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走过四年,再度定格于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全国防灾减灾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前夕,四川省举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以地震重灾区为重点,开展贴近实战的全省全民大演练,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四周年。抗击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和大量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自然巨灾,常态下政府主导的全域全民防范非常关键,灾害来临时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公共救助能力、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至关重要。全省上下要吸取“5.12”汶川地震的经验和教训,加强防火救灾工作,通过演练,增强大家对自然灾害危害性的认识,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 四川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省份,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危害大。严峻的形势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必须绷紧防灾应急这根弦,都不能放松防灾应急工作。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实践和大量国内外抗灾案例告诉我们,有效应对突如其来的各种自然巨灾,常态下政府主导的全域全民防范非常关键,灾害来临时政府应急处置能力、公力救助能力、公众自救互救能力至关重要。 演练是一种生动直观的教育培训方式,根本目的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实现途径是学、演、练结合。近年来四川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同时这种宣传、培训过程也是大演练活动的准备过程,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正逐步增强,社会综合防御能力不断提高。 四川在经历了汶川大地震后,还先后组建了综合灾害救援队、武警四川应急救援队、高原卫生应急支队、民兵应急通信保障大队等。绵阳、攀枝花、凉山等17个市州、56个县区还组建了应急救援队伍。目前,四川地震灾害专业救援力量逐步壮大,地震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明显提高。 好评如潮的演练,折射出四川人探索创造的人类抗击特大灾害、重建美好家园的鲜活经验和应对重大公共危机的有效模式,将成为人类应对巨灾的实践范本。这次实战演练,就是四川总结抗震救灾的经验教训,让灾难变成财富的一个有效途径。在这场令人热血沸腾的实战演练中,无论是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不屈与豪迈,还是党委政府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和科学有效指挥,都给四川人民无比的信心和勇气,在人民群众的心中激荡起强烈的自豪感。通过演练,形成好的总结报告,建立完善的应急演练体系,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使防灾救灾意识深入人心。 演练落幕,迎接未来,坚定从容的四川人民,在推动四川由西部经济大省向全国经济强省迈进的征程中,步伐必将更加坚定、强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