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 林子檬)6年前,儿子因意外车祸高位截瘫,丈夫年老多病,高龄母亲6年如一日的照顾儿子。她的举动感动了很多人,却一直说“这都是普通的事”,这就是近日被仪陇县妇联评为“优秀母亲”的唐菊。 昨(14)日早上,记者来到租住于仪陇县亚星市场吉庆街一段53附24号3栋2单元3楼的唐菊家里,首先映入记者眼球的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临时住所,一来到她家,唐菊就为儿子忙碌护理,提尿壶,换尿不湿等。 唐菊,今年61岁,仪陇悦来人,无业,家中有一女一儿,老伴吴应值,今年60岁,目前在县城一家信用联社做安保工作,女儿吴敏如今已经成家,在县城一家鱼庄做收银,生活也很一般,唐菊的孙子今年已经10岁了,目前在县城一小学念书,而卧床的就是唐菊的儿子吴蛟龙,今年24岁。 唐菊老人告诉记者,她年轻的时候,曾在大队公社养猪场养猪,由于自己工作很卖力,还得到了公社的嘉奖,给她评为模范养猪能手。 七几年的时候,唐菊老人在姑姑家担泥巴为其修房子,老伴家的人看见她后,就给说媒,开始并没答复吴应值,经过两、三次的说媒,他们于1979年12月走入了婚姻殿堂,结婚后,他们生下了一女一儿,那时候,老伴吴应值还在杨桥教书,由于当年清退民办教师,他离开了教书生涯,从而做起了生意。 2002年,唐菊一家从杨桥镇来到了老县城金城镇,当时儿子吴蛟龙还在马鞍中学读书,成绩非常好,在班上是一、二名,那时候女儿和女媳在金城做生意,唐菊两口来帮忙,就这样一家人幸幸福福的生活着。 2004年,女儿、儿媳因工作调动,又来到了新县城,唐菊和老伴,儿子也一道,一家人图好照顾,但平静的生活没过多久,2006年3月31日下午4时,星期五,正在新政中学上高二的吴蛟龙放假回家,当时用功的他,想到当天的物理课上有一个关于电站的知识,于是,他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新政电站测量和观察,在回家的途中,路经电站红旗桥处被一辆小车挂到,自行车龙头失灵控制,连车带人一起掉入10米高桥下,满身鲜血的他在醒来后,发张自己已经动弹不得,于是看见桥上有个小妹妹,就敲动自行车,想引起人注意。没过多久,桥上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可就没人敢下来,就在这时,时任仪陇县县长的吴道军,刚好从老县城回来,看见前面有很多人围观,下车看见桥下有个人满身鲜血,于是下到桥下救起他,并拨打了120和110,及时送到医院,才救回一条命。 医院诊断为胸推骨折脱位并截瘫,左尺桡骨远端骨折,大小便失控。在医院吴蛟龙住院了近两个月,经医生诊断为高危截瘫,终身不能站立行走,当时唐菊老人听到,几乎整个人都崩溃了,儿子就是他的命,听到不能站起,她都想到死。 家人的劝导和亲戚朋友的帮助,才让唐菊走出轻生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对儿子的治疗,家里已经无力医治,当时已花费十几万,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没办法,只有把儿子接回家中,自己照顾,就这样一下就是6年,现在唐菊已经61岁,精力等各方面都不如从前,可她还一如既往的抱儿子上下床、上下楼梯。 “他那时骨瘦如柴,现在反而长胖了,有140多斤,我虽然抱得起,但的确有些吃力。”唐菊告诉记者。虽然唐菊这么说,吴蛟龙却深知她的艰辛。最初的几年,他连大小便都只能在床上解决,唐菊隔两个小时就醒一次,替他擦拭身体,一日三餐亲手喂到他的嘴里。 “今年母亲节,我儿子开口向我说了一声,妈妈您辛苦了,这样我很感动,我觉得我再苦再累也值得。”61岁的唐菊没有想到的是,母亲节这天,仪陇县妇联的胡主席还到家看望,并告知她已评为全县的“优秀母亲”。 唐菊说,儿子喜欢看书籍、杂志,她最大的愿望,是给儿子买台电脑。吴蛟龙则告诉记者,对他来说,最大的梦想就是早日站起来,为母亲尽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