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5|评论: 14

[散文随笔] 一只蟋蟀的讲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18 0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只蟋蟀的讲座

                     文/何竹
          一

    还是在广东乡下的时候,偶然在有声读物中听到几句诗,并一直都在脑海回响:

         爱它铁齿有情,
         养我一家四口;
         恨它铁齿无情,
         啃我壮年时光。

感觉竟有卖炭翁衣单愿天寒的味道,被诗中那种对“铁齿”爱恨交加的矛盾心理深深感染,心想,能吟出此诗的人一定是饱经生活的磨难,对人生的遭遇甚感悲凉与无奈,却又不至于绝望的辛勤劳动者。
    后来到了四川成都,在一家书店随手翻开了一本诗集,读到了这样的诗句:

        就是那一只蟋蟀
        在你的记忆里唱歌
        在我的记忆里唱歌
        唱童年的惊喜
        唱中年的寂寞
        ……
        想起故园飞黄叶
        想起野塘剩残荷
        想起雁南飞
        想起田间一堆堆的草垛
        想起妈妈唤我们回去加衣裳
        想起岁月偷偷流去许多许多

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以及对亲人的无比思念之情由然而生。再看作者,是流沙河。于是又连续看了几篇该作者的诗章,居然在一篇名为《中秋》的诗中又看到了熟悉的诗句:“爱它铁齿有情/养我一家四口/恨它铁齿无情/啃我壮年时光”又勾起了我对童年时光的一些回忆,因此我记住了“流沙河”这个名字,却没想到能见到沙老本人。
      
          二

    五月的一天上午,闲着无事,便到成都图书馆逛逛,在一楼的公告栏上看到了讲座的安排。讲题:流沙河讲《诗经》。主讲:流沙河(著名诗人,学者)。我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为看错了,又看了一遍。才信了,确实安排有沙老的讲座,地点就在图书馆内。沙老,什么人呀?著名诗人,学者。平时工作那么忙,现在不仅与读者面对面的交谈,而且还做讲座,讲《诗经》,传授古典文化精髓,带给听众高端的文化享受,与读者同乐,与听众同乐。我心中的欣喜自不必提,因为我也是读者。
    到了那一天,我很早就到了图书馆的锦城讲堂。不知道讲堂有多少坐位,只感觉到处都是人,有鹤发童颜的老者,有注重打扮的青年,有灰头土脸的工人,有穿着华丽的白领,有学生、有家长、有小孩,男女老少坐无虚席不说,就是阶梯过道上也坐满了人,甚至门口也挤了个水泄不通。忽然一片热烈的掌声响起,全场沸腾。从门外走进来一位老者,头发花白,面容消瘦而红润,穿一件短袖蓝褐条纹衬衫,身轻如燕,步履飘逸,迈上讲坛。此人正是流沙河。
    沙老开始讲《诗经》中的《小雅·四月》。沙老说:“《小雅》中的诗篇,具有鲜明的个人情感,诗人真正从《小雅》中产生。”沙老也喜欢调侃,就比如讲这首《四月》,他说作者应该是部长级的公务员,被贬在外,旅途劳顿,从四月经过炎热的夏,又到凄凄惨惨的秋,直至寒风凛冽的冬。所吃的苦,所遭的罪跃然笔端,通篇充满了怨气。然而孔子选编《诗经》的时候并不删,可见古人的大度与智慧,要是换在当今,这一首诗肯定过不了审核的。
    讲完了《四月》,沙老又讲《北山》。又戏说刚才的那首是部长级的公务员所作,而这首却应该是级别更低的公务员写的。也是满腹牢骚,为什么呢?因为上级派他去采枸杞,可能是下了指标的,因此他得“朝夕从事”,而且“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同是公务员,为什么安排给“我”的任务却是又多又累的呢?其中的“贤”字,显然是反语。由此可见古人也是幽默讽刺的。在这首诗的最后三节中诗人又连续用了十二个“或”字,可见那时的公务员之多。诗人列举了十二种公务员不同的劳作与生活状况,全诗到此却戛然而止了,这牢骚也不继续发下去了。既不喊一些空洞的口号,也不骂谁谁。这首诗也有很大的怨气,然而怨而不怒,孔子也不删,要是在当今,也肯定是过不审核的。
    沙老又讲《无将大车》。他说写这诗的,应该是一位高官,这位高官已经退休了,但他后悔自己提拔了一些人,那些人有了权力,便倒行逆施起来了。因此,诗人的感叹言外之意就是:不要提拔那些人呀,只会惹来一身的麻烦。也许那位退休的高官是个好官,只是他缺少一双慧眼,不能识别真小人,伪君子,因而给国家,也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这种现象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屡见不鲜。
    沙老讲《诗经》,经常将其中的一些字进行古今音、意、形的解说,便于听众理解,有时还穿插进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比如“有”字。沙老说,这个“有”字,古时的写法就是,一把手下面抓着一条火腿肠,于是就“有”了,有木有?有!沙老此解把全场的听众都给逗乐了。又比如“爰”字,实际上是“于”、“焉”二字的合音字,“在哪”、“哪里”的意思,象形写法就是两只手搭在一起,这已经是很美好了,像一对谈恋爱的情侣。可现代人给女娃起名字却是“媛”,“爰”字旁边又多了一个“女”,表示美好,我就觉得这是不是太招摇了?场上又是哄笑。再比如“吕”字。沙老说,古时的写法,“吕”字两张口之间是有一短竖连接的,象形于脊梁。可现在那一竖没有了,连脊梁骨都不要了?听众也唏嘘不已。
    沙老谈吐幽默风趣,吐字“音韵铿锵,节奏悠扬”让听众陶醉其中。而沙老自己也常常进入忘我的境界,预定的时间到了,他也全然不知。猛一看表,“唉呀,到点了,都超十五分钟了,不讲了,不讲了”听众也才回过神来,感觉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一下子就过去了,实际上沙老已经讲完了《四月》、《北山》和《无将大车》。
    讲座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沙老说休息五分钟。有些听众就想借这个机会,捧着沙老写的书让沙老签名。沙老双手合十,作螳螂祈祷之状,口中念到:“拜托拜托,休息休息。”我的邻座是一位初中二年级的男生,他也捧着沙老著的书《流沙河认字》,想让沙老签字,却不知把笔掉哪了,便借了我的笔,好不容易从座位上挤身而出,来到沙老跟前,不料让沙老回绝了。等到讲座结束的时候,沙老坐在讲桌前正要起身,又被读者团团围住了,沙老这次只得“从命”,见书就签,有些读者递过去一张白纸,他也签下了“流沙河”三字,让读者如愿以偿,忙活了半天,终于释怀。
    讲座开始的时候我就一直在想:沙老的讲座为什么那么受欢迎,是沙老的人格魁力,是《诗经》的精髓,是听众的需要?听完沙老对《诗经·小雅》中《四月》、《北山》、《无将大车》的讲解,我总算知道了答案。我想到了一只蟋蟀,就是那一只蟋蟀……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5-18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竹 发表于 2012-5-18 0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只蟋蟀的讲座

          ...

走到哪学到哪,何竹先生真好学!

发表于 2012-5-18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竹有心,点滴的积累,终将成为一座大山。
好文章!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闲鹤 的帖子

谢谢闲鹤老师欣赏并鼓励。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18 2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又一村 的帖子

谢谢一村老师对拙作加精鼓励,承您的贵言,奋斗终生。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2-5-19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何竹 的帖子

好文章,好心态,所谓近朱者赤也!以此态度,持之以恒,假以时日必有大成。问好何竹!

发表于 2012-5-19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何先生好文,一场名人的讲座写得如此生动,除了沙老的魅力外,还有就是何先生真正听进去了,在心里融会后流出来。
   迟来拜读。问候小同志。

 楼主| 发表于 2012-5-19 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juanke 的帖子

谢谢倦客老师鼓励,凡事皆学问,活到老学到老,努力就好。受挫时,知识更重要。小何唯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了哈。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0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96967911 的帖子

谢谢钟老师点评。窃以为“名人”亦民人,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而矣;所不同的是,这个名人不是那些名人,他有一颗“一人之善,与人方便”的心。成都图书馆开设的“锦城讲堂”完全是一个平民讲堂,无论谁都可免费去听。讲课的人朴实,听众也朴实。到了那就是一种享受哈。问好。

发表于 2012-5-20 10: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何竹先生真好学!

发表于 2012-5-2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学,必有收获!欣赏好文!

发表于 2012-5-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先生佳作。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hoito 的帖子

谢谢先生夸奖,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虚无缥缈 的帖子

多谢缥缈老师贵言相赠,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2-5-20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邛州客 的帖子

多谢散仙老师欣赏,问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