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15日晚上7:10,中央电视台二套《生活》栏目年度策划——《中国骄傲》,报道了达州万源市大竹镇莲花社区青年罗安友舍身忘死、奋勇救人的感人事迹,并用长达15分钟的画面真实再现了救人的悲壮场面。节目播出后,罗安友的举动感动了无数观众,他被列为2006年度“中国骄傲”的候选人。此前,达州电视台、四川电视台、央视《新闻联播》也曾多次深度报道过罗安友的事迹,这个万源小伙在危难之时有勇有谋,显示出了过人的英雄本色。 洪水困人,好男儿挺身而出 这是一个让罗安友终身难忘的日子。2006年6月30日,阴云似墨,大雨如注。汉江源头的八百里倒流河——任河,一改往日的清澈温顺,变得桀骜不驯,浑黄的河水,夹杂着风雨声,从远处席卷而来,在宽阔的河床下奔涌着、咆哮着。在河边居住了多年的村民知道,每到这个季节,河水很快就会漫上街面,所以低洼处的住户都开始忙碌着往高处搬移物品,平静的小镇突然喧嚣起来。 中午12:20,正在摩托车修理铺里忙生意的27岁青年罗安友突然听到一声惊喊,“不好了,不好了,有人在河堤下的石梯上被洪水困住了!”罗安友飞快地扔下手里的修理工具,朝河堤处跑了过去。 被困在洪水中的是经常在大竹镇上溜达闲逛的无名智障人。智障人所处的位置在任河大桥上方近百米处一居民住房地基旁的水泥楼梯上,未涨水时,这处水泥台阶顶部离河面至少有三、四米高,四周也是一片开阔地,可河水涨起来后,水泥台阶逐渐被洪水淹没,成了一个“独桩”,被困的人从任何方向都无法逃脱。 水在不停地上涨,可被困的智障人却毫无知觉,他仍坐在台阶上无忧无虑地玩耍,不时将手脚伸入水中涤荡,浑然不知死神正在向他靠近。此时,镇党委书记张兴堂、镇长黄明、派出所所长万小川正组织群众在现场积极营救,救生衣、橡皮船和保险绳索都及时运送到了现场。但是,谁下去救人呢?“这么大的水,这么急的浪,人一下去,随时都可能被洪水卷走。”所以最初有五个人自愿报名要下水救人时,张兴堂都拒绝了,“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保持头脑清醒,光有一腔热血和十足的勇气还不够,它要求施救者有极好的水性,而且还要胆大心细。”滚滚洪水,滔滔浊浪,阻挡着人们营救的脚步,眼看时间一分一分过去,洪水在不断上涨,大家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正在此时,大汗淋漓的罗安友跑来了。“张书记,让我去!我肯定得行!”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兴堂还抑制不住兴奋,“这条街上罗安友的水性是出了名的好,我们当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正琢磨着要不要叫人去给他做工作,没想到他自己就来了。” 技高胆大,洪流中智勇救人 “快给我穿上救生衣、系上保险绳,抓紧时间!”罗安友果断下了“命令”。2分钟后,也就是12:35,他被岸上的群众用绳索从临河近10米高的阳台上慢慢放了下去。“当时气温很低,我悬在半空里,感到一阵阵的冷风往身体里灌,虽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但往河中一看,发现洪水扑面而来,我还是打了个寒颤。当时我命令自己先冷静下来,毕竟我来的目的是为了救另一个人。” “快!快松绳索!”罗安友使劲招呼上边拉绳索的人。很快,他被保险绳放到了水里,洪水怒吼着包围了他的腰身,一次又一次把他往下游冲去,罗安友在洪水中努力稳住身体,好不容易取得平衡后顺势向智障人扑去,保险绳被拉得陡然绷紧,勒得他痛彻心肺。罗安友强忍着疼痛,一次又一次试图去接近被困者。洪水的冲力实在太大了,好几次他刚靠近被困者身边的台阶,又被迎面而来的大浪打翻到水里,有几次还被冲到了下游10多米处,看得岸边的群众心一阵阵抽紧。最让人忧虑的是,看到洪水涨上来,之前还轻松自在的智障人开始急躁不安起来,在台阶上走来走去,还差点掉到水里,大家的眼睛都盯在了罗安友和智障人身上,凝神静气,异常紧张。 时钟不知不觉指向了12:40,施救已进行了近20分钟,如果再不能靠近被困者,他必然会被洪魔吞噬,而此时罗安友也在与洪水的搏斗中显出了疲态。“收绳!将罗安友吊起上岸,另选地点入水!”张兴堂果断下令。罗安友上岸后马上观察了地形,并很快找到了理想的施救地:在被困者上游几米处下水,利用洪水的冲力,实施营救。在取得现场指挥领导的同意后,罗安友又下水了。“当时我脑子里只想一件事:趁洪水还没淹没他时把他尽快救上来!” 人们迅速打开了另一家居民的阳台窗户,再次将他从10米高的阳台上放入水中。罗安友咬紧牙关,使劲抓住长长的保险绳,顺流向下边游去,几经周折终于靠近了被困男子。他刚刚站稳,准备伸手去拉被困者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那个人不明白罗安友的意图,而且被洪水吓到了,所以他甩开罗安友竟往水中扑去了。”莲花社区主任付云翔讲到这一状况时,声音都变调了。眼疾手快的罗安友似乎早有准备,他猛地逮住智障人的左手,使劲一拉,并以最快的速度为他拴上了保险绳。在拴绳的时候,智障人又不停地解绳,急得罗安友满头大汗,也急得岸上的人大喊:“赶快拴牢,千万别让他挣脱了。” 2分钟后,保险绳拴好了,罗安友大喊:“快拉,先把他拉上去!”人们一起用力,使劲往上拉,罗安友则紧抱住智障人的腰,仰躺在滔滔洪流中,被人们拉着逆流而上,“一、二、三,起!”随着大家的一阵阵吆喝,智障人终于平安上岸。而罗安友此刻仍躺在河里,完全失去了力气,浑然忘了自己还处在危机四伏的波涛中。在罗安友上岸后不到一刻钟,洪水上涨了三米,困住智障人的台阶及台阶上竖着的木桩都被洪水淹没。 历经24分钟的生死争夺,被困男子终于脱险,可罗安友却在这场较量中收获了满身伤痕。腰部被保险绳勒出了道道血痕,身体也被水里的不明物撞得瘀青。镇领导把他送进医院,要他输液治疗,但他只要了几片消炎药后就回家去了,因为年迈的父母正焦急等待着他的归来。 不图回报,八年间四次救人 随着采访的深入,罗安友多次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事迹浮现在我们面前。八年间,这已是他第四次从水中救起人了。 1998年7月,19岁的罗安友还在万源市汽修厂当学徒。一天,天气异常炎热,他与同事一起相约到观音峡的深潭里去玩耍。当时,潭中不少人在游泳,罗安友突然听见有人大喊“救命!”原来一个小男孩从轮胎上掉下沉入了水中,罗安友来不及多想,马上跃入水中,向小男孩下沉处游去,凭着一身好水性,他几经沉浮,终于捞起了那个小男孩。等小男孩苏醒后,他便悄然离开了。 2005年5月,罗安友在深圳一家工厂上班,周末休息,他约了几个朋友到附近的公园游泳。游泳池很大,最深处4米有余,加之池边有跳水台,玩耍的人不少。在池边休息时,他发现有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女在水里扑腾了几下后便沉了下去,开始他以为少女在潜水,后来却发现是溺水了。罗安友“噗”地钻到水中,快速向少女游去,不料他刚接近少女,少女就紧抓住他不放,两人都往水底沉去。罗安友急中生智,用脚使劲一蹬,挣脱了少女,然后抓住她的长发,将她拉出水面。事后罗安友又默默离开了。直到第二天当地报纸登出了这感人的一幕,在罗安友工友的帮助下,少女才找到恩人。 此次罗安友冒着生命危险解救的是一名智障人,很多人都不理解。罗安友却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不管富贵贫贱,都是一条命。” 言传身教,父亲教他做人 罗安友的家相当贫困,他和已经60多岁的父母、19岁的弟弟居住在街后坡一间不足3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的陈旧老房子里。家中主要收入是父亲每月400元的退休金、母亲40元的低保金及自己维修摩托的一点微薄收入。罗安友的摩托车修理门市经营惨淡,几年下来欠债达5000元。街上的居民说,他搞维修相当于是给别人帮忙,只收点材料费咋挣得到钱嘛。 在采访中,罗安友一直强调自己乐于施救是受了父亲罗宝林的影响。1996年6月,罗安友和父亲与本镇一位教师一起去任河捕鱼,走到一个名叫癞子湾的地方,那名提着鱼网的教师不慎被水漩到深水底,鱼网缠住了他的双脚,他在水中拼命挣扎。罗安友吓得不知所措,父亲却马上扎入水中,救起了那名落水老师。事后这名老师前来感谢,父亲说:“救命积德,要啥报答!”这件事对罗安友触动很大,正因为有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关键时刻罗安友才会挺身而出。 罗安友勇敢救人的事迹传开后,大家对他的行为大加赞赏,万源市委、市政府已向全市发出通知,号召大家向罗安友学习。7月3日,万源市大竹河镇党委、政府为他专门召开了见义勇为表彰大会,奖励他现金1000元。目前,万源市政法委正在积极为他申报“达州市见义勇为勇士”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