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树为常绿乔木,在 中国 分布极广,北起内蒙古、 吉林 ,南至广东及 广西 北部;人工栽培范围几遍全国。是优良的 园林绿化树种 。树高一般可达20米。树皮红褐色,纵裂。小枝扁平。叶鳞片状,小形。 雌雄同株 ,球花单生枝顶。球果近卵形。种子长卵形,无翅。侧柏喜光,但幼苗、幼树有一定耐荫能力。较耐寒,抗风力较差。耐干旱,喜湿润,但不耐水淹。耐贫瘠,可在微酸性至微碱性土壤上生长。生长缓慢。寿命极长。木质软硬适中,细致,有香气,耐腐力强,多用于建筑、 家具 、细木工等;种子、根、叶和树皮可入药;用种子榨油,供制皂、食用或药用。
柏树斗寒傲雪、坚毅挺拔,乃百木之长,素为正气、高尚、长寿、不朽的象征。柏树在国外是情感的载体,柏树常出现在墓地是后人对前人的敬仰和怀念。 古罗马 的棺木通常用柏木制成。希腊人和罗马人习惯将柏枝放入死者的灵柩中。是希望死者到另一个世界能得以安宁幸福.而中国人在死者的坟上及坟地栽柏是寄托一种让死者“长眠不朽”的愿望。柏树学名Cupressaceae,系引申自Zyparissias(赛 帕里西 亚斯)。希腊神话记载:有一名叫赛帕里西亚斯的少年,爱好骑马和狩猎,一次狩猎时误将神鹿射死,悲痛欲绝。于是爱神 厄洛斯 建议总神将赛帕里西斯变成柏树,不让他死,让他终身陪伴神鹿,柏树的名字即从少年的名字演变而来,柏树于是也就成了长寿不朽象征,这个故事也就是柏树这个名字的由来!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和新镇是个著名的长寿之乡,其寿星比例超过了世界级长寿之乡的巴马。和新镇之所以成为长寿之乡,与它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有关。
相传明朝初年,明惠帝逃到和新葳螺山,削发为僧,号明本法师。他发现山间柏林散发着一种灵气,于是倡导山民“广植柏林”。明末清初四川三次爆发瘟疫,死人无数,惟独崴螺山地区受柏林保护安然无恙。受此恩惠的山民将柏树视为自己的命根子,连年种植,岁岁不止。
中医学认为,柏树发出的芳香气体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的作用,可祛病抗邪,培养人体正气。据测试,其主要成分为菘萜、柠檬萜。这些天然物质不仅能杀灭细菌、病毒,净化空气,而且具有松弛精神、稳定情绪的作用。人们吸入柏树的香味后,可使血压下降,大脑血流量减少,抑郁情绪得到缓解。日本开展森林疗法,让癌症病人到柏树林中去休闲娱乐,多数患者精神状态改善,有的还消除了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反应。而山林中弥漫的大量负氧离子,则能够提高人体免疫机能,调节呼吸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素有空气维生素之誉。
柏树全身是宝,树脂、树油、果实、枝节、树叶均能入药使用。而以侧柏的种子柏子仁和侧柏叶在临床上应用得最为广泛。
柏子仁性味甘、平,有养心安神、润肠通便的功用。柏子仁配伍酸枣仁、茯神、地黄、当归、五味子、远志、人参等,治惊悸、 失眠 。柏子仁、大麻仁、松子仁等量,研末服用,治老人或产后便秘。
柏叶性味苦、涩,寒,有凉血、止血、祛风湿、散肿毒的功用。取侧柏叶3700克,水煮浓缩成1∶2的稠膏,加入300克侧柏叶细粉,烘干,每次服2克,每日3次,治 慢性支气管炎 ,疗效颇佳。新鲜侧柏叶适量,水煎服,治百日咳,又治溃疡病合并出血。将鲜侧柏叶浸泡于70%的酒精中,用药液涂擦毛发脱落处,治秃顶。
和新镇人在古柏长青的环境中繁衍生息,并就地取材,用柏树防治疾病,经年累月,便为健康长寿积累了越来越雄厚的资本。
一一
悠悠古树 渊源文化
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轩辕庙内有许多侧柏,其中有一株人称轩辕柏,相传为黄帝手植。轩辕柏是全国最老的古柏,是稀世国宝,是活的文物,堪称我国的柏树之王,外国友人赞誉她是“世界柏树之父”。轩辕黄帝是五千年中华文明古国的奠基者,黄帝手植柏被看成是黄帝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古柏作为活的文物,被人比作是坚强、伟大、忠心的象征。清代的曹一士曾写有《咏古柏》的古诗一首:桃李艳春日,松柏黯无光。贞心结千古,誓不随众芳。
|