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摄在“5.12”四周年来临之际
今天,不论我们站在都江堰的哪个角落,都不禁怦然心动。城区若一把大扇,轻抚着千百年急荡的岷江。乡村似一幅新画就的山水生态图。人游其中,留连忘返。本地人如是说,以前来过此地的外乡人更是感叹:灾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这个城市的一分子,我们深深知道这一切的来之不易。 回首“汶川大地震”四年了,我们的母亲——都江堰,从百废待兴到重建辉煌,从满目疮痍到焕然一新。正应了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我们的自然脉搏跳动得近乎激动,不由不拧起相机,拍下多年后值得回味的东西。 镜头前,美景如画,人面抖擞。镜头后,我们在思索。我们不会忘记曾经。如若要选择忘记的话,宁愿眼前不再呈现大地狞笑、房坍人亡、啼哭无措的悲惨景象;却怕忘记,忘记林皓那一个“敬礼”,向着五湖四海曾经爱的力量。面对憧憬,而铭记。记不清每一个普普通通的援建者,我们就看看朝阳中的学校、宽阔的道路吧。 今天,当我们在摄影中、在论坛上继续着午后的身影时,有一种“食粮”,是他们赠予我们的,我们会一直珍藏,千山万水,再神奇的风景都没有关注的眼神更动人。地震后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次默默的祈祷与祝福,我们灾区的人们不再孤单无助,希望的明灯是谁点亮的,黑夜不再暗淡,流星划过,是他们关注的眼睛,我们知道黎明会到来,面包就有了,我们眼中的奢侈也近了。 悠悠岷江水,从岷江源而来,向长江尾而去,千百年的光阴,特别是“五。一二”地震的这几年,写成无数的传奇。当翻开都江堰崭新一页的时候,都能看到水在拍岸,水在击空,那是我们都江堰人的豪迈。 欣喜地听到外地游客的评价:都江堰,你毋须用心,也能在心上刻进这座美丽的小城,她在悠悠白云下,款款欢迎你;在烟雨中深深恋着你。 沐浴爱的春风,伴着火的燃烧一起飞扬,扬起风帆,我们又一次向希望起航。 记念不过一种形式,在这形式中,我们将如何表现呢?朋友们,请拿起你手中的相机吧,用一颗感恩的心却勾勒出你的思想?去吧,到城区、到郊外、到百姓生活中去,在初晨,在暮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