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雅西高速沿线美景--汉源襄石牌坊! [复制链接]

2012-05-11 09:03

浏览:2001 回复:3
汉源九襄石牌坊

在汉源县九襄镇,有一座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的石牌坊,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九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位于紧靠九襄老街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官马大道上,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牌坊高约11米,宽约10米,面南背北,呈3间门洞形,中门宽大,侧门略小。支撑牌坊的4根大石柱,前后两面有8尊威武的雄狮,每尊雄狮的身上还各跨着1尊慈善肃穆的菩萨或古佛,可惜现在除1尊完整外,其余均已残破不全了。石牌坊有4层,称为“4层多脊檐”。据当地老人们讲,清朝道光29年,偶然发迹、捐贡出身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的双节孝石牌坊。
  石牌坊最引人入胜的是集中雕刻于下边2层上的川剧经典名剧的精彩坊景浮雕。浮雕以“忠、孝、节、义”为主题,选择了48部传统川剧戏曲的169个精彩场景,雕在牌坊的各处。有关学者对牌坊上的169幅浮雕戏剧场面一一考证,已考证出的剧目有20多部;浮雕上雕刻的人物有570多个,个个面目清晰,个性鲜明,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出我国古代石刻艺术的精湛。戏曲选目丰富多彩,有许多是古代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表现古代妇女的忠烈节义及巾帼不让须眉的“十二寡妇征西”的《穆桂英挂帅》;宣扬“百善孝为先”人伦道德的《木莲救母》、《安安送米》;歌颂中国人义字当先、大智大勇的《三英战吕布》、《赵云六保阿斗》、《空城计》;表达人们祈望福禄寿喜的《蟠桃会(大和图)》等。
汉源考古

汉源县位于四川省的西南部。这里气候温和、阳光充沛。大渡河的中游地段流经这里,大渡河在这里河面宽阔,她的两岸有着连续的发育很好的台地,特别是小堡至大树段的南岸,经过调查发现,这里分布着大量的古代遗存。应该说,由于环境和气候的缘故,这一片河谷地区十分适合人类生存居住。时至今日,这里仍然是河谷地区农业相对发达的地方。

对大渡河这一地段的考古调查应该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初的富林文化遗址的发现和研究。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这一次的发掘获得了多达4586件标本。

同一年10月,四川省博物馆的刘磐石、魏达仪在现大树镇南的狮子山发现有文化层,并采集了部分石器和陶片标本。1990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毕业班在狮子山遗址进行了一次规模教大的考古发掘。
    1979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组织人员组成"大渡河水库考古调查队"对大渡河这一河段进行了考古调查,在是一次较为深入而广泛的调查。应该说从这次调查开始逐步确定了大树镇的麻家山商周遗址、大窑新石器遗址。除此之外还发现有大量的石器采集点。
    1984年,水电部成都勘探设计院与汉源县政府组成调查组对"瀑布沟水电厂"淹没地区文物进行了调查。
    1987年的全国性的文物普查中在这一地区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发现,对以往的资料做了补充。
    199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雅安地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瀑布沟电站淹没区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调查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对于标本的整理加强了我们对这一地区古代文化的认识。
    2000年,雅安市文物管理所为了配合《四川省文物地图集》的编写又对该地区进行了一次考古调查。并新发现了"姜家屋基"新石器时代遗址。
    2001年底,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雅安市文物管理所、汉源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调查组,集中对汉源大树镇沿大渡河南岸地区进行了一次田野考古调查。
                      温馨提示(雅西高速九襄出入口交费出站驾6公里左右即到九襄鎮,石牌坊位于镇下方,车辆停放在鎮步行约20分钟即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Qvbscfige

发表于 2012-5-11 09:19

美景共赏---汉源九襄石牌坊!














大型歌舞剧《石魂》剧照! 084.jpg 大型歌舞剧《石魂》剧照! 085.jpg









Qvbscfige

发表于 2012-5-11 09:23


美景共赏----汉源九襄 大型歌舞剧《石魂》剧照! 074.jpg
石牌坊(局部)!

Qvbscfige

发表于 2012-5-11 09:28

美景共赏----九襄石牌坊



美景共赏----汉源九襄石牌坊(局部)!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