,应该就是一千多年前昔周文王避难所走过的路线吧。

道路虽说荒凉难走,但这三人行走其间,到颇有一种安全的感觉。他们辨别方向走走停停,饿了就摘些野果,渴了就饮山泉水。有时捉上两只野兔,用火烧来吃,到还别有一番风味。天黑了,就找一山洞燃起一堆火来分别睡觉。

也不知转了几日,好不容易转出了原始森林。慢慢地走在了有人走过的羊肠小道上。

“这里可能是岐山县境了。”

“肯定是,过了岐山再南行就是兴平县,那里就接近陇海铁路了。”

“一路小心点,在兴平县一带是中央军第一军的驻地,到了陇海线,爬上火车,就可以直到宝鸡。在这一路特别要提高警觉。”

这天凌晨,他们三人沿着羊肠小道继续前行,走了好大一会,浓雾逐渐散去,再转过一个山坡,前面已是较为开阔的地势了,这三人心情也开朗了许多,一路说说笑笑。

不料刚一转弯,路边林中突然一声大吼,“不准动,举起手来。”几只步枪同时指向了他们。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又入狼窝

小林三人大吃一惊,他仔细一看来人的衣着,果然是中央军第一军的几个士兵,拦在了他们的面前。

一面对他们吼叫道:“龟孙子的,哪一部份的逃兵,识相点,乖乖跟老子走,不然的话,哼、、、、、、、、、、”几只步枪就顶在了他们三人的胸前和背后。

“完了、完了。”小林心里叹道。朱氏二兄弟脸色都变了也正看着他,在征询是否动手,小林摇了摇头。

他们三人的衣服破烂不完整,这些中央军的士兵也就根本就认不出他们是哪里的。

小林陪着笑脸:“长官,我们与部队失散了,正赶着回去。”

“管你是哪的,跟我们走,否则别怪我们不客气。”

“好、好、好跟你们走。”三人忙点头哈腰。

自从陇东战役中央第一军受到解放军重创之后,损失惨重,奉命驻守于此休整补充兵员。他们除了向地方政府征集壮丁之外,还于交通要道设卡,强抢过往行人,更重要的目标是强抓过境的散兵据为已有。

这些散兵要比那些新征来的壮丁强的多。所以在中央军中早就形成了你抓我的人我抓你的人,一但被抓的人被对方发觉,争吵不休,最后便牺牲被抓者,拉出去毙了完事,谁都不要。

今天也活该这三人倒霉,碰个正着。

这几个士兵把小林仨个押回兴平县关了起来,这里驻扎的是中央军第一军的一个营。

不久有两个士兵走了过来,“出来,长官要问话,老实点。”把他们三人带到了一间屋内。

小林一看,那是一个佩上尉军衔的军官,估计是个连长。

上尉装模作样、笑眯眯地问道,“说出你们的姓名,年龄,单位的番号。”

小林他们三人也就乱回答了一通。

这上尉毫不在意,“我们中央军是天下第一军,是国军中的王牌队伍,今天把弟兄们请来,加入我们连,兄弟我是非常高兴。要是在这好好干下去,兄弟我是不会亏待你们的。但是如果胆敢有三心二意,跟兄弟我过不去,哼,那就不要怪兄弟我不客气了。”他见小林三人没说话,又继续说道,“这次我们奉上峰的命令,在此休整,由于其它方面的原因,我连的伙食费还没有到,因此,是否可以把你们的钱借给我们,以解燃眉之急,待伙食费发了下来,本人保证,一定如数奉还。”

那上尉见他们三人没说话,显得很不耐烦,就问道:“大个子,怎么样,你俩个有没有。”这当然是对朱子溶兄弟说的。

兄弟二个惊慌失色,吞吞吐吐刚说完“没有”俩个字,就听“啪”的一声,该上尉在桌上猛击一掌,站了起来,指着他二人的鼻子说:“混蛋,你俩敢和我耍花招,一看你俩个家伙就不是个老实人,不给点利害尝尝,你们还不知马王爷是三只眼呢,来呀,给我吊起来,打。”

马上就有五六个士兵上来,立即就把他俩五花大绑捆了起来,吊在了院中一颗榆树上,噼噼啪啪饱吃了一顿,

兄弟二人想到好汉不吃眼前亏,总之还是要被抢,连忙叫道“有,有”,随后果然进行了搜身,把他俩身上所有的钱全部抢光。

小林趁所有人去折腾朱氏兄弟没人注意之际,很快把那些零碎小面额钞票集中在几个显眼的口袋里。将两垒大面额的钞票,紧紧握在两个手心里,见机应付。

当朱氏兄弟被洗白之后,那军官转过身来,翻着白眼望着小林:“怎么样,你该不会说你没有吧。”

小林做作很害怕的模样,忙说:“长官,我有,我有,全都在身上的几个口袋里,不信你们过来搜吗?”说完把两只手高高举了起来。

几个人马上走了过来,把小林几个口袋里的钱全都搜了出来交给那军官,那上尉点了点头:“你小子还算老实,今天就不罚你了。把他们都押下去,给我关起来,他们啥时候老实了,再放他们出来。”

小林他们三人被关押在一间大房子中,像对待囚犯一样,每人每顿一个馒头和一碗盐开水。地上铺了一层薄薄的稻草,三人睡在上面合伙盖一床旧军毯,互相不准交谈,大小便都必须喊“报告”,通过允许,才被押着上厕所。

这几天,小林三人也不吭声,却暗暗观察周围的的环境,囚禁他们三人房间的右边是排长的卧室,左边不远处是一长列大房间,可能住有一个排的士兵,在他们三人的囚室内,乱七八糟堆了一地的弹药箱子。出门是一条二十多米长的小巷,小巷外便是大街了,直通东门和西门。

门中站了两个哨兵,每两小时一轮换,见到小林他们三人没啥反应,也慢慢松懈下来。

晚上,三个用毯子蒙着头,小声商议。

“我们必须逃出去,通过观察,我认为可行。”

“林排长,你主意多,我们兄弟都听你的,大不了拼他个鱼死网破。”

“机会我们是有的,隔壁房间只睡了排长一人,他的冲锋枪和子弹袋就挂在床头,墙角的弹药箱敝开着,里边还有大半箱手榴弹,到时趁他们熟睡之际,我们偷悄悄爬过去,我去偷枪,你们兄弟去偷手榴弹,得手后不能慌,我们仍爬回来准备妥当后,再看准机会下手。”

朱氏兄弟想了想:“行,就按林排长的安排行事。”

此时已是半夜过了。

外边的两个哨兵也已抱着枪躺在墙脚睡了过去。

小林对朱氏兄弟说:“行动开始。”

首先小林毫无声息爬过了过道门,几个翻滚就到了那排长的床下,床铺是用两根木凳和一张门板搭成的。屏着呼吸,凝神静听,床上人的呼声正浓。冲锋枪就正在床头挂着,他稳着心跳,毫不犹豫伸出手去紧紧握着枪身,轻轻向上一送,挂钩便从铁钉上脱了出来,接着也以同样的方法取下子弹袋,压着强烈的心跳,又轻轻爬了回来。这一切也只不过三二分钟的时间,忙将有十个弹匣的子弹袋牢牢捆扎在腰间。

这时朱氏兄弟二人也以同样的速度每人搞发了八九个手榴弹,全都拴在了腰间,一切准备停当。刚要动手,门外响起了有人的说话声,他们三人赶紧装作熟睡的样子侧耳细听,小林同时将枪口对着门口。

原来是换岗的时间到了,又来了两个士兵,他们瞧了瞧屋内,看到小林三人似乎熟睡了,也没异常的情况出现,就掏出烟,擦燃火柴互相点着抽起烟来,火苗一闪一闪的,夹杂着他们天南海北的闲聊个没完没了。看样子精神很好,毫无倦意。

这边小林三人十分焦急,已经是后半夜了,再也不能等下去。

小林悄悄在朱氏兄弟的耳边说:“我们不能再等下去了,把那两个哨兵放倒,我们冲出去,你们看如何?”

朱氏兄弟轻轻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小林翻身起来,子弹轻轻上了膛,慢慢走向门口,猛地扣动板机,“叭叭”两个点射,两个哨兵就像死狗一样爬下了。

三人跃出门口,朱氏兄弟抓起哨兵的两支枪,穿过小巷,飞奔向大街。

枪声也惊醒了睡梦中的士兵们,昏头转向,乱成一团,排长猛一起身,抓枪去没有,提着裤子就出了们来,看到两个哨兵倒在那,赶忙招呼士兵们吼道:“囚犯偷枪杀人逃跑了,快追。”

一时,响起了紧急结合的号声,上尉在指挥士兵们全城搜索,手电筒光在大街小巷闪烁,示威的枪声,不时划过夜空。

小林三人依仗人少,目标小,趁着黑夜容易隐蔽,能混就混,也有几次与追兵相遇,一束子弹打得他们昏头转向。

然而形执是越来越严重,兴平县只是一个小县城,出动那么多的人可以说是无处不是兵,又加上四门紧闭,根本就无出路。

小林心想,要是天亮之前出不去的话,到那时不被他们乱枪分尸才怪呢。想到此才发觉自已有些鲁莽。

不得已,小林三人被逼上了城墙,但很快就被追兵发现。一声呼喊,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正在缩小包围圈。

三人一边还击,一边寻找出路。

这时小林发现一处比较低矮的城墙,城下黑糊糊一片齐腰深的野草。“看来我们只有孤注一掷了,就从这跳下去。”

小林心一横,飞身跳下了城墙,朱氏兄弟也紧跟着跳了下去。幸好下面蒿草垫了一下,三人都没摔伤,爬了起来也顾不得疼痛,就向着南山方向飞逃而去。

发表于 2006-11-19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故事.

发表于 2006-11-21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23 1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6-11-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是一种缘分,支持

 

[em02][em02][em05][em05]

发表于 2006-11-24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贴是一种缘分,支持

 

[em02][em02][em05][em05]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考虑了很久,也不能确定自已还要不要再往下写.用了一种很幼稚的方法,就是数单数还是双数来决定,可数着数着自已都记不清数了,因抓的那把瓜子太多了.

发表于 2007-2-3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

发表于 2007-2-26 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img.xiaonei.com/photos/20061223/1500/large57162.jpg

敬礼!!!!!!!!!!!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3-9 16:22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4-15 15:59
请问本文作者,你是怎样认识赵雨眠先生的?你知道他的情况有多少?这里,请你不要介意,之所以问这些,是因为目前他的女儿专程从美国回来,和她父亲的学生要出版《赵雨眠画集》,是为纪念赵诞辰100周年而做的一件大事。因此,这些学生们为收集资料,花了不少精力和时间。偶然看到你的文章,我非常高兴,请你能否和我联系,并愿意和你交为朋友。联系的方法:电子邮箱  www.ccachen88@.com  或者电话:028-85626349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07-4-16 10:28

        欲联系《上尉排长》作者,我是赵雨眠的学生,现正收集赵的资料,准备出版《赵雨眠画集》。因为看到此文上提到赵雨眠,所以想与作者联系,我的电子邮件:www.ccachen88@126.com  电话  028-85626349

                                                                                                                                                  联系人---陈铭全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1 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漂泊三年后又回到成都,看了看还没完成的上尉排长,觉提还是应该把它完成,做事要有始有终嘛。

发表于 2009-12-28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故事,希望继续。
发表于 2009-12-29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小说,顶起!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